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昨天  
澎湃新闻  ·  爆火后,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2 天前  
新华社  ·  230000000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代号“无名男六”,终于找到家人了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10-29 09:58

正文

九年前走失,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他被送到了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九年期间,医生们始终没有放弃帮他寻找父母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九年后,凭借着现代发达的网络技术,他终于找到了远在3000公里外的父母。 28日下午,他踏上了阔别已久的回乡路,回到家乡云南。 因为入院时又黑又瘦,他被医务人员称为“小黑”。


图 “小黑”


15岁从常州走丢到宜兴


时间回到九年前。 2010年7月28日,小黑只有15岁,因为存在精神障碍,父母来到常州打工时只能将他带在身边。 当天傍晚,“小黑”不见了,据最后看见他的人回忆他当时骑着自行车走的,父母发动工友四处寻找,张贴寻人启事,报警……走丢后,父母一边打工,一边寻找,三年找寻未果,带着遗憾,“小黑”的父母回到了家乡——云南红河州金平县。 期间,他们相继在云南的个旧、开远、景洪等多地寻找,依然没有任何音讯。 而在故事的这一头,“小黑”却不知不觉流浪到了宜兴,“110”将他送到宜兴市救助站,被发现有智力障碍后,2010年8月12日,他被送往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入院治疗,一住就是9年。


被诊断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他来的时候,又黑又瘦,语言沟通也有障碍,根本无法获悉他的个人信息。”医院周护士告诉记者, 根据工作流程,他的代号为“无名男六”,为了增强医患之间的情感,医务人员亲切的称他为“小黑”。 据“小黑”的床位医生回忆,经过检查,“小黑”的病情在医学上被诊断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入院治疗主要以药物服用为主,同时培养他个人的基本生活和语言沟通能力。为了帮助他,医务人员曾经在2013年左右在民政部门的陪同下回到当初他走失的地方,希望通过他的回忆找寻到一些走失的信息,“但是很遗憾,他对周边的环境很陌生,没有任何回忆。”周护士说。就这样,“小黑”在医院一住就是9年。现在他已经25岁了,可是他的智力水平也只有6-9岁。


义工医生帮他找回父母


2016年,在医院做义工的叶道银认识了“小黑”。 在接触过程中,叶道银发现“小黑”经常一个人喃喃自语,说出想家之类的话。 通过交流,叶道银大概知道了小黑来自云南红河,可能姓杨,是跟父母来江苏打工时走丢的。 后来,叶道银到南京脑科医院参加转岗规培,期间她也没有忘记“小黑”的回家梦。 机缘巧合,今年10月下旬,叶医生了解到一个网络寻人计划,把“小黑”的信息发送上网之后,借助该平台的精准地理弹窗技术和警方的人脸识别技术,在一天之内,就找到了“小黑”的家人。 在西双版纳打工的“小黑”爸爸和弟弟得知信息后开始出发赶往宜兴。 从景洪坐汽车到昆明,再从昆明飞到常州,再到宜兴,辗转近3000公里。


阔别9年,父子兄弟再次相认


10月27日中午,“小黑”爸爸和他的弟弟来到宜兴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大楼,面对一个消失了9年的亲人,面容虽然似曾相似,但是他们依然显得不知所措。 起初,他们试探性的用家乡话哈尼语和“小黑”打招呼,没想到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们还想再确认,爸爸想起“小黑”的屁股上有一块胎记,脸上有一块疤,经过仔细比对,阔别9年的一家人再次坐到一起,有太多想说的,想问的。 弟弟多次掩面哭泣,躲到门外,不敢相信以前跟他一起玩耍的哥哥又回来了,就连父亲坚强刚毅的脸上,也闪现出泪花。 父亲回忆,“小黑”走丢后,他依然把孩子的身份证留在身边,户口也没有消,每年缴纳保险,一直坚信孩子还活着,多少次梦见孩子回来了,没想到这一天梦想成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