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硅谷,来不及休息,来不及游山玩水,而是拼命的利用用墙外的时间,墙外的条件,墙外的资讯,墙外的空气,给自己充电。
动手做小项目
重新拾起之前做过的由于翻墙的烦扰而不得不暂时放弃的自嗨的小项目,比如直播,比如实时新闻聚合,比如wikipedia分析,等等。在AWS上申请一片云,项目就可以进行了,然后把申请好的域名往IP上一绑,小项目网站就可以面世了,可以玩耍了。不用去经过繁琐的审批资质,不用去ICP备案,不用去自己设置基础环境,工作的兴致顿时提高了很多。其实,工程师最忌讳项目开工前的各种繁琐准备,项目还没开始,人已经磨得半死。本想好好玩玩微信小程序,可是,一个App ID的事就把人烦的。
实验前沿技术
各种前沿技术层出不穷,没有了防火墙的阻断,可以方便的实验各种开源技术,各种API和SDK,特别是深度学习相关的,尤其是深度学习用到自然语言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方便的利用搜索引擎找到信息,打开就可以阅读,而不是动不动就是网络错误。可以在讨论网站和群里查看答案,提问,交流。昨天Google的GNMT的消息很受振奋,相信TensorFlow,Word2Vec,等,一定会让自然语言处理突飞猛进,因为人类大多数的交流还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自己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实验,尝试做一些小项目。当然,很多情况下是有高质量的大语料大数据,深度学习效果不错。但在数据有限的情形下,知识图谱的建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人工编辑知识图谱是一种方式,更多的是要用技术的自动化的手段来快速的低成本的建立海量的领域知识图谱。
参观硅谷公司
不但是老牌的互联网公司,Google,Facebook,Twitter,Linkedin,Microsoft,等等,还有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Airbnb,Uber,Pinterest,Snapchat,Palantir,Tesla,等等,还有各种孵化器公司,特别是YC。还一个值得关注的是IoT公司,比如Nest,Amazon Echo,等等。去看他们的工作环境,了解他们的文化,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管理,聆听他们的vision和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每次参观完这些公司,都感受到技术的伟大,创始人的雄心,都很振奋。
拜见新老朋友
拜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听他们聊天,和他们聊天,大部分时间在探讨技术,新的idea,新的产品。比如,一个朋友兴致勃勃的讲解了他的3D建模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游戏中,他希望这种技术能用到当前的网红,当前的直播中,这样,只要有了某个网红的模型,就能够通过虚拟模型来开展直播,而不需要人在场。没有做不到的,就怕想不到。每次和朋友们聊体,交流,都会感受到他们对技术的执着,对梦想的坚持,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给自己带来灵感。偶尔去听一些讲座,主要目的还是去认识一些新朋友。
阅读
科技媒体,技术动态,趋势发展,新产品创意,是我比较关心和阅读的,像TechCrunch,Mashable,Techmeme,各种技术blog,Research blog,等等。终于,可以没有限制的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感受到FinTech,HealthTech,ServiceTech,和人工智能,显然是几个很活跃的领域,围绕着这些领域的创业公司很多。还有一个感触是,很多小的创业公司,开始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只是在解决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一个真真切切的需求,从一个niche切入,然后一步一步做大。比如,Mobalytics就是一个很有意思得niche应用,作为竞争游戏的电子教练,它能智能的发现游戏者的弱点然后给建议调整,相当于聘用软件作为自己的教练。
锻炼
硅谷的空气和环境不错,就是白天太热太晒。只能利用早晚的时间,去跑步,或是去游泳。锻炼,是最好的给身体充电方式。为了更好的给精神充电,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
墙给科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阻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墙,相信我们的眼界知识,技术水平,能迅速和世界融合,让高科技成为我们的竞争力。那时,我们再也不用墙外充电了。
----- The End -----
大家可能还感兴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