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很保守,所以很慢
史航:
从书名来说,凭什么苏州就慢呢?
车前子:
苏州是一点也不慢。我是苏州人,我觉得苏州是一个很奇怪的城市。我们谈苏州的时候,常常会谈到精致、典雅。但我觉得苏州有一个特别的保守,这个保守在江苏的城市里面都比较有特点,这种保守是跟文化有关系的,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是可爱的。
五十年代有过一个统计,中国有360多种手工艺,但苏州除了两三种,其他都有。
也就是说,苏州是个手工艺城市。有许多小作坊,传男不传女,它里面的确需要一些保守性。很多技艺,稍微一点拨就知道怎么做,因而它需要保密,于是就传播给儿子。如果是两个儿子,还只会把精微的传给中间的一个,他并不希望在家族中间引起竞争。因为竞争,会导致走样了、标新立异,他们不需要,于是形成某种保守性。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城市。
所以,正因为苏州的保守性,某种生活节奏或者某种状态就是慢的。
史航:
老车的书里讲到他小时候,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他小时候觉得是背着一口井离开家乡,如果真有井可以背着,也是很好的事情。他的创作或精神世界就像是一口井,人可以背一口井吗?你看老车就可以做到。
他说他小时候靠近井的时候,大人不让他凑过去,说水里有老虎,他就一直以为老虎也是水生动物,和金鱼一样。他说的一句话,我特别感兴趣,说这很愚昧,但这也是一种想象力。
我觉得老车的书、散文随笔里,这两个词都有,让愚昧没有显得是贬义词,也没有让想象力显得多么了不起,我一直就跟着你玩,因为有这个,所以是愚昧的想象。愚昧的想象力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力。
车前子:
你在评语中写到了刻舟求剑,这个词我也很喜欢。一个写作者在现实的河流里面丢了一把剑,有的写作者就跳下去把剑拿上来。而另外的写作者就是刻舟求剑,在现实的河流中丢了剑,可能在船上做记号。我的写作更愿意是刻舟求剑的写作,或者是写意的写作,中国文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写意精神。
如果一直写诗,会觉得生活在神话状态
史航:
我知道老车是诗人,后来他又写散文。诗人写随笔有一个好处,好像两个人打着仗,忽然到房梁上去了,他会轻功。我觉得诗人的气质特别有用,书里面的文字都是这样,他说我路过这一汪水,看到有灯光照到水里,像是一捆干枯的稻草。可能有水、有灯,灯又像干枯稻草的地方都是我的家乡。这些地方是诗,但是诗是那个光,书的散文又是水,扔进去看到了稻草。您一开始写诗跟现在写随笔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还是一开始就两样同时的?
车前子:
写随笔,主要是我来到北京生活开始写的。我觉得一直写诗的话,常常会感觉在神话的状态,我还是认为诗歌是神话。散文随笔写一点的话,可以回到人话的状态。没有写好的诗歌是人话,没有写好的散文说的是鬼话,当然我没有认为诗歌跟散文中间有什么等级区别,但是里面的确在写作上是有不同的。
史航:
我跟别人推荐老车,我感到“很艰难”,我觉得唯一的好办法是摘抄,摘抄才能有原貌,我学不像他的东西。虽然我号称是“鹦鹉”,但我学不了他的舌,很辛苦,他的东西太自成体系了。后来我在他自己的书里找到一句话形容他很恰当,他说咱们吃枇杷,枇杷的水果那个核很大。你一纸袋的枇杷,吃完之后,连皮带梗往回装,装不进去。枇杷太精致了,你吃完减少了果肉,但是就这些倒不进去。就跟你拆钟表、收音机装不回去一样。
老车的东西你觉得好,但推荐的时候好像我没法装回到纸袋,因为原来的很精巧,我拿起来就没有那么精巧了。这里面讲了好多有意思的人,有一个我特别感兴趣,但是我不知道真假。你说有一个古董铺,有个胖老头,你成天看他卖古董,但没有铺子,就一张纸写三个字,你说那老头,你老去也不买,老头做了一件事,这个老头做了什么事?它是不是真的?
车前子:
这个是虚构的,但是家里挂的作假画是真的。
只喜欢鲁迅与废名的散文
史航:
作为编剧来说那个细节我太喜欢了。有一天我发现老头有一只眼睛是假的,我没有敢声张。有一天老头突然把眼球抠出来了,当时正喝着茶,他把眼球扔到茶杯里去了。枯黄的茶叶上放着眼球,就是这个感觉。可能因为我老去看,也不买,人家给我一个惊吓。这一刻非常有趣,像电影画面,像一个怪画家的画。整个作品中间都有这样的特色,不要因为老车的书是纯美的,还有好多这样的东西。
你自己觉得你写的这些散文跟谁的散文有关系?
车前子:
其实这一百年来,我只喜欢两位作家写的散文,一位是鲁迅的,一位是废名的。
史航:
老车讲那会卖胭脂的店,一开始以为是卖胭脂,女孩抹的胭脂,其实是卖烟盒抽烟的烟纸店。有时候是姑娘卖,有时候是老头卖,这都是我们童年都遇到的事。但是他说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有一天过去,如果不是老头在那儿,那就是美好生活要开始了。
我认识老车的时候,生活中没觉得他多么乐观,但是喝酒时也没有觉得特别乐观,但是书里面琐碎的小乐观特别好玩。你觉得自己是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
车前子:
我希望我在写散文的时候没有严肃的面孔,希望是微笑的。但是肯定在不同的部位,有时候微笑在眼里,有时候微笑在嘴角,哪怕是哼的一声也是微笑。
ღ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华文好书(ihaoshu233)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