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一条仅全长120公里的铁路在华北地区安安静静地完成了全线铺通。除了轨道上没有了司空见惯的小石子外,这条被命名为京津城际的铁路看起来和其他铁路并无差别。这条刚刚贯通的铁路会给中国铁路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当时还没有人知道。
此时的中国高铁就像潜在水下的冰山,不动声色,静静布局,准备着一朝破水而出,举世瞩目。
在此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在这条里程碑式的铁路建设之前,董焰就为了中国能建设这样能飞速运行的铁路四处奔走。
“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也有能力、有人口基数做到比其他国家更好。”董焰说。
2007年,中国铁路完成了第六次大提速,将既有线提速干线的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提高至200公里以上,这个速度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相比高速铁路,这样的速度并不亮眼。
董焰知道,这不是铁路运行的峰值,但几乎已经是既有铁路的极限。再提速,不说机车速度能否达到,单是有砟轨道,就不足以支持高速运行的安全。只有新建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铁路的面貌。
这和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看法不谋而合,而京津城际,就是试水的“第一只螃蟹”。
随着这条铁路落地,中国高铁拉开了长达十年的大建设时代,十年间,中国高铁不仅从无到有,更是处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过,虽然成果显现在2007年的那个冬天,但高铁的布局,还要再往前追溯。
早在2004年1月,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通过的时候,关于高铁的帝国就在酝酿规划中。
董焰后来对记者回顾这个规划的时候,用了“有前瞻性”这个字眼。在当时,200公里的铁路还只存在于想象中。在淘汰了大量绿皮车之后,当时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但没有人满足于这个速度。董焰曾多次上报材料,认为中国可以引进新干线的技术,让中国铁路从160公里的时速,一举跃到200公里-250公里,这个速度也被写进了当时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
而在操作中则采用了更为大胆的计划:时速350公里。这比当时的速度增加了一倍有余。
试水的京津城际此时还只是“半成品”。完成轨道建设之后,信号、牵引系统还在建设中,而从时速2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高铁的导线材质、接触网的悬挂方式,到安装、调试,完全不同。
直到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试验中创出394.3公里的时速。这意味着京津城际不仅摸索出了自己的道路,铁路线桥质量、动车组性能、各系统间的配合也达到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标准。
至此,中国铁路跨越了多个国家铁路用30年时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速度”一步步逼近并超越了“世界速度”。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新修订。从2004年发布,到2008年修改,“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共增加了13条线路和6个经济群,总里程增加4000公里;增加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40条以上,10条以上新线在讨论中,总里程增加2.5万公里。4年时间,中长期铁路规划扩大了一半。
拟定规划时对中国高铁较为大胆的设想,在现实的建设面前,显得那样拘谨、放不开。
随后,2009年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将高铁推到一时无两的地步。武广高铁时速350公里,将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铁路旅行时间从11小时拉到3小时,客流高峰时段可基本实现“公交化”的随到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