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连云港生活圈
分享连云港的品质生活。每天为您推送新鲜的城市资讯、美味的餐饮、好玩的去处、美丽的港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关系再好,也不要这样聊天!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适合一个人去的6个地方!地铁直达!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故事:低到尘埃中的她,还被丈夫踩上了一脚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免费免预约!成都6个能待一整天的室内场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连云港生活圈

连云港大剧院为我市“文化+”添魅力“央地合作”带动港城演艺市场持续“换挡提速”

连云港生活圈  · 公众号  ·  · 2024-06-03 20:45

正文



连云港大剧院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5月31日晚,曾登上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连云港大剧院上演。6年前,我市探索推进首例“央地合作”文化企业管理模式,由连云港城建控股集团与北京保利剧院合作运营的连云港大剧院诞生。6年来,在‘政府主导、保利搭台、地方唱戏、观众受益’的运作理念下,我市演艺市场持续“换挡提速”,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高水平艺术演出。

如今,我市的文化生态建设和消费业态不断升级,“文化强市”建设更聚合力。白天,在科苑中路举目远望,可看到万达广场北侧一颗“巨型水滴”,这便是由大剧院、小剧场、音乐厅和图书馆共同组成的文化新地标。2017年底,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市城建控股集团签约引进北京保利院线,成立连云港保利润科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以精英运作、全球视野,策划引进国内外优秀演出剧目,聚力打造“中西交流文化桥头堡”。

作为我市首例‘央地合作’文化企业管理模式案例,大剧院填补了我市缺乏承办国际文艺交流演出的高品位大型场所空白。”市城建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道。北京保利剧院是中国剧院管理行业头部企业,通过品牌创新、高端演出、惠民活动等,推动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而作为实际运营主体,“保利润科”6年间,与保利院线遍布全国的68座剧院市场,及全球的演出渠道连为一体,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既保障了演出数量、质量,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文化共建”的初衷。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剧目可以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奔赴这座城市的文化邀约。

今年,随着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在内的7大系列37部国内外优秀剧目的引进,连云港大剧院在往年“连云港话剧节”“连云港戏剧节”的基础上系统升级,以“优秀剧目展演季”的形式,全方位带来国内外顶级院团、名家名团的精品剧目。据统计,6年来,剧院平均上座率达80%,在国内一流剧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四世同堂》、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的话剧《宝岛一村》、杨丽萍编导演出的大型舞剧《孔雀》等,一票难求,释放出“以文塑旅”的效能,带动港城旅游业复苏和繁荣。文化能润心,更能润城。入场文雅得体,欣赏时鸦雀无声,乐章间不鼓掌……剧场内的观众熟练掌握文明观剧礼仪,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侧影。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连云港大剧院不仅是港城最美地标之一,也正成为市民汲取文化养分的热土。自运营以来,剧院将高雅艺术常态化、亲民化,着力打造“艺术普及、文化惠民”的公益服务矩阵。其中,“打开艺术之门”公益品牌累计吸引数万亲子家庭体验艺术,还通过进社区、景区等,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剧院”。截至目前,剧院已累计举办近1000场精品演出活动,吸引观众超60万人次。“它所展现的地方和院线‘双向共赢、群众获利’的合作模式,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道。




文化浸润心灵,艺术沟通世界。

西游东渡仙人行,山海连云今古情。


在港城,有这么一座水滴形建筑。它以“碧波云水”之理念、“云水之城”之寓意,通过一场场艺术盛宴、一次次思想与灵魂的对话,涵育港城的文化消费生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屹立成为港城的文化标杆,见证着港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蝶变”之路。

它就是 连云港大剧院

2017年12月6日,连云港城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引进保利院线,成立连云港保利润科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连云港大剧院,开创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委托经营、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运管模式,填补了我市缺乏承办国际文艺交流演出的高品位大型场所的空白。

从此,港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与一线城市同步的顶级艺术盛宴。2019年开业以来,连云港大剧院已累计举办演出及活动近1000场,汇集观众60余万人次。数字背后,是“润心”“尽心”“动心”“用心”和“初心”构成的一幅成长画卷。





NO. 1

以剧润心

让这里成为  “含英咀华”的文化沃土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2019年1月3日晚,连云港大剧院以京剧《智取威虎山》拉开首演序幕。这出经典戏剧的演出,正式宣告我市大剧院投入运营。演出结束后,一位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观众激动道:“以前要看好的演出总是要跑到外地去,如今我们连云港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大剧院。”

