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磊,法律读库时事评论专栏作家。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此后不久,9月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正式允许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
几乎与此同时,当街头巷尾正在热议大陆首富王健林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时,万达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一个“大项目”,准备将其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进行退市私有化,然后回中国A股上市的。
港股通是沪港通和深港通的统称,无论是王健林“万达商业”的北上回归,还是港股通规划的资金南下,其问题指向都是香港证券交易市场。如果说万达退市揭示了港股估值太低的问题,港股通实际上是打开了闸门,那么允许险资入市就相当于直接放水了,中央近期密切出台涉及港股的政策,开闸放水,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什么?
一、港股的定价规则,确实是到改变的时候了
港股股价估值过低,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香港是自由经济市场,股价由市场定价,天然合理,有何不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随机查看了近期某一个交易日香港、上海、深圳三地证券交易市场的实际数据,对比如下:
香港 上海 深圳
上市公司(家) 1648 1074 1739
总市值(亿元) 203767 230859 180459
平均PE(倍) 8.28 13.85 40.79
成交(亿元) 666 1458 2183
经历了前期股市的波动,沪深股市目前并不处在高位,但估值(主要体现在PE倍数)仍远高于香港市场。也许有人反驳,沪深股市并非完全开放的证券市场,因此不具有可比性。那么,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全世界最开放的美国证券市场,美国标普过去十年平均PE是25倍,纳斯达克自成立以来平均PE是46倍!
估值低有什么后果吗?当然有!简单列举几点:
1、交投不活跃,成交量低,股民参与度不高;
2、融资能力不强,市场吸引力下降;
3、估值低容易引发恶意收购
4、……
说到“恶意收购”,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不久撕得不可开交的“宝万大战”,姚老板只准备了400个亿人民币,就差不多把国内地产龙头股万科给搞定了。如果万科不是在深、港两地同时上市,而是一家单纯的香港上市公司,恐怕姚老板只要准备一半的钱,就可以把这件事办成了。
我们知道,市场存在的作用,就是为了完成“商品”的交易。与买卖水果、五金钢材等其他市场相比,资本市场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在出售的“商品”类别方面有所不同而已。但交易的结果,却直接关系到各参与主体的最终利益分配,这就引发出一个交易定价权的问题。
一个市场,少不了两个参与主体,一个是出售商品的卖方,一个是购买商品的买方,除此之外,通常还有一个市场的管理者。交易定价规则,通常就是这几方博弈的结果。
市场中,卖方的定价权通常来自于商品的稀缺性和性价比,由于港股市场整体交投不活跃,稀缺性无从谈起,性价比也无从体现,因此,整体而言,在港股市场中卖方的定价话语权偏弱;说完卖方,再来看买方,港股市场买方的主体以国际资本为主,对于这些国际投行、基金而言,压低港股股价,消灭下跌空间,无疑对于控制其所配置资产的风险是有好处的,所以港股市场总市值低于企业资产净值的“怪像”屡见不鲜;至于作为市场管理者的香港证监会,至今仍一直延续港英时代的管理,实权被一帮英国人、澳大利亚人所掌握,他们的动机和倾向无从把握。
说到这里,还牵出一个国企改革的话题,我们在国内股改时对有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高度警惕,甚至因此畏首畏脚,不惜捆缚国企改革的手脚,而对于一大批在香港上市的“国资红筹股”,香港股市不正常定价同样会给其带来“国资流失”,而且这种流失是公开化的,长期性的。
事实上,股票“定价权”,对内关乎金融主权,对外涉及市场地位和话语权,争夺定价权其实就是争夺合理资源和财富配置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拥有定价权的一方将拥有配置资源和最终财富分配的主动权。由于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来自大陆本土的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种定价机制下,大陆在港企业的股票估值被严重压低,有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后果,可以说,改变港股的定价规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随着港股通的开通和保险资金的南下,加上香港证监会其自身的内部改革,逐步争取定价权,重新确定定价规则,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
二、香港的经济结构,该到调整的时候了
香港曾是亚洲“四小龙”的佼佼者,但现在却显现出一些后劲不足的态势,原因就在于香港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正在下降。
香港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经济?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对于香港而言是合理的? 我们大致回顾一下,香港经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当年李嘉诚就是靠卖塑料花起家的,其后重心逐渐转移到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服务业,也包括旅游、购物等行业, 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后劲不足的迹象已经有所显现。
