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未来天际线
传递环球军情、武器知识、前沿科技、大国重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永康山下文化驿站:龙灯精神的回响 ·  2 天前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  【IBE】房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之电气问题28-30 ·  3 天前  
archrace  ·  结果 | 新建筑住宅设计竞赛 2024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未来天际线

印度最新疫情,三个没想到和七点深刻警示!

未来天际线  · 公众号  ·  · 2021-05-10 18:52

正文


本文转载自|牛弹琴(ID:bullpiano)

作者|牛弹琴


印度疫情,还在肆虐中。最新的数据,确诊感染数早过了2000万。


常识告诉我们,印度真实的数据,远远不止于此,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可能至少还要乘以5。


以至于七国集团(G7)最近伦敦开外长会,也邀请了印度,但两名印度代表团成员被查出确诊,整个印度团也别参会了,包括印度外长在内,全员就地自我隔离……


我总觉得,中国人应该同情,毕竟我们都是人类,印度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也可以庆幸,庆幸我们渡过了这场危机。


对世界来说,也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至少三个没想到吧。


第一个没想到,是印度而不是中国陷入了这种悲剧。


坦率地说,印度的场景,很多人最初预想是发生在中国。武汉当初确实很糟糕,但万万没想到,最终中国化险为夷,一年后,印度却成了人间炼狱。


第二个没想到, 印度今年这波疫情还会这样惨重。


应该说,对疫情在印度肆虐,我还是有预感的,毕竟基本国情摆在那,但惨烈到这种程度,还是万万没想到的,尤其这已经是全球疫情暴发一年之后,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和准备,而且,印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


第三个没想到,这次疫情暴露出印度这么多的问题和隐患。


卫生习惯的问题、物资储备的问题、疫苗供应的问题、政府决策的问题、制度纠错的问题……太多太多让人感叹的地方,平时无比光鲜,但大潮袭来,一切现出原形。过去两年,去年是美国疫情一地鸡毛,今年是印度人间炼狱,这到底怎么了?



那就必须警示了,至少七点吧。


警示一, 病毒变异 风险不得小觑。


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病毒也在加速进化,英国、南非、印度,各种变异,加剧了在印度的传播。


现在的病毒,是还在不断进化的病毒,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


警示二,民众防疫千万不能大意。


看到一个很催泪的新闻,一位印度母亲生命垂危没有氧气,女儿不顾安危进行人工呼吸。为伟大的爱点赞,但更为印度人的遭遇感叹。


想一下我们武汉抗疫,所有医护人员,都是全身防护服,这才有了勒出血印的口罩照片;但在印度,很多人莫说防护服,甚至口罩都没有,戴口罩的不少人也没戴正确。


这怪谁呢?


英文有句俗语: 魔鬼藏在细节里。


真的,魔鬼,有时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警示三,医疗物资储备不能光说不练。


凶猛疫情袭来,印度才发现,什么都不够,口罩不够,防护服不够,床位不够,火葬场所不够,火葬的木材都不够……


最关键的,连救命的氧气都不够。


以至于愤怒的新德里大法官呼吁莫迪,赶紧想办法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你去乞求!去借!去偷!去进口!”


疫情很可怕,但最可怕的,是医疗挤兑。从很多国家的实践看,只要有足够的病床,足够的医疗物资,足够的呼吸机,很多人哪怕得病,总还是能抢救过来的。


但印度偏偏什么都缺。


全球疫情暴发一年多了,还不能未雨绸缪,没有足够物资储备,到头来,是要跌跟头的!



警示四,军队不能行动太过缓慢。


记得一年前的大年三十,武汉告急,让无数中国人感动的一幕,是我们的解放军将士,放下年夜饭,迅速集结,向武汉进发。


没有全国各地的支援,没有解放军的奉献,武汉之战,不可能那么快胜利。


重大灾难面前,军队是最能快速动员的力量,也是最能扭转局势的关键。所以,在中国,无论抗灾、救火还是抗疫,重大灾难发生后,第一个冲上去的,往往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但印度抗疫,军队在哪里?


警示五,疫苗接种必须加快再加快。


抗疫,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毫无疑问,还是疫苗。


印度其实拥有很好的基础,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疫苗的最大生产国。在疫情爆发前,它还向周边国家输送了大量疫苗,以至于BBC还提到,印度开展疫苗外交,以至于印度媒体夸赞总理莫迪是“疫苗大师”……


但接种率太低,根本无事无补,根本构建不起真正的防线。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管哪个国家,这都是在与时间赛跑,疫苗接种必须要加快、再加快。



警示六,政府不能没有忧患意识。


霹雳手段,才是菩萨心肠。


从某种程度上说,去年印度做得还不错。莫迪当时突然下令全国封锁,认为这是拯救印度的唯一办法,虽然造成了全国性混乱,但多少阻止了疫情的快速传播。


最怕的是,时间一长,就没了忧患意识,结果是温水煮青蛙。


印度自认为成功了。用BBC的话说:


2020年底,印度央行官员宣布,印度已经扭转了疫情曲线。形势似乎一片大好……病毒已经被击溃的狂喜,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步升级。政客、决策人、部分媒体都认为,印度真的已经摆脱危险。


于是,舞照跳、马照跑,大壶节印度人挤人,地方选举照常举行,很多人也不再戴口罩,好像疫情真已经在印度消失了。


哪知道,接下来就是一场劫难,一切所谓的成功化为乌有……莫迪啊莫迪。


今年最惨痛的疏忽大意,没有之一。



警示七,制度不能没有化解危机能力。


如果印度政府没有疏忽,如果民众卫生意识都很高,如果疫苗也充足,印度有没有可能避免这个危机?


但可惜的是,现实社会中没有如果。


疫情可能没这么惨烈,但应该无法避免。


因为这需要勇敢的决策,还需要强有力的执行。从发现病人,到立刻溯源,然后马上隔离,包括封城期间的各种物资供应,类似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火速建成,这需要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执行力,还有全国一盘棋的调度和支持。


在这点上,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能比中国做得更好。


以至于美国福奇博士都建议印度,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他有一句原话是这样说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