每当白昼的喧嚣逐渐散去、夜晚的美妙悄然来临,这座水滴形的建筑外层便灯光闪耀——西游文化、海洋文化、玉兰花文化等主题画面五光十色,璀璨如诗,照亮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也点亮了一城繁华烟火和盛世人间。那么,除了成为地标,一个剧院会给一座城市带来哪些改变?承担怎样的职责呢?连云港大剧院用6年的运营成果给出答案:它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堡垒,是开放的全民艺术大学,为这座城市培育了新兴文化市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含英咀华”的文化沃土。

的确,城市剧院承载着将优质文化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功能,将更好的演出、更贴心的服务奉献给观众,剧院就会对这座城市的民众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6年来,在连云港大剧院的悉心耕耘下,名家、名剧、名导、名团纷纷汇聚港城,让不同性别、年龄、偏好人群,足不出市就可以欣赏到国内外高端文化艺术——国内顶级院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杂技团;著名导演:赖声川、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戏曲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周东亮、吴琼、李云霄、陈丽君;著名演员:倪大红、史可、杨立新、李乃文;著名歌唱家:戴玉强、幺红;顶流艺人:崔健、黄绮珊、周惠等,群英荟萃,让港城的文化演出市场档次不断提升。

精彩的演出不断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大剧院,平均上座率高达80%,在国内剧院中属于领先水平。疫情防控期间,剧院按规定只能开放50%的座位,却仍贡献了一场又一场“爆款”演出,一票难求。剧院营销人员透露:“由知名演员刘金山、邢佳栋等主演的话剧《四世同堂》以独具老北京风味的艺术格调,引爆了连云港市民的文艺情怀。该戏演出前一个月出票,不到半月就被抢购一空;演出当天,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足见港城观众对经典文艺作品的热爱与痴迷。”

“我是剧评人”“寻找剧虫”“剧本演读会”“主创见面会”“艺术赏析分享”……多项线上线下活动的举行,如同无处不在的文化触角,让观众能更好尝试不同的艺术体验;让以戏剧为载体的城市文化生态日趋向好,由此也潜移默化地涵育着港城人民的文化消费意识——它让曾经习惯送票看剧的港城人,渐渐开始买票看剧;演出期间所倡导的禁止拍照摄像、禁止随意走动、禁止食品饮料、音乐会期间乐章间禁止鼓掌等相关须知,也在港城市民心中建立起了文明观演礼仪。剧院会员感慨:市民渐渐自觉起来,这正是对演职人员的极大尊重。










NO. 2

以职尽心

让这里成为“克尽厥职”的服务阵地



省市区文明单位、连云港市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组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走进连云港大剧院办公区走廊,抬眼便是墙壁上金光闪闪的荣誉奖牌。作为连云港市的文化地标,连云港大剧院非常重视文明创建工作。6年来,始终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点带面抓创建,坚持以创建带队伍、以创建促工作、以创建优服务,抓公司建设,营造精神文明氛围,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港城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连云港大剧院所在地还有过“新世界文化城”的雅称。在市城建控股集团的大力建设和运维下,如今,这座“文化城”已成为涵盖大小剧院、音乐厅、图书馆等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会客厅”——白天,你可以在图书馆安静看书,入夜便可在音乐厅聆听天籁弦音,或在剧院欣赏顶级的戏剧经典。以至于这个曾尚显荒寂的城区东部地段,因多元的文化生态滋养,蒸腾起烟火气,最多时每天接待人次达上万。

而作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的主力军,6年来,市城建控股集团全力助推保利院线在剧院建设、品牌打造、服务提升和资产盘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朝着“城建品质成就美好生活”的目标迈进,使这里成为“克尽厥职”的服务阵地。

为了全方位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连云港大剧院通过“抓质量、抓管理”落实安全标准,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基础,引入并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针对舞台机械、消防等设备设施,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维保计划,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梯队,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对演出活动、设备设施、现场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切实落实风险分级管控。

品牌力的打造也是一座剧院长盛不衰的根本。6年来,连云港大剧院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利用“保利院线”丰厚的演出资源,紧扣主题主线,打造特色文艺品牌,助力港城高质量发展,坚持演出系列化、品牌化,形成了“优秀剧目展演季”“新春演出季”“带你走进音乐世界”三个本土创作系列演出以及“八喜·打开艺术之门”“艺彩江南·保利华东名家名剧演出季”等一系列品牌演出季。

