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隔壁村"假装"的女助理白女士。
前几天在写字楼的电梯上看见一个穿top的女孩,身材相当火辣。
火辣在哪里?
蜂腰翘臀腹肌马甲线
自然不必赘述,我想强调的是,这位黑发黄皮的中国姑娘,
没!穿!内!衣!
胸前的
激凸
实在是太明显了,我是说,性感得也太明显了。
OMG这可是写字楼诶!
那一刻电梯里所有的妖艳贱货都对她肃然起敬。
毕竟在这里,除了夜店,
不穿bra上街的女孩大概800年才能一见
。
你会不穿bra就出门吗?你身边有多少不穿bra的女孩?
一会儿留言区见。
“我妈不知道我出门不穿Bra”
我身边也有一个不穿bra的女孩。
跟她认识甚至也起源于bra。大概是一次塑料姐妹局,坐我旁边的这个精灵鼠小妹正在动作夸张表演时下最in的广场舞招式,我当时只觉得她活泼又好笑,谁想到下一秒,
一个不明物体
就从她的一字肩上衣里,
掉……掉下来了
。
当然机灵如我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她的胸贴藏进包里。
然后我们就成了朋友。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用过胸贴,更别说内衣了,
我上了高中就没再穿过内衣。
”
说完这话鼠小妹端着鸡尾酒一饮而尽,我的目光聚焦在她
汗水打湿的胸口,黑
色的小高领短T稍微合身的程度,小平胸饱满匀称不夸张,两点激凸若隐若现
(写着脸红了)。她举起双手打节拍,整个吧台一呼百应,
随意又自信
的模样真的太迷人了,那一刻我觉得她性感得要命。
“当女孩太辛苦了真的,穿bra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捆绑起来,贴胸贴又难以避免上次那样掉出来的尴尬哈哈哈哈!好希望跟男朋友回家见长辈的时候也可以不穿。”
“你妈知道你出门不穿bra吗?”
“不知道。要是被知道我会被绑起来送去诵读女德经三天三夜吧。”
她说的当然夸张,但今天讨论的问题是:
当欧美不穿bra的时尚潮流冲击到传统审美理念,我们的女孩学会了什么?
不穿Bra的女人
提到不穿bra,第一个想到的词是
法式风情
。
因为深V开到胸以下的
裹身茶歇裙
,根本就没有办法穿内衣啊!
Jeanne Damas
boylish的复古时装外套
在法式女孩那里可是中空单穿的。
Admise Paris
即使提到内衣,大多也是
无钢圈无罩杯
的轻薄款,根本不会存在束缚与遮蔽的概念,甚至还是仍然会凸点。
但是
French Girl
是从来不在乎的。大概没有哪一个国度的时尚风格会像法式女孩一样随性又自然,她们从来不去追潮流的脚步,经典又纯粹的
茶歇裙、波点、海魂衫和荷叶边
来回琢磨——时尚是个圈,潮流总会循着复古的路径找回她。
有目的地穿内衣实在太过刻意太不Chic了,所以French Girl们干脆选择不穿。
如果说法国女人不穿内衣的时尚是源自自由与随性,那么
美国西海岸
热情似火的hot girl的选择,就是
刻意而为的性感浪潮
。
剪裁利落的
抹胸吊带
是夏日首选,露出内衣带子也未免太过尴尬,西海岸女孩会觉得你穿太多。
Kendall Jenner
Gigi Hadid
近来流行的
小两码boy-T
若是穿了bra怎么能像小男孩?
Kaia Gerber
高领top
已经把胸口遮得严严实实了,没有若隐若现的凸点American Girl怎么会甘心?
Kendall Jenner
美式潮流
的三要素
短、小、紧
,与严格贴合女性身材曲线的审美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我之前写过一篇
我采访了几个gay,他们告诉我为什么要穿Hollister
中提到的美式女孩骚断腿的A&F与A&A式穿搭,大概是建立在不穿内衣的基础上,因为
bra的形状和轮廓太过坚挺,会破坏原有强调身体曲线的设计
。
一直在美国南部达拉斯念书的小姐妹告诉我,女同学们外出上课基本都是不穿内衣的,很多女老师也不穿。可能更多的原因,就是
美国女孩们根本不想穿
。
那么中国女孩儿如果不穿bra,你会怎么看?
穿上Bra只需要两年
脱掉Bra却花了二十年
胸罩源自法国,称之为
“Brassière”
(简称为“Bra”)。中世纪的欧洲贵族流行穿一种非常紧身的束衣,后来因束衣太麻烦,改用两条手帕制成胸衣,成为了现代胸罩的雏型。
Bra成功地解放了女性的腰部
。(法国女人可真是天生的女权斗士)
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女人开始穿戴称为“舶来品”的胸衣,这大概源自于名演员
阮玲玉,被称作是“中国第一个穿胸罩的女人”
,所谓新时髦意见领袖,真的是阮玲玉一句话的事儿。
后来城里的阔太贵妇们在两年内纷纷穿上了胸罩,而那时候的中国底层女性,则用棉布缝制长度相仿的背心,作为内衣。
从此女性穿bra的传统延续至今。
到了90年代,欧美掀起“解放胸部运动”。那时候的
《老友记》
里
Jennifer Aniston
的女性先锋形象深入人心。
十年前的
《生活大爆炸》
,还记得
Penny
嫩得玲珑精致的脸和玲珑精致的胸吗?
到今天,终于欧美一半以上的女性都敢于不穿bra出门了,这股欧美时尚的潮流刮到大洋此岸,去年
崔雪莉“放飞自我”
的热闻沸沸扬扬吵了一个月,几个月前
娜扎拍戏凸点
的周边小报甚至也能高踞热搜榜抢占流量。
卡戴珊
独创的
欧美妆
容定义风靡全球,我们学习;
蕾哈娜
的
丰乳肥臀和小麦色肌肤
成为风尚标杆;
PUMA FENTY
的松糕鞋到拖鞋我们买了一双又一双。
Kim Kardashian
Rihanna
我们从西方学习了太多的潮流观点,唯独在穿bra上纠结不下。
脱掉bra脱了20年,欧美的姑娘们已经把穿不穿bra等同于一件今天画不画眼线一样稀疏平常的小事。中国的女孩儿们,我是说不想穿bra的中国女孩儿们,还是不敢脱掉bra上街。
无人免俗,我也很少穿bra,但是我仍然视胸贴为救命稻草。
说起来还有点难过。
当我们穿Bra的时候
我们在穿什么
暂不讨论
bra
的功与过,但无论如何,
bra
长期以来统治女性时尚,必然有它存在的的生理意义与社会意义。
生理意义
大概在于
塑型美体,保护乳头肌肤和运动防震
一类的陈词滥调,说来迂腐,可是必须深深依赖。
至于
社会意义
则跟
女性主义
紧密挂钩。袒胸露乳总是不美观不文雅的代名词,这样看来
bra
似乎拯救了女性文明,但
一切都是建立在将女性的胸部赋予了性含义的基础上
。
不知你们看没看过非洲原始部落的系列纪录片,在影片中,原始的部落居民生活在非洲的沙漠腹地,没有衣物,男人和女人都用动物皮勉强蔽体,孩子们则全身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