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个劳资纠纷的调解案件。用人单位因筹款困难无法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坚决不同意延期。案件经过秀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提出一个大胆思路,在劳动者让免部分金额的基础上,推进公司与第三人就案外承包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并就此分担劳动者工资,实现了劳动者、第三人和公司的“三赢”。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促成当事人三方达成和解,劳动者成功拿到工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用人单位因筹款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引发劳资纠纷。
案件经过秀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2: 调解团队提出在劳动者让免部分金额的基础上,推进公司与第三人就案外承包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分担劳动者工资。
这一方案得到了各方当事人的认可,实现了“三赢”。
关键观点3: 调解过程中,调解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次沟通和联合调解,最终促成当事人三方达成和解。
劳动者成功拿到工资,用人单位和第三人之间的承包纠纷也得以解决。
正文
“公司确实没钱发工资了,筹款难度不小,怎么也得阳历年后才行”,
用人单位提出来因筹款难度大要求延期;
9位“打工人”坚决不同意,“公司就是在故意拖时间,钱数上我们已经让步了,时间上肯定不让”。
两个月前,二审在天津一中院立案后,按照两审全流程对接机制,案件到了该院首个以法官姓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秀云调解工作室”。
找双方了解调解意愿的法官助理刘美茹感受明显:用人单位态度强硬,“公司业务实际承包给了第三人李某,真正欠他们工资的是第三人李某,况且公司现在啥也没有”;劳动者满腹牢骚,“还调解啥呀,对方上诉就是拖时间,公司早没钱了,下了判决也没啥用”。
双方虽然都没抱什么希望,但也还是表示让法院调调试试!
倒也不是,但能调最好。这是秀云调解团队专职调解法官们商议后的结果。
“这个案件劳动合同双方确实是公司与劳动者,一审判公司给工资没问题。”
“公司啥财产也没有,实际业务又是由第三人李某承包的,维持一审判决,劳动者肯定拿不到钱。”
“最后要出钱还是第三人李某,李某要不给,公司肯定不会给。”
他们认为,这个案件如果不能二审达成调解实质解纷,直接维持原判肯定会加剧矛盾。
在多次了解情况后,调解团队提出一个大胆思路,
能否在劳动者让免部分金额的基础上,推进公司与第三人就案外承包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并就此分担劳动者工资。
这样的话,
劳动者实际拿到了工资,第三人也减轻了给付压力,公司也能与第三人就案外纠纷一并解决,实现“三赢”
。
就在推进的过程中,没想到用人公司的延期请求,引发了劳动者极大的不安。秀云调解团队专职调解法官们再次讨论案件。
“这个案子的关键点是互不信任,要是能有个中间人就好了!”
“
我发现这家公司应该是某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依托咱院诉前联合调解机制,抓紧联系一下该协会的调解员,看看有啥办法没……”
随后,调解团队联系了行业协会调解员。不出所料,行业协会调解员非常了解各会员单位的情况,也表示可以和公司负责人谈谈,了解企业的真实想法,是否真的有调解的意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前期电话沟通与联合调解的铺垫,秀云调解团队康艳法官组织当事人三方面对面进行调解,三方先是围绕劳动关系主体及各项费用承担主体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在调解过程中,康艳围绕公司与第三人间就案外承包纠纷予以释法,就支付劳动者工资予以明理,最终在促成公司与第三人就案外承包纠纷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由公司和第三人共同筹款按照劳动者认可的金额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