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小明
金融界最会写段子的,段子界最会写时评的,时评界最会搞金融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力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 ·  昨天  
知产力  ·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秦小明

「理性人」秦小明 | 口袋里只有一百块,也要活出十个亿的气势来

秦小明  · 公众号  ·  · 2017-07-11 18:36

正文


上周接受了浑水自媒体的采访,过程当中被问及的很多问题,也是不少老铁之前反复问过我的,于是我就借花献佛,把徐同学写的采访稿搬了过来,供各位老铁参考。


以下文字来自浑水自媒体记者徐雯,首发于 浑水自媒体(ID:hunwatermedia)



秦小明本来是要去北大的,高中时不喜欢语文老师,不肯好好上课,高考语文在及格边缘,只好去了浙大。


语文差,讨厌写作文,秦小明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写的文章会点击率上万,并间接为他创造了几百万的银子。


秦小明是奔着创业来的,他说那都是哗啦啦的流量。他说边际成本降低,才能真正获得最大利益。


他分析房价,一切价格现象根本上都是货币现象,货币是分析价格的锚,包括房价。


他谈股票,说金融市场所有资产的定价,都是基于预期的。


最近解析贾跃亭事件的一篇文章里,他说“资金没有感情,更没有情怀和理想,资金只追求安全和利益。”


他用社会热点结合自身经历讲杠杆原理,讲机会、沉没、边际、会计成本,金融思维的智慧里不乏八卦的趣味,经济背后直指人性。


· 1 · 

提供理性价值


我问小明,你当年是不是不甘心自己去了浙大啊,听说你大一时,还先后给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的校长打过电话,咨询能不能转校的事。


小明说他现在觉得没有任何后悔的事。初上浙大,在人文科学实验班,秦小明发现自己最中意数学,上了一学期数学课,课程没学够,最后折中方案去了金融系。


金融系本科在读生秦小明对未来的计划是:走学术路线,攻读PhD。立下此目标后,他的大学生活是在图书馆笔耕不辍,每个知识点弄透为止,是考试不临时抱佛脚,因为每天都已经沉浸在钻研状态。


各种经济理论、流派、思想,四年下来,秦小明心中已有一个完整知识框架和体系。


然而世界充满了阴差阳错,秦小明最终没有走学术方向,毕业后他直接去了陆家嘴做了一名金融界精英。


2012年,秦小明南下香港修硕士学位。


扎实的学术知识积累,成为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的筹码。


2014年,秦小明从香港再回上海,2015年4月,他注册公众号,语文刚及格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


许多读者评价秦小明的微信文章:思路清晰,文笔清新。


我:请教秦小明先生,您是怎么从一个语文差生迅速get到微信文章写作技巧的?


秦小明:


一、文字创作分fiction(虚构)和non-fiction(非虚构)两种,我的文章基本属于non-fiction,对文笔要求相对要弱。


二、主要靠背后的思考和逻辑方式,这个同思维、认知深度有关,再往后,跟人的信仰、思想的来源有关系。


奥利地学派的哈耶克,奠定了我写很多东西的核心思想内核。从思想内核到分析问题的逻辑陈述,是层层递进的。


三、也避免不了学习别人的好的写作方式。


聊天中,小明总是分条讲述观点,层次鲜明,喜欢举例,有趣味,一如他的文章。


打开公众号“秦小明”,回顾它的历史进程,很难相信,它的第一篇文章,推送时间是在2017年3月9日,到现在为止,仅4个月。


而早在2016年,业内普遍认为微信的内容红利期已过。


根据第三方自媒体监测平台新榜的预估,秦小明活跃粉丝数为22万,但秦小明告诉我,实际上现在粉丝数是8万,我惊讶:那你文章打开率非常高啊!



