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情
国内行业要闻
►
猿辅导低调入局教育大模型,打响“AI+教育”升维战
猿辅导旗下飞象星球视频号低调发布一段大模型AI场景测试视频,经媒体曝光后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在这段视频中,猿辅导教育大模型展现了其在作业批改、个性化教学指导等方面的性能。对学生拍照提交的数学作业,AI瞬间完成批改,并通过语音交互即时反馈出学生的潜在错误,随后又通过多轮对话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并纠正解题思路中的偏差,最终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与知识背后的原理。这一过程中,AI扮演的不是提供正确答案的“工具人”角色,而是如同一位理解学生并循循善诱的老师,其展现出的强大能力,让业界看到教育大模型所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
中微半导体推出高精度健康监测芯片
CMS8H341x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健康监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式推出了CMS8H341x系列高精度测量芯片SoC。这款新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为健康监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CMS8H341x系列SoC集成了先进的24Bit Sigma-Delta ADC、人体阻抗测量模块BIM以及LCD&LED驱动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数据监测体验。这一创新的芯片设计使得健康数据的测量变得更加迅速和准确。
海外行业要闻
►
挑战英伟达
NVLink!英特尔/谷歌等成立联盟,推出UALink 1.0
日前,英特尔
、谷歌、微软、
Meta以及其他科技巨头宣布成立一个新的行业组织——“Ultra Ac
celerator Link (UALink) 推广组”。目前,UALink推广组正在抓紧制定一项新的行业标准,用于推进数据
中心
内连接的大规模AI
系统的高速和低延迟通信
,摆脱英伟达
NVLink在AI加速器连接方面的统治。对于这项新的行业标准,AMD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经理
For
rest Norrod表示,“行业需要一个可以快速推进的开放标准,这种标准允许多家公司
为整个生态系统增加价值。
”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
黄仁勋重磅宣布:Blackwell芯片已投产,AI大战正式打响!
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黄仁勋在2024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宣布,备受期待的Blackwell芯片已经开始投产,这标志着英伟达在AI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此次发布的Blackwell芯片,不仅是英伟达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整个AI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黄仁勋在演讲中透露,英伟达将在2025年推出更为强大的Blackwell Ultra AI芯片,并在2026年推出全新的AI平台Rubin。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英伟达在全球AI芯片市场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的首款Blackwell芯片被命名为GB200,被誉为“全球最强大的芯片”。其强大的性能和高效的能耗比,让业界对英伟达的未来充满期待。据供应链消息,预计GB200在2025年的出货量有望突破百万颗,将占英伟达高端GPU出货量的近40%—50%。
(来源:金融界)
►
微软将向瑞典投资
32亿美元加强AI和云服务设施
微软计划在瑞典投资32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AI和云服务设施,这是其
在这个北欧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此举将巩固这家科技巨头在瑞典的足迹,在其三个数据中心增加
2万个图形处理器(GPU)。据周一的声明,该公司还承诺对25万人进行“基本AI技能”培训。微软副董事长兼总裁Brad Smith说:“这笔巨额投资反映了我们对瑞典可以从人工智能中大大受益的信念。”他称赞瑞典是“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并说如果借助AI该国将保持领先地位。由于清洁能源丰富,水力发电在电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北欧地区已成为能源使用大户的主要目标。Meta和谷歌
在北欧都有自己的大型基地。
(
来源:新浪)
►
AMD公布未来产品规划,MI 325X芯片今年将推出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发表开幕主题演讲时表示,现在只是AI十年超级循环的开端,并且发表未来的产品规划,今年将推出采用第四代高带宽内存(HBM)HBM3E的MI 325X芯片,内存带宽提高一倍,效能提升1.3倍,且基础设施与MI 300X相同,客户易于过渡。她说,明年推出采用CDNA 4架构的MI 350X芯片,以先进3纳米芯片制程生产,号称AI效能跃进幅度为AMD史上最大,2026年将推出MIX 400X系列芯片。
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际回购公司股份
537,840股,占公司总股本0.7999%;回购实施过程中最高成交价为17.3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4.6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8,912,328.65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目前持有股份数量为1,006,140股(含前次回购股份后未使用股份数468,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964%。
