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rpei
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疯了!下载 DeepSeek 最高判20年! ·  3 天前  
银行家杂志  ·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公布! ·  昨天  
银行家杂志  ·  养老金融三支柱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DeepSeek-V3满血版在国产沐曦GPU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rpei

课程 |孩子喜欢抱着他的安抚物,是亲子关系不好吗?

drpei  · 公众号  ·  · 2024-06-25 09:12

正文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平淡、或辉煌,但终将都像射入夜空的烟花一样归于沉寂。

对个人有意义的,只有生命过程中的体验。

体验的好或坏,和我们一生的经历有关,也和我们自己内心如何看待、处理这些经历有关。更积极、更强大的内心,可以让我们和外部建立更正面的关系,也能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才能拥有更积极、更强大的内心?除了遗传上的性格差异,剩下的应该就是成长过程中大脑处理各种正、负面刺激过程中形成的应对模式了。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家人是孩子主要接触的“环境”,也是孩子大脑刺激的主要来源,所以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亲子关系一直备受心理学界重视的原因。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和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更好的安全感,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以及长大后良好的亲密关系,能快乐、幸福地过完一生。

虽然亲近、呵护自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仅仅依靠本能,未必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才会有“是不是溺爱”这些担心,以及有“打骂孩子是不是一种挫折教育”之类的争论。

另一方面,在对依恋关系有所了解之后,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也会特别敏感,比如在新环境下不爱说话,比如喜欢抱着自己的毛绒玩具,也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导致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所以和孩子生病的护理一样,孩子的心理成长,养育沟通同样是父母们需要学习的。

怡禾曾邀请美国爱荷华大学儿科系发育行为儿科博士后、美国行为分析协会认证行为分析师 徐桂凤 医生,开设过一堂关于 亲子依恋养育 的专栏,教大家正确认知亲子依恋关系。 课程内容如下:
听完这次课,你可能就知道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感,以及所谓的挫折教育该怎么做了,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可详细了解课程。


怡禾会员可5折听 并可收听另外130+的育儿&健康课程,比如以下这些:

课程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或感统失调吗?
课程 |夏天来临,灰指甲难看,又总不好,该怎么治?
课程 | 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专科医生教你如何与它“相处”

3人拼会员仅需 269 元/年,通过下面海报可参与拼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