他文章阅读数通常在一两万,曾出现过三篇爆款,一篇因放了激进留言被封杀,一篇10w+是:去杠杆之下, 泡沫正在破灭,以及昨天最新的10w+:王健林630亿卖身,贾跃亭或许并不孤单


我把这些文章转发给我金融学在读的朋友看:“听说是个正经的科普文。”


“还是有点烧脑的。”


翻完秦小明微信推送后,作为一个未曾涉足过金融学科的人,我终于在看到“杠杆”这两个字后,第一反应不是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不是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秦小明说:你手头有30万,买了个100万的房子,找银行借了70万。这70万,金融里就把它叫做杠杆。


“通俗的理解,借钱负债的过程,是加杠杆的过程。还钱消灭负债的过程,是去杠杆的过程。”


读小明的这类金融原理分析的文章,称不上轻松,但是一个个字看过去,他举的例子简单易懂,文字深入浅出。


金融也远没有那么沉闷,在聊到秦小明对经济和创投圈的看法时,他说:经济周期后面是人性,人性不会变,周期就不会变。不会一直这样扎堆下去。


秦小明说他把现在的公众号分两类:一种提供情绪价值,一种提供理性价值。


显然“秦小明”是第二种,这也导致它的受众不能像许多情感大号一样广泛。


若从垂直领域讲,“秦小明”是公众号里隶属于金融思维的那一支,虽然很多文章名字,我初看时不免觉得鸡汤味道浓厚: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秦小明推荐书单部分节选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12条建议


在12条建议里, 最后一条是:观点背后,皆是立场;立场背后,皆是利益。


有人说,这些看似“鸡汤文”的字字珠玑让自己学会了怀疑和思考,秦小明回:


独立思考是金融思维的一个真子集。


秦小明公众号文章创作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自己之前学过的所有偏学术类的知识体系、框架——他经常提到感谢当初要考PhD的自己埋头苦读与分析。


二则是他自己之前的经历,再结合社会热点、时事。


“这样会有无数的排列组合。”


他写文章很快,两三个小时流畅产出,平常生活中也从不给自己列计划,不做笔记。


有一次,秦小明凌晨四点发了一条推送,因为看了美联储利率声明的直播,两点多看完他就想着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去解读这件事。


恍惚在大学,为了学术理想,钻进知识里,不顾日夜。


经过秦小明讲述,我开始这样思考问题:


那你办这样一个公众号,免费给大家做金融学科普,是出于什么动机呢?你的商业模式又是怎样的?


· 2 · 

做边际成本低的事


其实早在两年前,秦小明和朋友就创建了一个以公司为主体的公众号,名为“聚透talenset”,作为自己创业产品的宣传与辅助。


谈起秦小明的第一次创业,得追溯到一个起不来床的早上。


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后,小明在香港的一家国际大公司上班。


有天上午,在中环28楼的家里,他睁开眼,发现自己忘设闹钟,12点的大太阳照进来,他感受着刺眼的光,看着窗外海景,船只穿梭,恍若隔世。他决定辞职,再没去公司。


后来,经朋友劝说,秦小明开始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股票牛市,赚得盆满钵满过,股灾来临,也铩羽而归。


14年秦小明重返上海陆家嘴,15年进入互联网领域尝试创业,16年开发「精英社交」APP,年底社交项目宣告失败。


“之前跟很多大学生一样很理想化,但是做过一次以后,就更加认清商业本质。以前是脑补用户需求,实际上后来发现,你要尊重市场,看清真实需求。


成功、失败、经历、自省、观察,秦小明决定回到自己的老本行——金融。


之前的公众号“聚透talenset”导流了八千个粉丝到公众号“秦小明”,在这个个人号上,秦小明更聚焦“金融”方面的写作,许多文章几乎相当于有趣易懂的“金融学科普”。

“老铁们”在“秦小明”上获得了有价值的内容后,渴求获取更多的知识,秦小明的“金融思维训练营”,似乎早已准备好为此而生。


筹码终于用上——跟那些离开考场就忘记的学生相比,秦小明刚好相反,毕业六七年了,很多知识点甚至包括公式定理的推导,都可以完整地讲出来。



公众号“秦小明”现在只给自己打广告——“你觉得受益匪浅的公众号内容只是金融思维整个大体系下的一点儿皮毛。要想有体系的学习,可以报名参加哈佛小哥也在学的金融训练营。”