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700,000股,占公司当前股本的0.44%,最高成交价为19.6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8.26元/股,成交总金额为13,242,641元(不含交易费用)。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
815,931股,占当前总股本的0.60%,最高成交价为43.05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7.0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20,162,429.81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取得的部分超募资金。
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4年6月3日收到监事会主席辛成海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辛成海先生由于个人原因,提请辞去公司第二届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辛成海先生持有公司股票 5,864,063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50%。
►
卓创资讯:关于公司2023
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以公司现有总股本
6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6.50000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扣税后,QFII、RQFII以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14.850000元。
历史报告回顾
一、云计算(SaaS)类:
1、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1:《飞云之上,纵观SaaS产业主脉络:产业-财务-估值》
2、
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2:《海外SaaS启示录》
3、
云计算行业深度系列3:《港股篇-挖掘最具成长性的港股SaaS赛道
》
二、金融科技类:
1、银行IT 行业深度:《分布式,新周期》
2、万亿蚂蚁与产业链深度研究:《蚂蚁集团:成长-边界-生态》
3、数字货币行业深度_总篇:《基于纸币替代的空间与框架》
4、数字货币行业深度_生态篇:《大变革,数字货币生态蓝图》
三、智能驾驶类:
1、
智能驾驶系列1:《重构产业链生态
》
2、
智能驾驶系列2:《智能驾驶核心—软件!
》
3、智能驾驶系列3
:《激光雷达,汽车智能化中的黄金赛道
》
4、
行业跟踪:《从L9看汽车智能化新趋势
》
5、
行业跟踪:《问界M7软件价值几何?
》
四、人工智能类:
1、80页深度:《全球科技股复盘-云的下一站:AI》
2、ChatGPT 深度(11):《华为算力分拆-全球AI算力的第二极》
3、Chatgpt 海外模型应用复盘:《国内AI奇点已至》
4、行业跟踪:《海外AI高景气度,A股科技静待花开》
5、Sora 行业跟踪:《算力应用再加速》
6、
AIGC 行业深度:《Sora算力倍增,国产架构+生态崛起
》
五、工业软件类:
1、
工业软件系列1:《工业软件,中国制造崛起的关键
》
2、
工业软件系列2:《CAX类工业软件,打破欧美数十年技术垄断
》
3、工业软件系列3
:《CAD&PLM迎来“黄金十年
”》
六、鸿蒙系列:
1、行业点评:《
鸿蒙4.0大模型加持,小艺脱胎换骨
》
2、行业点评:《鸿蒙5.0将至,鸿蒙生态已过万重山
》
3、行业专题:《鸿蒙千帆起,生态全面启动
》
4、
行业点评 :《HarmonyOS NEXT 鸿蒙星河版发布,鸿蒙生态千帆起
》
七 、新能源IT:
1、
新能源IT深度(九):《储能IT,百亿市场亟待解锁
》
2、
新能源IT深度(十):《从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看千亿空间
》
3、新能源IT深度(十一):《虚拟电厂,山雨欲来风满楼
》
4
、新能源IT深度(十二):《新型电力系统视角下的能源IT
研究框架》
八、信创:
1、信创系列(三):《
把握能源信创价值洼地
》
2、
信创系列(四):《数据库:信创的关键环节
》
3、
信创系列(五):《信创时代,国产ERP迎来发展良机
》
4
、信创系列(六):《“三维度”验证信创加速
》
九、数据要素:
1、
行业
跟踪 :《重视数据催化与数据要素政策预期
》
2、数据要素深度报告(三):《擘画数字经济新蓝图
》
3
、数据要素深度报告(四):《启动按钮,“数据要素x”红利释放
》
4、
行业点评:《数据要素×》正式落地,政策与资金齐发力!
十、其他:
1
、网络安全龙头深度:《奇安信:狼性的网安新龙头》
2、网络安全深度报告:《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3
、计算机行业2023年策略报告:《安全为根,枝繁叶茂》
4、行业深度:《国企改革:“科技产业”大变局》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若您并非华西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为控制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华西证券计算机团队设立及运营。本订阅号不是华西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华西证券的专业投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是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华西证券及华西证券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为使用本订阅号信息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华西证券所有,华西证券对本订阅号及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华西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