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早报  ·  刘德华方紧急发布! ·  昨天  
南国早报  ·  刘德华方紧急发布! ·  昨天  
青岛新闻综合广播FM1076  ·  热搜!知名歌手,传来喜讯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声”入人心!周深这四首歌被纳入教材!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声”入人心!周深这四首歌被纳入教材! ·  2 天前  
唐诗三百首  ·  四大名著最全插曲,重温时代经典之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业谈债市

愿景已定,关注落地——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 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业谈债市  · 公众号  ·  · 2024-03-06 00:47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是观察政府工作安排最重要的窗口。今年是新一届政府上任首年,经济政策会如何,我们透过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分析:


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5%左右,与此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3月5日公布 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0%左右,在去年经济增长5.2%的基础上,今年确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实现今年预期目标的难度并不低。但短期考虑到稳就业和防风险的需求,中长期考虑到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相衔接,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有其必要性。 考虑到去年的基数因素,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的难度可能并不小,这可能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 如果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与四季度持平为1.0%,那么对应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为4.1%,显著低于年度增长目标,意味着二季度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 合理通胀预期引导或是全年政策的重要观测点 在内需不足和外需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合理引导通胀预期,对降低实际利率和降低债务杠杆率均意义重大,相关的政策仍值得期待。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降准降息仍可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着墨多于2023年,整体的基调增加了“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这延续了央行近期的调控思路,货币政策短端审慎长端加码。长端,当前除中央政府部门外,各部门的杠杆率均较高,充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才能在资本回报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缓解各部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差,同时对资产估值形成支撑,避免陷入去杠杆的“负反馈”。短端,银行净息差和汇率掣肘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调降短端政策利率上较为审慎。当前实际利率处于高位,广谱利率仍需进一步下行,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持续,年内降准降息仍可期。


财政政策整体符合预期,连续发行特别国债超预期。一方面,实际赤字略高于去年,但力度或仍偏谨慎。 今年财政赤字率为3%,赤字规模为4.06万亿,叠加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国债中,有5000亿元拟结转到2024年使用,同时今年将发行1万亿元不计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实际赤字比去年可能高1.5万亿元。考虑到特别国债的增量资金,今年实际赤字可能比去年全年高1.18万亿元,对应实际赤字率可能在3.9%。历史上1998-2000年,中央财政也有过连续增发特别国债的先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能显著拉动投资持续回升,中央财政扩张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仍需持续观察。 另一方面,专项债规模略超市场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较去年的3.8万亿有所增加。由于专项债额度与地方债务风险负相关,由于地方政府化债的影响,12个债务压力较大省份新增投资受限,市场对今年专项债预期并不高。但需要看到,当前地方政府化债的思路仍为“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城投新增债务将受到持续的管控,叠加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带来的土地出让收入低位,预计地方政府整体杠杆空间仍在收缩。


相比去年完善监管架构,今年对债务风险化解,重在落实。 一揽子化债方案进一步落实。伴随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存量债务置换等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实行,短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降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地方政府“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房地产政策或将进一步放松。 地产风险重在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放松,由过去的“抑制”政策转为“鼓励”政策,伴随房地产市场供需的变化,未来房地产放松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稳妥推进。


当前长端利率并未过度反映。当前利率与基本面状况较为一致,并未过度反映,趋势上,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的政策力度仍偏谨慎,并无足够信号证明基本面反转情况下,债市主趋势并未发生变化。而今年相对来说,监管对信贷诉求下降,信贷增速下降这将带来债市配置力量的加强。配置力量加强,而债券供给相对有限,资产荒行情延续。债市走强整体趋势并未发生变化,静态来看,2.4%左右的十年国债是中性位置,动态来看,10年国债利率依然有望进一步下行。而30年超长债交易已经较为拥挤,且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或一定程度上缓解超长债的资产荒,流动性溢价较低,相对来说性价比有限,而10年国债、地方债等其他长端资产性价比凸显。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





经济目标相对平稳,宏观政策注重配合

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5%左右,与此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今天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0%左右,在去年经济增长5.2%的基础上,今年确定5%左右的增长目标,实现今年预期目标的难度并不低。但短期考虑到稳就业和防风险的需求,中长期考虑到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相衔接,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有其必要性。