秦小明表示,金融思维训练营现在是第四期,学费1488元,比起前三期的299,699,1099元,价格一直在跟随需求上涨。目前第四期的报名人数是800多人。


3个星期线上课为他赚来了百万利润。无PPT,几乎干讲,挣来的一百多万元也吸引来嗅觉敏锐的投资人。


但秦小明没有接受投资,他说想自己自由自在地再潇洒些时日,他看重自由。


小明调侃连岳是田园式的自由主义者,而自己则是彻底的自由主义者。


秦小明也很喜欢查理芒格,查理芒格说: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立志要做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不是因为它代表什么,而是它能给我自由。


不开小密圈,因为一年的服务时间是很大的束缚,钱太少自己不划算,收太贵,如不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用户不划算,于是干脆不开了。


不接受投资人的钱,因为希望能决策独立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个阶段也不需要钱开发别的东西来耗散精力。


问题来了,如果这个阶段只是聚焦流量,有钱,其实意味着可以招运营推广增加用户数?


但秦小明认为,在大号砸钱引流的效果实际上并不会好。


“比方说我自己,去看别人的公众号,下面推广的广告基本不看,我关注这个号唯一原因就是:文章对我的胃口。


“现在号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用户要去关注一个号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很少数人才会从订阅列表去阅读,现在大部分都转入了去朋友圈的入口去阅读。这个时候你的文章质量成了最大、唯一的变量来决定关注量的增长,所以这个时候你说我拿钱来干嘛。”


现在“金融思维训练营"主要靠“秦小明”上的优质内容引流,而秦小明则靠着“金融思维训练营"活得还比较不错。


随着一期期报名人数的增多,他为此付出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在一篇文章里,他说靠边际成本为零和睡后收入的人才真正的有钱,牛逼。


边际成本,指的是企业生产产品时,每多生产一个,需要额外产生的成本。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你做一件事,每多一份产出,需要多付出的代价。


▲秦小明文章截图(财富爆发拐点:边际成本为零与睡后收入


显然,他输出的那些道理,他自己都在坚定地实践着,他说自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段子手。


他如今的创业之路非常清晰,有三个步骤:流量平台,教育平台(训练营的扩大和延伸)再到金融平台。


“但是不会同时进行,现在第一步是获取流量,想得很多没问题,但不能同时做得很多,在行动上还是要聚焦”。


· 3 · 

发生就是最大的意义


浑水:金融带给你的最大快感是什么?


秦小明:金融最直接的是可以赚钱,但我认为这对我来说不是最大快感。事实上,我还是有一点理想主义或者说情怀。


然后,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会带给你思维上的冲击、改变。看问题、世界的角度,会更远、更深刻,比起乌合之众,更能看到所谓真相。这个时候我觉得是最有快感。


看到本质,来指导行为,我非常强调知行合一。


浑水:说到知行合一,现实中很多人的悲剧不在于缺少眼光,而是远离诱惑的脚步,作为一名行动主义者,你如何做到脚步坚定?


秦小明:行动力其实可以仔细分解成三个要素:


一,它来自你的三观(最核心是世界观,衍生出价值观、人生观)。


有个词叫“自洽”,所谓“自洽”,“自洽”就是说,你的认知,前后一致。


但很多人的认知是矛盾的,比方说,很多人在认知层面上觉得读书是好事情,但晚上下班回去,可能会想玩一局王者荣耀或看会视频,在他当下的认知(分解到每一个瞬间)里,当下带给他的即时快感会更重要。这就不自洽。


二、某种意义上,缺乏行动力是在一些事情上,特别大是大非的事情上缺乏勇气。


比方创业,比方喜欢一个异性是否表白,比方有拖延症或很纠结。如果很纠结,你没有勇气去迈出这一步。(虽然我自己是天秤座,但每次吃饭都是我点菜做决定)


