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长小谭考研
分享考研经验和干货资料,助你一战成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学长小谭考研

复试真没你想得那么可怕!

学长小谭考研  · 公众号  ·  · 2025-03-24 17: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院校都在进行复试工作。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很担心,害怕复试会不通过。网上经常会有那种初试第一,复试被刷的新闻。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真的不是大多数,大部分院校并不会这么严格。 说真的,其实复试没有大家想象的可怕!(大多数人都是速成的,很多都是“菜鸡互啄”)


关于笔试环节

线下复试当中的笔试环节,可能是让很多同学感到十分焦虑。 尤其是考查的科目可能是一些本科时没怎么好好听过的课程。要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真的不是很容易。但学长想跟大家说, 其实复试当中的笔试环节是很“水”的 ,大部分学校都不会在笔试环节为难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很多院校在复试章程中明确规定,笔试不通过(未达到及格线)的不予录取。但在实际当中,老师们在批卷子时,并不会很严格,一般都会比较松。只要答得能靠点专业内容,就会给分。这也是学长为什么一直跟大家说: 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不要空着,结合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多答点就多答点。 你只有写上内容,老师们才能想办法“捞”你,如果你什么都不写,那只能是0分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不用好好复试专业课笔试了。而是为了让大家放宽心,复试之前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要认真努力备考过,笔试几乎不会成为你的阻碍。


往年有很多笔试后觉得自己过不了的同学,其实最后也都成功上岸了。 足够努力,也就足够幸运!


关于面试环节

再说说面试部分吧,其实拆分开来,大部分院校主要就是三部分内容: 专业面试、综合面试、英语口语测试。 有的院校可能会分成三场测试,也可能会把专业面试包含在综合面试当中了。其实考查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先进行自我介绍,再回答考官问题,最后退场即可。


首先是专业面试,这个环节可能是面试当中相对较难的环节。不同的学校可能考察方式不同,有的是现场抽题,有的可能是现场考官提问。 很多同学可能因为害怕会问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而害怕 ,但其实大家只需要记住,不论考场上遇到什么情况,我们只要保持真诚、自信就完全可以应对。这里学长也给大家总结一个应对的策略:

一、诚实承认,但避免消极

话术示例:

“感谢老师的提问。这个问题我目前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但根据我的理解,可能与……相关。”


“我对这一领域的接触较少,但我会尝试结合已有的知识谈谈我的看法。”


注意: 避免直接说“我不会”或“不知道”,转而用“目前了解不深入”“接触较少”等委婉表达。


二、请求提示或转换角度

主动引导:

“请问老师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方向,让我更准确地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从XX角度(如实践应用/学科交叉)分析,是否可能有不同的思路?”


向考官展示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同时避免冷场。


三、表达学习意愿,体现成长潜力

收尾话术:

“今天的讨论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不足,未来我会重点补足相关知识。”

“如果有理解偏差的地方,还请老师指正,我会在后续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核心:将“不会”转化为“求知欲”,突出积极态度。


接下来就是综合面试。考官们主要是了解一下你的主要情况以及本科的学习生活经历等等。大家可以稍微轻松一些,真诚回答即可。


至于最后的口语测试,基本上问的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比如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你的家乡等等,最难的也就是英文文献了。大家提前准备好相关内容,保证每天都要熟读背诵几遍。即使到考场突然忘记了,也不要慌张,想到什么说什么, 不要在意自己会不会说错,大胆的表达,即使语法有问题,其实考官们也能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自信大方是关键!




其实跟大家说这么多,并不是让大家不需要重视复试。而是想告诉大家, 只要你好好准备和努力,初试的成绩也不是太靠后,就不太需要特别担心复试会过不了。 其实复试真的没有那么难


这周基本上复试就会完全结束了,与其把复试想成一个可怕的老虎,不如把它看作一个没啥威胁的小猫咪。学长希望给即将进入复试考场的同学们加加油,不要紧张。放平心态,稳定发挥。相信大家的名字最后一定会出现在报考院校的拟录取名单中!


祝愿大家都能一志愿成功上岸!等着大家的好消息!


关注小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