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透露,北斗精准服务在城市电力电网、交通运输、建筑物形变监测、工程机械作业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可以形成超过1500亿元的北斗精准位置服务新兴蓝海市场。
说起北斗,可谓近年来“中国精度”代言人。不过在这个领域,厉害的可不仅仅只有北斗。中国要是认真起来,连世界都要侧目。前两期,我们看过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深度”之后,今天我们来继续领略“中国精度”!
我们的港珠澳大桥,
在“海底穿针”,
实现厘米级对接!
我们的集成电路,
14纳米成功登场,
7纳米启动研发!
你可能没有想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活动都与位置有关。从打车到订餐,位置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以来,导航产业和位置服务都是国际科技竞争的热点。
现在,美国老牌的GPS霸主地位将受到挑战,一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北斗导航系统已横空出世。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北斗卫星将正式开始全球组网,拉开北斗系统面向全球服务的帷幕。
事实上,国际上有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俱乐部,只有四个会员,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以及中国的北斗。这其中,美国GPS实力最强,中国的北斗起步最晚,目前还处于追赶的位置。20多年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粗”到“精”、由“区域”到“全球”的跨越和蜕变。
在国际市场上,北斗系统已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时空信息服务,15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已经完成在轨调试,即将入网工作。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为10国提供定位服务
在国内市场上,公交车、出租车的北斗应用已相当成熟,网约车加入北斗系统、物流电商平台与北斗对接、北斗自动驾驶汽车诞生、北斗高精度车辆后视镜应用也已经开展。
时下热门的共享单车也有北斗的身影。据了解,把北斗高精度技术嵌入智能锁,可以为共享单车带来更好的定位精度,尤其在复杂场景,可以将综合定位精度从50米提升到3米左右,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国家北斗增强系统基础上,中国兵器和阿里巴巴合资成立了千寻位置公司,打造高精度服务云平台,提供米级、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等共性服务产品。海格通信公司研发的国产“20厘米级”高精度北斗导航,很快将为中国人自己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套。
如果说北斗的强大在于其精准定位,那么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则展现了我国的精准施工。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公里,随着一桥飞架三地,粤港澳半小时超级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形成,世界级大湾区加速起航。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在这些“世界之最”的背后,凝聚的是我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断探索、不断攻关的精神。就拿海底隧道来说,构建大桥海底隧道的33节沉管,每节都超过100米长,有四层楼高,是沉管中的“巨无霸”。隧道的最终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楔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长12米,重达6000吨,相当于25架空客A380飞机,而接入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
↑“振华30”号把最终接头从驳船吊起
今年5月初,最终接头完成正式吊装沉放,它的对接成功标志着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线合龙。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表示, 这在世界交通领域是史无前例的,无异于“海底穿针”。
↑看港珠澳大桥实现“海底穿针”
其实,最终接头的吊装沉放成功,只是港珠澳大桥众多施工难题中的一个。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的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这条隧道已经在今年贯通。但你无法想象,这条隧道的存在,本身就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它集中了迄今人类建设隧道的全部难度,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更是颠覆了人们对隧道传统施工的认知。
“什么叫在针尖上跳舞,拱北隧道就是最为形象的诠释!”中铁十八局集团副总工程师兼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指挥长潘建立说。在隧道开挖之前,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超大曲线管幕施工。以往曲线顶管顶进误差能控制在15厘米就“相当了不起”,而拱北隧道顶进的误差必须控制在5毫米以内,几乎要做到“零误差”,若非如此,顶管难以对接成功,整项工程将毁于一旦。
此外,管幕群距地面最近距离仅仅4至5米,距澳门联检大楼桩基1.6米,距免税商场回廊桩基约0.46米,一个个数字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施工风险。再加上多台次的泥水平衡顶管机要在“汉堡包”地层中多次始发、接收,对地层反复扰动,相互影响的“群管效应”非常明显。
“这就像著名的菜品——泥鳅穿豆腐,也就是说,顶管机要在软如豆腐般的地层中,穿梭36次,但这种穿梭不是泥鳅在豆腐里面乱穿,而是要让冷冰冰的顶管,按人的意志,按一定轨迹,精准地穿进,精准地穿出。”潘建立说。
如果说港珠澳大桥展现的是“绣花功夫”,那么集成电路产业所需要的,可能是更精细的“微雕本领”。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在这个“微型”的领域内,先进的制造和加工工艺,都是以纳米为单位的。
集成电路也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信息社会也就失去了根基。但就在大约10年前,我国还基本处于“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状态。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没有芯片就没有安全。为了振兴“中国芯”,2008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启动实施。
9年的艰苦攻关,2万科技工作者辛勤付出,2.3万余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00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中国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填补了产业链空白。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14纳米刻蚀机、薄膜沉积等30多种高端装备和靶材、抛光液等上百种材料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了大生产线的严格考核,开始批量应用并出口到海外。
集成电路专项技术总师叶甜春介绍,专项已经在14纳米装备、工艺、封装、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预计到2018年将全面进入产业化。“十三五”还将重点支持7至5纳米工艺和三维存储器等国际先进技术的研发。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表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CPU等高端通用芯片性能持续提升,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2/28纳米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存储器实现战略布局。通过国际资源整合,中高端封装测试能力大幅提升,装备与材料业逐步站稳阵脚。
不过,彭红兵也指出,我国集成电路创新性技术和产品储备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产品结构单一、大多处于中低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也没有根本改变,中国芯片的自给率只有8%左右,严重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乃至国家安全。
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分析师夏岩认为,要持续推动产品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加强需求牵引,以终端定义芯片,提升消费类、通信类产品芯片层次,提升产品性价比,加紧布局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传感器等芯片开发,推动芯片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于细微处求精深,
打造中国精度,
奔向“智造”明天!
来源/综合经济日报(记者徐红、姜天骄、庞彩霞、郑杨、齐慧、杜芳、黄鑫)、央视新闻、新华社
财经早餐(微信号:Femorning):每天早晨,最新鲜、最全面的财经资讯尽在财经早餐!
亲,吃完早餐还不过瘾的,可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下载APP感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欢迎使用财经早餐小程序,专为财经资讯搜索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