正文
文:Nixy汪纯
1843年,埃德加·爱伦·坡34岁时写了一本叫《黑猫》的小说。小说虽然是从一个人的角度在叙述,真实的主角却是一只名叫Pluto(希腊神话中冥王的名字)的黑猫和这只猫的转世。
《黑猫》讲的是一个原本符合社会规范的“善良”的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恶的一面被挖掘出来,开始打老婆、虐待动物,有一天丧心病狂地把家里的黑猫吊死了。当天晚上他家里失火,一切都被烧光。
后来,这个人怀着对死去那只黑猫的愧疚和畏惧,又养了另一只黑猫。有一天他故态复萌,试图杀死第二只黑猫,却失手杀死了妻子。他冷静地把妻子的尸体砌进了地下室的墙中,而黑猫不知所踪。警察来他家调查,本来没有发现异常,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他鬼使神差地拍了拍地下室的墙。墙里面随即凄厉的猫叫声,于是警察把墙拆开,找到了他妻子的尸体和那只之前失踪了的黑猫。
不到40岁,爱伦·坡就走完了曲折狂乱的一生。生前他也不怎么出名,但他的作品流传到了英吉利海峡的对岸。1847年,当时26岁的波德莱尔读到了这本《黑猫》,开始把爱伦·坡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很大程度上,爱伦·坡是因为波德莱尔而被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的读者所知。
博尔赫斯说:“我们也被埃德加·爱伦·坡所创造。这是位璀璨的梦想家、悲哀的梦想家、悲剧性的梦想家”。
波德莱尔爱猫,他的好友戈蒂耶在他葬礼上的致辞里还专门强调了这点。出去参加派对的时候,如果看见猫,波德莱尔可能会懒得理人,径自去撩猫。在他的诗集《恶之花》里,有三首诗是专门献给猫的,其它的诗里,也无数次充满爱意地提起猫。
当我的手指悠闲地抚摸你的头,
你富有弹性的背部;
我的手因触摸你销魂的肉体而激动,
我所爱恋的那个女人的形象在我面前升起,
她的凝视跟你的一样。
迷人的动物深邃而冷峻,
犹如一根刺那样尖锐穿心而入。
从头到脚,一种难以捉摸的氛围,
一种危险的香味绕着它幽暗的躯体旋转。
——《猫》
德拉克罗瓦是波德莱尔非常欣赏的画家,他和波德莱尔具有同样奔逸的想象力,超越狭隘的“理性”、正常、和谐和无趣、能够欣赏疯癫。
而且,他们都是猫奴。德拉克罗瓦连出门度假的时候舍不得让别人来照顾他的宝贝猫,经常带着爱猫“丘比特”去旅行。
德拉克罗瓦画了很多狮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的捕猎、搏斗、休憩的画面。虽然他去北非采风的时候可能偶尔远远见到过类似的场景,而且他也确实是很勤快地去动物园写生,但是他画的那些画面,其实是不可能近距离观看到的(我们现在能在电视上看到靠的是摄像机和摄影师长期跟踪拍摄)。所以,唯一的可能解释就是——那些猛兽都是照猫画的。
画家马奈是波德莱尔的好友,两人还一起参加了德拉克罗瓦的葬礼。在马奈1865年展出的名作《奥林匹亚》中,有一只“波德莱尔式”的黑猫,它旁若无人、慵懒又邪魅。这幅画当时那么招骂,后来又那么出名,跟那只黑猫有很大关系。1867年波德莱尔死后,马奈的画中经常会出现一只这样的猫。人们相信,这些猫是波德莱尔的化身。
1873年,马奈认识了另一个诗人——马拉美。马拉美比波德莱尔年轻21岁,他不像波德莱尔那么作死,但有类似的不受拘束的灵气。在闲暇时刻,马拉美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一边撸猫,一边读爱伦.坡和波德莱尔的诗文。
马奈和马拉美一见如故,随后就合作出版了法文版的诗集《乌鸦》——马拉美翻译自爱伦·坡的英文原著,也收入了波德莱尔早先翻译的部分,马奈给这本书画了插图,四位大师在此合体。
从马拉美的诗作《牧神午后》得到灵感,德彪西在1894年创作了同名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此外德彪西也曾创作《波德莱尔诗五首》,还曾经根据爱伦.坡的作品《厄舍府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和《钟楼上的魔鬼》(The Devil in the Belfry)创作同名歌剧,可惜很多乐谱还没有完成就在战乱中散落了。德彪西本人死在颇具末世感的1918年。
德彪西是一个猫一样的男子,他的身边也常有猫相伴。“它们和他彼此有各自的领域,互不相干。”和猫一样,对德彪西来说,自由是本能也是信仰。德彪西曾说:“我最鄙夷那些唯唯诺诺企图制造意义的音乐”, “那些形而上的、僵死的、标本式的美学保持者”,德彪西说:“我期待着音乐的自由。”
除了“马拉美的星期二”,德彪西常去的另一个地方是——黑猫夜总会。黑猫夜总会得名于爱伦.坡创作的那只黑猫,于1881年11月开业,很快大获成功。这里很快聚集起大量百无禁忌的艺术家。按照创始人鲁道夫·萨利斯的说法:“黑猫是世界上最非凡的夜总会。在这里,你将与巴黎最有名的人靠着肩膀,见到来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外国人。” 黑猫夜总会也会做巡回演出,发行杂志等,这只黑猫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欧洲。
由于创始人去世,黑猫夜总会在1897年关门歇业。这让1900年专程前去瞻仰的毕加索大失所望。不过,那个时候蒙马特高地已经是现代艺术的大本营,足以让包括毕加索在内的先锋艺术家们宾至如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猫在毕加索的作品和生活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不只是毕加索,还有马蒂斯、海明威、萨特、加缪、安迪.沃霍、玛格利特……许多在蒙马特停留过的/具有颠覆意义的艺术家的生命中也都出现了猫。
萨特的猫名叫“虚无”,他还写了一本书《存在与虚无》;
加缪的猫叫卡里和古拉,他的第一部戏剧是《卡里古拉》;
福柯的猫名叫“疯癫”,他写了一本书《疯癫与文明》;
艾伦·金斯堡的猫名叫“嚎叫”,他的诗集也叫《嚎叫》;
安迪·沃霍尔的猫全都叫Sam,他和母亲一起出过一本书:《25只叫Sam的猫和一只蓝咪》;
鲍勃·迪伦的猫叫“滚石”……这是在占滚石乐队的便宜吗?
约翰列侬的猫叫Mimi,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有一个咏叹调:“我的名字叫Mimi”
所以你明白了吗,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秘密社团,不同时代叛逆者们共同守护着人类思想和艺术的自由。在他们之间,那条隐秘的线索就是——猫。
“有些猫咪会和天使说说话”,
“有些猫咪自言自语”,
“还有一些猫咪,因为知道自己是猫咪所以一直安安静静的,和谁都不说话。”
——安迪·沃霍尔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签约原创号:真知社
如有转载需要,请联系后台
真知原创:人是因为纠缠着爱,才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