考虑到去年的基数因素,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的难度可能并不小,这可能意味着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 年初以来, 2月PMI仍在49.1%的低位,同时地产销售和建筑企业开工率仍在低位,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仍在筑底。过去三个季度实际GDP环比分别为0.6%、1.5%、1.0%,如果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与四季度持平为1.0%,那么对应2024年一季度实际GDP同比为4.1%,显著低于年度增长目标,意味着二季度仍需政策进一步发力。


合理通胀预期引导或是全年政策的重要观测点。 根据3%的赤字率和4.06万亿的赤字规模,倒推出今年名义GDP规模约为135.3万亿,名义GDP增速预计为7.4%。在内需不足和外需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合理引导通胀预期,对降低实际利率和降低债务杠杆率均意义重大,相关的政策仍值得期待。



货币稳健,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降准降息仍可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着墨多于2023年,整体的基调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这延续了央行近期的调控思路,货币政策短端审慎长端加码。长端,当前除中央政府部门外,各部门的杠杆率均较高,充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才能在资本回报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缓解各部门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差,同时对资产估值形成支撑,避免陷入去杠杆的“负反馈”。短端,由于当前银行净息差仍在低位,叠加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掣肘,货币政策在调降短端政策利率上较为审慎。但当前实际利率处于高位,广谱利率仍需进一步下行,货币政策宽松周期持续,年内降准降息仍可期。


财政政策整体符合预期,连续发行特别国债超预期。一方面,实际赤字略高于去年,但力度或仍偏谨慎。 今年财政赤字率为3%,赤字规模为4.06万亿,叠加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国债中,有5000亿元拟结转到2024年使用,同时今年将发行1万亿元不计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实际赤字比去年可能高1.5万亿元。因而,虽然今年今年财政赤字率与去年持平,并未实质突破3%的隐性限制,但考虑到特别国债的增量资金,今年实际赤字可能比去年全年高1.18万亿元,对应实际赤字率可能在3.9%。历史上1998-2000年,中央财政也有过连续增发特别国债的先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能显著拉动投资持续回升,中央财政扩张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仍需持续观察。



另一方面,专项债规模略超市场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较去年的3.8万亿有所增加。由于专项债额度与地方债务风险负相关,此前由于地方政府化债的影响,12个债务压力较大省份新增投资受限,市场对今年专项债的预期并不高。但需要看到,当前地方政府化债的思路仍为“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城投新增债务将受到持续的管控,叠加房地产市场仍在筑底带来的土地出让收入的低位,整体预计地方政府整体杠杆空间仍在收缩。




债务风险化解重在落实

今年对风险化解方面的表述,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相比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今年的提法为“完善重大金融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这或许与去年中央金融工作召开和机构改革完成有关,相比去年完善监管架构,今年对债务风险化解,重在落实。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则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总体原则仍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地属地责任。


一揽子化债方案进一步落实。 伴随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存量债务置换等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实行,短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降低。相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提出的“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的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地方政府“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整体的化债基调仍延续去去年7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一揽子化债方案。


房地产政策或将进一步放松。 地产风险重在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对于去年的报告“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需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但未提及“三大工程”,显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进一步放松,由过去的“抑制”政策转为“鼓励”政策,伴随房地产市场供需的变化,未来房地产放松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稳妥推进。 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持续暴露,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与当地政府、房地产行业绑定较深,而金融风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今年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或陆续暴露,但目前并无进一步指引,仍需持续观察。


债牛持续


当前长端利率并未过度反映。 当前利率与基本面状况较为一致,并未过度反映,趋势上,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的政策力度仍偏谨慎,并无足够信号证明基本面反转情况下,债市主趋势并未发生变化。而今年相对来说,监管对信贷诉求下降,信贷增速下降这将带来债市配置力量的加强。配置力量加强,而债券供给相对有限,资产荒行情延续。债市走强整体趋势并未发生变化,静态来看, 2.4% 左右的十年国债是中性位置,动态来看, 10 年国债利率依然有望进一步下行。而 30 年超长债交易已经较为拥挤,且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或一定程度上缓解超长债的资产荒,流动性溢价较低,相对来说性价比有限,而 10 年国债、地方债等其他长端资产性价比凸显。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3月5日发布的研 报《 愿景已定,关注落地——基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研报。


杨业伟 S0680520050001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