其实,勇气可能并不是个理性的东西,而是“脑子一热”,所以,太理性的人很难冒险。


三、这个比较宽泛,我把它称之为“love”,爱其实包括了很多,比方说我有勇气去创业,但如果失败了,失败了会面临很多负面东西(经济上窘迫,朋友不理解)。


当你有勇气去行动,行动的结果又没有你预期的那样之后,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是包容,这个包容可能是来自社会、环境,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自己是不是可以跟自己和解。


我常常跟小伙伴说,不管怎么样,哪怕在你最狼狈的时候,比方说你口袋里只有一百块钱,你也要活出十个亿的气势来。这被我称之为流氓般的自信。


浑水:你的价值观塑造过程是怎样的?


秦小明:三观本身是一种认知,一个人成熟的认知体系是相对稳固的。每个人的认知是来源于什么呢?


索罗斯(秦小明很喜欢的一个投资大师)有一个反身性的理论,简单来讲,人们认知事物的时候有两种状态(函数):


认知函数,是人们认识事物本来面目的函数,反映客观事实,比如现在北京在下雨。


操纵函数,是人们根据认知推断事实,并采取行动的过程。比如你推断等会会下雨,所以出门带上了雨伞。


人的认知跟实际情况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会被操纵函数下的行动放大,会不断积累,积累到后面就会崩溃,这是很多金融市场崩盘的重要原因。索罗斯做交易最核心的哲学思想就是这样。


三观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每个人的认知都不可能完美,这种不完美通过认知函数积累起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偏差,正反馈循环会不断放大这种偏差。


直到有天出现了反例,反例即是负反馈的纠错机制,最终通过操纵函数调整自己的行为,行为再反过来形成新的认知,这种新的认知便会离世界的真相更近一步。


离真相越近的认知,越能形成稳定的,经得起冲击的三观。


浑水:你是个很理性的人?


秦小明:这个很难去讲,因为认知体系上我是非常理性的,但本质上,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感性的人(笑:哈呵),我还是有一些理想主义有些情怀的,可能这个东西感性的人比较强烈点。


往往伟大的创业者其实都是有很感性的一面,比方说乔布斯,《乔布斯传》里,乔布斯经常在开会的时候骂员工,然后骂的自己哭起来了。


我自己尝试去做到的一个状态是,感性从理性当中来,理性又从感性当中来,这个说起来就很玄乎了。


浑水:但你做事情很讲逻辑,就事论事,不情绪化,学金融对这个有影响么?


秦小明:这个是理性的浅层理解吧。有影响,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每个人都自发去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你就会知道不会去太道德绑架、情绪化。当然这个“利益”很多人都会误解。(英文中是private,区别于自私selfish)


秦小明有个重要人生观——他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


在《人生实苦,但请足够相信,更苦还在以后》,他用清华招生办的老师回给残疾学生魏祥的公开信里的一句话”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引出文章。


秦小明认为硬币还有另一面,虽然在这样的场合说出来有些不合时宜: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更苦的还在以后。


评论里有人说道:金融思维的最高层是哲学,是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在高中的时候秦小明就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结果是:人生其实没有意义。


没有读过四大名著,秦小明读过许多西方哲学主义思想,悲观不是混吃等死,而是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


“莫名的恐惧不必有。反正最后都是要死的,那我干嘛这么怕呢?那我就出来试试看。”


浑水:你是不是也赞同杜尚所说的人生在世,什么都不必有?


我相信这个话的本质含义,不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我觉得这句话本质的意思是佛家讲:不要执着,因无所住生其心。


很多东西都让它自然发生,有的话很好,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好、


“你觉得很多东西都没必要讲意义?”


“发生就是最大的意义。


人生每一个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和意义。事后来看,都是完美的串联在一起的。


比如说我当时本科要是没有想着去读PhD,我怎么会对那些知识有牢固的掌握呢,那我现在怎么可能有基础去讲这个思维训练营呢?


所有的选择, 发生的事是环环相扣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



  赞赏 

苹果用户长按二维码赞赏




秦小明


关注我

和20万人一起学习金融思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