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可说的禁忌
1. 不可说「蛇」——艺人传说是因为戏神田都元帅曾经被蛇所困,因此不可说蛇,再则,剧团表演向来四处漂泊餐风露宿,形容艺人生活有「猪吃狗困毛蟹行」之俗谚,艺人平时戏台上演出,晚上就在后台铺草堆过夜,而搭台地点经常是在杂草丛生的荒郊野外,民间俗语有「说人人到,说鬼鬼到」,「说曹操曹操到」之说,为祈求安全免遭不测,因此不可说蛇,以免「说蛇蛇到」。民间艺人如必要说蛇则改称为「溜」、「溜公」或「草索仔」。《白蛇传》则称为白「ㄒㄧㄚˊ」传。据说剧团中如有人不慎说出蛇字则剧团必定出事,假如外人不知情冒犯禁忌,则艺人会立即响应,「蜈蚣咬你的嘴」,因为蜈蚣是蛇的天敌,说「蜈蚣咬你的嘴」之意是蜈蚣克制蛇的忌讳,严禁说蛇是台湾传统戏班最普遍的禁忌。
2. 不可说「狗」——台湾的传统剧团通常都是供奉王爷或田都元帅为戏神,奉祀西秦王爷的剧团不可说狗是因为传说西秦王爷因经唱戏而使声道受损,几乎倒嗓,有一次王爷在听到狗吠声时,突然得到灵感,因而体验出发声的方法。伶人们为感激发灵感,因此将它塑造成人形并供奉在王爷神案之下,称为「将军爷」。其次,据说金鸡、玉犬是田都元帅的朋友,在田都元帅得道之后,鸡犬也随之升天,成为陪祀之神,艺人为避免直呼其名讳,对狗将军不敬,因此改称为「细毛」。据说剧团中如有狗跑进来,则象征有好预兆,艺人称之为「细毛进斗」。
3. 不可说「猪肺」——猪肺可以吃但不能说,因猪肺台语发音与「猪戏」相同,说猪肺等于是说自己是猪,人岂能自取其辱,因此艺人称猪肺为「帕肝」以避讳「猪肺」与「猪戏」的谐音。
二、 不可食的禁忌
1.不可吃毛蟹——戏班传说田都元帅雷海青原本是弃婴,出生不久就被丢弃在田埂旁边,幸赖毛蟹濡沬喂养,才得以幸存。后世为感谢毛蟹对戏神的救命之恩,所以禁止食用螃蟹。而一般田都元帅神像的造型也都在其前额画上毛蟹图案,或在其嘴角画蟹角图形,以显示毛蟹与田都元帅的特殊关系。
2.不可吃猪舌——因为猪的舌头很大,艺人吃猪舌演出时会大舌头(口吃)因此演员不可吃猪舌。
3.演出时艺人不接受请主宴客——一般剧团通常有厨师随团料理餐饮,因为戏班在外演出人地生疏用餐不便,再则,对艺人而言,声音的保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因此对食物的选择有其禁忌,凡是辛辣、燥热食品都需避免,接受宴请则难以指定菜肴.此外,艺人的谋生本钱是声音,梨园谚语有:「司公和尚戏,没声甭免去」「一声荫九才,没声甭免来」之说,为了避免被谋害而失声,因此最好避免接受宴请以策安全。
三、 不可做的禁忌
1.不可带花到戏班——花,台语有混乱之意,为了避免演出时说错台词,搞错场次,混淆剧情,因此不可携带鲜花到剧团,如因剧情需要则以塑缪花、布花、缎带花充当,近年来受现代戏剧、外国习俗影响,传统戏剧在公演时,常有热情观众会上台献花,这项禁忌祇好被迫取消。
2.不可带狗上戏台——时下有许多年轻人喜欢抱着爱犬游荡,虽然戏班「有狗来仪」是好预兆,但戏台上却是严禁狗族进入。因为狗给人印象就是爱争斗,为避免团员之间不和引发争斗,因此不能让爱犬登上戏台。
3.不可踢倒鼓架——剧团的鼓架不可踢倒,如有人「大目新娘没看灶」不慎踢倒鼓架,象征戏班「散鼓(股)」, 表示剧团将会解体。
4.没有演出不可击鼓——锣鼓喧扬表示好戏上场,无故打鼓却没演出,据说将对剧团不利。
头手鼓座椅不可擅坐——传统戏剧打鼓佬就是后场的指挥,为表示对乐队指挥的尊重,鼓佬的座位不可擅坐。此外单皮鼓未敲打之前,其它乐器也不能演奏。
不可踢戏笼 ——戏笼就是戏箱,踢戏箱表示将使剧团倒闭。
5.不能躺在戏箱上——躺在戏箱上寓为「倒笼」,意即戏戏班将合倒闭之意。
6.女性不得坐在放置头盔的戏箱——「女性不洁」是台湾民间信仰普遍的概念,女性坐头盔笼将使剧团遭遇楣运。
7.演出关公戏之前需先祭拜戏神——表演关公戏之前,扮演关公的演员必先向戏神禀告,以免关公的神灵附身据传宜兰礁溪协天庙曾经发生演出关公戏码时,演员未向戏神说明,因而神灵附身假戏真做,发生「柴刀劈断戏棚柱」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