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LOFTER
LOFTER的官方公众号,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让文艺躁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LOFTER

吃遍天南地北,唯一想念的却还是家乡的味道

网易LOFTER  · 公众号  · 美图  · 2017-07-14 2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横扫过大街小巷的美味小吃,也在碧海蓝天下饱腹过豪华大餐。唯一想念的却还是家乡的味道。其实每个人对家乡的想念,都是停留在味蕾记忆上的。出门在外的人,对于家乡的美食是相当的挂念和垂涎。


以下盘点了各个城市的代表小吃美食

有你的最爱吗?


--深夜放毒,前方高能预警--


广西 - 螺蛳粉

网易LOFTER © 企鹅村村长思密达


螺蛳粉的气味极具有辨识度。有人说是奇臭,吃碗螺蛳粉从头发到脚底都会弥漫着一股“屎”味。有人认为是鲜香,一顿不吃就想得慌,并坚信“螺蛳粉只要吃过三次,没有不上瘾的”。


湖北武汉 - 豆皮

网易LOFTER © Sayikenn


豆皮是武汉的传统小吃,几乎是和热干面、周黑鸭齐名,提起武汉特色美食,几乎都不会落下它。

武汉豆皮由脱皮的绿豆和米浆、上好的糯米、鲜肉、香菇、竹笋、豆腐熏干、玉兰片制作而成。制馅讲究、煎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入口酥松。

豆皮之所以没有全国化,可能是因为太难做的好吃了,武汉的豆皮的绝妙味道只有去了才能感受的到



广东潮汕 - 牛肉火锅

网易LOFTER © Captain_Funny丶


潮汕牛肉火锅是和川渝火锅完全相反的另一种体验,跟重口味的麻辣火锅截然不同的是,潮汕牛肉火锅的汤底讲究的是一个“清”,只用牛骨清汤或者清水,回归食物的本质,牛肉基本是现杀现切的,牛骨汤放几片萝卜,一点芹菜段锅底就算完毕,蘸料顶多就是沙茶酱加辣酱,但是吃起来却是让人回味无穷,满满的肉香充满整个口腔。吃完了肉在汤一点粿条,放一点葱花,喝一口牛骨汤。


本帮菜 - 白斩鸡

网易LOFTER © 牙屋


白斩鸡是上海地区传统名菜。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上海白斩鸡必取浦东三黄鸡才为正宗。光鸡煮熟要刚断生不见血丝为佳,然后冷开水浸没片刻,取出晾干,切盘,黄皮油亮,吃口脆,肉嫩鲜美,配葱姜油碟和酱油,十分可口。

对于老上海来说,“小绍兴”几乎等同于白斩鸡的代名词。“说起白斩鸡,要数小绍兴”,这已成为了许多上海人的口头禅。




天津 - 八珍豆腐

来源于网络


八珍豆腐主要由八味食材构成,有大虾仁、海参、鱿鱼、瑶柱等至少八味鲜极的主料,它是天津下饭馆最爱点的菜,据说每个天津人心中都有一盘八珍豆腐。几乎每家饭馆都有这道菜。

除了八珍豆腐,可能从来没有一个咸鲜口的家常菜能把八种海鲜外加酥脆外皮的油炸豆腐放在一个菜里。一般地道的天津馆子里,八珍豆腐的分量都特别实诚,内容丰富得叫人流泪:大虾仁、猪肉、牛肉,满满一盘吃的不能更满足。



重庆 - 红油小面

网易LOFTER © 行者的无疆


重庆有天底下最霸气的小面—红油小面。红亮亮的辣椒油携裹着一股遒劲的力道摄人心脾。

最正宗的重庆小面不讲配方,讲劲头。不是在馆子里金堂马玉吃的,是在路边摊,小馆子,等老板娘端上来,边吸溜边哈气那样吃的,稀哩呼噜,吃出汗才好。吃完觉得辣,旁边叫一碗冰粉,痛快。

重庆小面就像是这座山城雾都的美女,小在简单,小在随性,小在痛快。



甘肃兰州 - 牛肉面

网易LOFTER © 瓜子味的花生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碗让甘肃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兰州拉面”,但其实最正宗的“兰州拉面”根本就不叫“兰州拉面”,兰州甚至没有这个说法,其真名就叫牛肉面,本地人亲切的称为“牛大”。

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和现在街边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差别非常大,尤其是汤底和入口即烂的牛肉,在兰州吃过正宗牛肉面的人,基本上吃一次就念念不忘。




内蒙古 - 烧麦

网易LOFTER © 利物


内蒙烧麦又称“烧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

内蒙古烧麦都是羊肉馅儿的,个大皮薄十八个褶,调料只有大葱,沾料必须是山西老陈醋,入口即化,满口生香。外地客人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烧麦,才算不虚此行。



东北 - 锅包肉

网易LOFTER © 橙子黄了_NL


锅包肉估计是东北最高人气之一的美食了,要想知道锅包肉的滋味,就要一定要亲口尝一尝,没吃过的话是怎么描述也描述不清那种美妙感的。猪里脊肉切片腌制入味,裹上面衣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甜甜的,酸酸的,外酥里嫩。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有又地道的美食,纵使脚步走四方,心底最爱的还是那个传统的家乡味儿,家乡美食大PK,哪个才是你最爱?


网易LOFTER #对美食上瘾#

助力家乡美食

2000元吃货基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