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宗咸丰年间钱币在历代钱币中的身份是极为尊贵的,被收藏者喻为钱币之首。在诸多咸丰大钱之中,应当推举咸丰重宝当十钱币为最。铸期最长、数量最大、版式最多、流通最广,无一不在咸丰大钱中占据首位。咸丰重宝的铸造材料主要是黄铜,也曾出现过铁钱等其它材质的钱币。
因为咸丰年间通货膨胀严重,所以普通的通宝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所以大量发行重宝。重宝当十钱体呈古色包浆,光泽明亮,色泽匀整,十分精美,观赏价值高。正面楷书“咸丰重宝”四字对读,钱币背面上下汉文“当十”,左右铺满文。咸丰钱币有些价值很高,比如清宝源局当十雕母参考估价500万元以上。
当然,值钱的肯定是稀有的品种,而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为普通品种,价格估值在五百元左右。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穆宗同治年间,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同治通宝钱正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但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收藏价值大大增高!普通同治通宝相对于乾隆通宝那价钱简直翻了一百倍,大约在三百元左右,样钱和雕母的价钱更是不可估量!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这枚铜币铸造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停止于宣统三年。虽然流通时间只有十几年,但是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每个地方铸造的铜币各不相同,版式繁多。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其价格最低为百元,最高为百万元。例如下图这枚四川省造,估价大概12000元左右。
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造币总厂铸。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武昌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属于试样性质,因图案精致、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视。
而且大清银币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大清银币宣统三年最为值钱,拍卖会更是拍出百万价格。因为市面假币甚多,所以收藏一枚真币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