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多个地区发现锂矿资源重大突破,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提升,排名跃升至第二位。其中,新发现的锂成矿带和盐湖型锂资源基地尤为引人瞩目。此外,兰州软儿梨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受到全国关注,什川古梨园也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和观赏自然美景的热门地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方在全国展开找矿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发现锂矿资源,新增资源量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提升至16.5%,排名跃升至第二位。
发现了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资源量超300万吨,同时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也达1400余万吨,成为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
软儿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如润肺止咳、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等)受到全国关注,什川古梨园作为软儿梨的产地,也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和观赏自然美景的热门地点。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资料图)
新发现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极大丰富了我国锂矿种类,拓展了找矿范围,为我国锂矿勘查开发提供了新方向和潜力,引领了新疆、四川、青海等地区锂矿找矿示范,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调查评价,我国盐湖锂新增资源量达1400余万吨,跃居仅次于南美锂三角和美国西部的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
攻克江西等地区锂云母提锂技术难题,提高了锂云母型锂矿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新增资源量超1000万吨。这一突破将促进湖南、内蒙古等地区形成找矿新局面,成为锂资源重要增长点。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锂矿找矿突破重塑了全球锂资源分布格局,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常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