6年来,浓厚的艺术氛围氤氲在这一大型文化场所。为了让国有资产持续保值增值,连云港大剧院抓好活动策划和惠民政策,在市城建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承接各类大型活动百余场次,有效提升了设施设备利用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紫金文化艺术节、紫金合唱节、徐圩新区大型情景报告剧《再一次出发》、“红色百年一心向党”第七届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多场活动,展现了大剧院务实的作风、敬业的精神、精湛的技能、优质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效完成两会保驾护航的任务之后,连云港市人大、政协为表达对连云港大剧院的认可和感谢,还专门送来了“服务优质 专业高效”的锦旗。









NO. 3

以诚用心

让这里成为“开门纳客”的文旅窗口



“海浪无声将夜幕深深淹没,漫过天空尽头的角落,大鱼在梦境的缝隙里游过,凝望你沉睡的轮廓……”去年“五一”假期,为了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连云港大剧院配合城建控股润科集团共同举办了多场户外公益演出活动,为港城市民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剧院”。入夜,随着《大鱼》的唱起,在现场锻炼身体的市民伴着优美的旋律,三五成群聚拢过来,市井的烟火气和独特的艺术氛围渐渐交融,将演出推向高潮,无数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打开闪光灯,跟随节奏摇动起来,形成亮丽的星海湖“景观”。

优秀的戏剧能够使城市和城市里的人拥有良好的文化气质。而打造独树一帜的城市戏剧品牌,更须以“艺术惠民”为宗旨,以“社会担当”为使命,释放其本身的文化附加值和公益影响力。连云港大剧院深谙此道,以“传文明倡公益,打造文化新高地”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践行艺术铸魂的初心使命,将高雅艺术常态化、亲民化,着力打造“文艺亲民”的公益服务主场。

“用一个暑假影响孩子一生,一直是我们的初心。”作为连云港大剧院开业以来最受欢迎的系列演出品牌之一,“打开艺术之门”处处彰显着“公益之心”。该品牌至今已陪伴众多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走过6个盛夏,累计吸引数以万计的亲子家庭走进剧院欣赏、体验艺术;持续开展的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大师班等,为观众搭建了多元化的艺术学习、展示与交流平台,践行了艺术普及、文化惠民的社会责任。市民李婷婷等家长借助这一活动,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舞台剧排演,“虽然演出结束后晚上11点钟才到家,但孩子特别兴奋,12点了都还在家里给我们导戏。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锻炼。”

一场场精彩演出,不仅展现着演员们的演技,更彰显着观众的文明素养——个人、剧场、社会形成共塑文明观演的合力,不断提升文化生活层次,塑造城市精神文明。特邀唐氏综合征患者和家长观看儿童剧,邀请盲人走进剧院聆听音乐会,让艺术无门槛,让社会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与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会达成合作共识,邀请近10000名一线工人走进剧院,走近高雅艺术;策划开展拥军活动,邀请现役军人、转业军人及其家属观看演出,打造地方知名公益演出品牌。作为300多名脑瘫患儿的“母亲”,“中国好人”朱金霞曾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剧。“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艺术的唯美,眼睛也更亮了。”朱金霞感慨。



“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今天,我们来到了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必须体验一把水帘洞里当大圣的感觉。”今年“五一”节前夕, 著名相声演员曹云金受邀来连云港大剧院演出,接受剧院安排,专门登上了花果山,通过抖音直播的形式,沉浸式宣传花果山景区,为假日的连云港提前引流,全网曝光量破千万。由此证明,连云港大剧院不仅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更体现着对外文化传播、助推当地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时代担当。

随着全国文旅市场全面复苏,省域周边游大热,文化演艺行业复苏动力强劲,越来越多的剧院进一步成为城市的旅游地标。正如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戏剧的勃兴,或可与旅游事业结合起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活力。”连云港大剧院主动担纲,以其精典的城市文化品牌活动为平台,以优质的服务保障为依托,让来连演出的各类精英团体和“明星资源”,自发成为宣传连云港、展现连云港的“流量利器”——“我的偶像在连云港巡演,我要跨越山海去追寻!”“看完演出,再去花果山和连岛!”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在大剧院官号下发表这样的感想,乃至形成一种独特景象——“带着行李箱去看演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