很多人一说起香港经济的比较优势,习惯于强调香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经济组织能力等等,不过,这些都是战术层面的要素,香港作为一个与大陆高度依存,同时又具有其浓厚特色的区域经济体,要解决经济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必须首先着眼于战略性的问题,即如何突出其经济结构对大陆的先导性和互补性。当香港的加工业与大陆轻工产品的稀缺形成高度互补,香港以加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就是合理的;大陆蓬勃发展加工业,香港的转口贸易就可以与之形成高度互补,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就是合理的。反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先导性”的优势不断衰减,就要提前考虑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时至今日,如果香港去和上海、深圳比货运吞吐量,就好比是“刻舟求剑”,与大陆“互补性”的经济结构就会演化成“竞争性”的经济结构,其合理性乃至必要性都无从体现。
那么,香港经济下一步的先导性和互补性,在哪些领域里机会比较大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大陆在经济领域,目前正在推动的都有哪几项重大改革:
对内,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调整国内经济结构,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地方债问题、国企改革问题、民间投资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对外,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着眼于国际贸易流向和规则的改变,通过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协商机制,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所有的改革,都绕不开“资本市场”,里面还需要有很多的改革和创新。大陆的资本市场体量太大,连通性强,加上在治理层面也还有不少不够成熟的地方,因此,改革迈不动步子不行,步子迈得太大也有问题。这恰恰给香港发展“先导型”经济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活跃的、公平的资本交易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事实上,直到今天,香港在市场规则、法治意识、国际认可度等方面,与内地相比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总部设在香港的华润、港中旅、招商局等国企,其在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服务意识等方面,就有不少值得其内地同行学习的地方。
如果香港的经济借助资本市场,重新建立与大陆的“先导性、互补性”关系,进而完成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有助于改善其内部经济结构,对于大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各项改革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
三、港股通的相关政策,事关香港的政治和民心
香港回归近二十年,为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中央出台惠港政策不算少,但从“七一”百万大游行,到“占中”等一系列事件看,很多香港市民对此似乎并不领情。
从香港自身的角度看,前文所提到的香港和大陆之间从“先导性”、“互补性”的经济关系,逐步退化为“竞争性”的经济关系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部分惠港政策也是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的。
以开放香港购物、旅游为例,毫无疑问,游客可以为香港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这部分收入的受益者是谁?直观地说,是商店、旅行社、酒店、餐馆等,但这只构成香港市民的一小部分;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随着旅游、购物人群增加,以及大陆投资客的到来,很快拉动店铺、房子租金和价格的上涨,大部分的利益,最后流到少量的“地主”手中。由于香港是一个区域狭小,资源并不富集的地方,如果惠港政策的利益归诸于少数人,但多数人却要为此而承受公共资源超荷、生活成本增加等种种不便时,心生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开通港股通,不但可以提升港股估值,调整经济结构,还可以提升香港股市的活跃度,激发香港市民的投资愿望和参与度。特别是开放险资进场等举措,作用将十分直接,根据投行野村日前发表的研报:截至7月底估计内地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只要其中有一定的比例配置港股,就是一个巨大的金额。
港股目前处于价格洼地,投资风险不大;而且,与投资房地产不同,投资股市的门槛较低,香港普通市民均可参与,政策红利的受益人群基数庞大;此外,资本市场对于社会的稳定度非常敏感,反应很直接,市民普遍持股以后,对于选择激进的抗议方式会更加理性、谨慎,社会的反制力量也会更强大,因为谁也不愿意因此而看到股市为此出现暴跌,所以,一个活跃而稳定的资本市场,对于保证香港区域的繁荣与稳定,保证香港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放开港股通、允许险资进港,绝不是中央对香港政策的一个权宜之计。风物长宜放眼量,看清楚了港股通背后的战略大棋局,香港的机会,或许也同样是我们每一个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