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昨天  
新华社  ·  林孝埈夺金! ·  3 天前  
半岛晨报  ·  突然宣布:大裁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中国学校放假庆祝圣诞节,这就有点过了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2-24 16:47

正文

当你走在路上,看见商圈装饰得火树银花,当你打开手机,微信里的 好友 头像都 带着圣诞帽,各种电商APP里到处是圣诞促销活动……


是的,圣诞节来了。


但如果你知道,一些中国学校圣诞节还给全体学生放假,你会不会觉得有一些过了……


21日晚,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上海闵行的一所民办学校圣诞节给孩子放假两天。记者联系上这位爆料网友,他表示,消息是一个家长在朋友圈发的,她孩子在上海闵行区民办德闳学校就读。除此之外,微博上也有家长表示,对德闳圣诞放假非常费解。


记者查询发现,德闳是一所面向中国学生的十二年制学校,位于闵行区。简介中也写到,“德闳学校是第一所将中国课程和德威特色有机结合,为中国学生度身定做的国际化学校”。虽然英文名叫“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但德闳并不是一所国际学校。这一点,记者也通过邮件与校方进行了确认。



有人从两点提出了质疑:


第一,圣诞节为什么要放假?


虽然在不少国家,圣诞节更像是一个异国风情的节日,甚至带有浓厚的消费主义色彩。但不能忘记,它的本意是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辰。在欧美等国,圣诞节属于法定节假日之一,长则2周假期,短的也会放3、4天。 而在我国,圣诞节并非法定节假日。


第二,民办学校能否自主决定圣诞节放假?


我国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民办教育可以脱离教育部门的监管、随心所欲。


根据教育部2012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民办学校可以依法自主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有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开设课程、选用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且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办学校同价。民办学校的学生也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权益,在政府资助、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社会优待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享有同等权利。换言之,民办和公立学校,学生享受的权益是同等的,两者仅从办学主体上来区分的。且 民办学校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自选动作也要在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下进行。 比如,如果要引进境外教材、课程等,都需要经由教育局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全国各地的国际学校/幼儿园很多都有放西方假的习惯,这是国际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小编实在看不出,非国际学校把庆祝耶稣诞辰的圣诞节放到与中国法定 节日同等位置上放假过节的意义在哪里。 中国的非国际学校圣诞 放假, 既没有必要性,也缺乏合理性。


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还想强调一个前提:作为一个具有浓重消费主义色彩的节日 ,中国民众所过的 圣诞节 在本质上其实是“双11 ”的翻版,商家狂欢、我们欢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顺便拉个仇恨,小编的报社之前碰到平安夜或圣诞节的工作日晚上,领导还会提前1小时放人,避开过节高峰(阿弥陀佛)。



还有一点要说明,据外媒报道,美国小学现在出现了刻意淡化圣诞节的趋势,但我们并不想用这来佐证中国人大肆庆祝圣诞节的荒谬。


因为美国很多小学之所以刻意淡化圣诞节,甚至把圣诞活动称之为“冬季表演”,其出发点并不是美国人真的认为圣诞节的意义不再,而是出于一种政治正确的需要刻意为之。 故而他们的做法对于中国人过不过圣诞节、怎样多圣诞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参考意义。



其实圣诞节,无非是约心上人吃饭的一个理由、与朋友相聚的一个契机、解放天性买买买的一个借口,或者给自己P一顶圣诞帽卖萌的好机会。不是多么大一回事,开心就好。


最后, 祝大家圣诞节快乐,剁手愉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