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中国》是安徽卫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接指导下研发的大型中国民歌选拔节目。2017年2月17日—4月21日,《耳畔中国》每周五21点10分在安徽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全季共十期。《耳畔中国》同其他歌唱选拔类节目不同,完全是民歌唱法民歌选手,汇集和展示了近百首中国经典民歌。节目不仅通过演唱者展示多彩的民歌艺术,也注重解读民歌背后的动人故事、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有网友称《耳畔中国》为“国货综艺”,是“真正有民族魂的节目”。选手龚爽以一曲《我的祖国》赢得广泛好评,作曲家王黎光评价“唱出了今日中国强大后的从容和自信”;歌唱家阎维文称赞“跨越半个多世纪后依然能让人热血沸腾”。
2016年年末,《耳畔中国》开始策划,一开始团队曾担心民歌没市场,考虑过使用大民歌概念、新民歌概念,实际就是回避传统经典民歌。总局三次都没通过,险些流产。主创团认真反思,向相关专家请教,进行深入研究后认识到,作为有责任担当的主流媒体,为了中国民歌的发展,必须迎难而上,不能绕着圈子走。
中国民歌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有辉煌灿烂的前世今生。但传统民歌今天如何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民歌节目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创优?民歌的价值和意义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展现?
带着这些问题,主创团队再一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此期间,节目组拜访了中国民歌界的旗帜人物,也是之后《耳畔中国》节目的评审阎维文。阎维文听闻节目组将要做的事情,非常激动也很振奋,作为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歌发展事业的人,他近十年来将很多的精力放在了收集和整理各地区民歌的事业上。
阎维文认为中国民歌需要一个新的舞台,要有品质,要有高度。
一次,阎维文在车里让女儿听了他刚收集改编完的一张民歌专辑。他问女儿听起来怎么样。女儿说很好听,“听多了流行歌曲,忽然听到这些民歌,特别亲切,都是从小就会唱的那些歌,而且有种淳厚的质朴在里面,这种质感特别让心里有感动,真的是好听。”阎维文说,女儿的这番话,让他对中国民歌充满信心。之前他在网络上也看到很多关于民歌的意见,提到民歌就想到了“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的典型唱法,“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再听这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歌了”。民歌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积淀的歌声,如果年轻人都不听民歌了,那又怎么传承?不传承又谈什么发展呢?
阎维文是一位特别正直有担当的民歌大师,他对中国民歌的许多思考,令我们感同身受。阎维文通过和女儿的对话,进一步想明白了,当下听民歌的年轻人少了,不是因为中国民歌不好,他们不喜欢,而是现在能听到有品质、真正的中国民歌的机会少了,氛围弱了;很多好听的、生动地道的小调民歌,大家没有机会听到。所以,他认为中国民歌需要一个新的舞台,要有品质,要有高度,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非常乐意参与其中。
《耳畔中国》的选手唱火了很多经典歌曲,其中龚爽演唱的《我的祖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龚爽是最后几位确定录制的选手之一,她非常有灵性,在先一轮自己准备选歌时,她从身边的同龄人中做了一个调查,让他们推荐几首他们认为最有记忆、最能代表心声的歌曲,最终《我的祖国》得票最高。
选手龚爽演唱的《我的祖国》显示出对祖国富强、山美水美的从容和自信。
一档音乐节目的核心是歌好人好。《耳畔中国》在选歌过程中,节目组有一份经由网络选出的“100首经典民歌”的推荐歌单。选歌同时也有很多综合考虑。首先要求歌曲有广泛的流传性,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口口传唱,这消解了歌曲与观众的距离感,让观众熟悉;要求歌曲本身音乐性好,改编创作的延展空间大;其次题材上要能唤起多数人的共同情感体验,有着丰富的创作背景,或是时代事件反映、或是地域民族特色等;最后是要求所选歌曲与歌手的身份、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
节目邀请了许多非遗音乐的传承人和取得过非常多荣誉的民歌高手,如陕南民歌非遗传承人彭光琴、纳西古歌传承人达坡玛吉、石宝山歌会“歌王”小阿鹏、藏族“山歌王子”扎西尼玛等等。
最初在和这些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歌手交流时,他们有些抵触,觉得自己已经很有名气了、如果被淘汰了怎么办?经节目组多次沟通与说服,他们带着推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坚定的站在了《耳畔中国》的舞台上。他们的精彩表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耳畔中国》要求所选歌曲与歌手的身份、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
《耳畔中国》以中国民歌为切入点,以中国声乐、中国唱法为节目特质,通过“精品化”包装的方式,结合文化内涵,融入时代核心价值观,最终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
《耳畔中国》的研发得到了总局多次指导,节目组也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类似节目,最终开发出原创的节目模式。
“双重考核”的模式思路贯穿晋级赛、突围赛、总决赛的全部赛程。
“双重考核”为核心模式点所在。“双重”指的是:以观众喜好度为主的“观众标准”,要求演唱具有大众喜爱、大众传播的基础;以专业度来考核的“评审标准”,要求演唱在专业素养及艺术性上有高度。这种“双重考核”模式,兼顾了公平严谨与激烈好看的节目要求。
例如,来自苗族、在当地有歌王之称的蝶当久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被王黎光称为“天才”,他上天入地的苗歌演唱,让阎维文非常震惊,惊叹要向民间学习。然而蝶当久却在突围赛时在观众投票环节被淘汰。音乐总监捞仔分析,大概是因为他的演唱虽然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但因为是用苗语原生态的方式演唱,不是人人能听懂,人人都能唱,观众无法去感受,就是很难赢得观众票数。
另一位曾在乡村当红白喜事歌手的纪军军,在晋级赛第一场时演唱《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因为演绎非常动容有感染力,打动了现场观众,获得了全场最高票数。但在评审选择环节,纪军军遭到了淘汰,因为在评委看来,他对歌曲的理解南辕北辙,过分渲染表达歌曲中悲伤的一面,在演唱的专业性上也不如同台的其他选手,虽然评审也为他的经历所感染,但回归音乐本质而言,评审们还是坚守客观评判,不投同情票,对音乐负责。
在歌手纪军军的投票环节,评审们坚守客观评判,不投同情票,对音乐负责。
“双重考核”的模式思路贯穿晋级赛、突围赛、总决赛的全部赛程,为增加模式可看性,在不同阶段各有变化,但核心逻辑保持一致,这也得到了阎维文、王黎光、雷佳三位音乐评审的认同。
在人物模式上,除了负责音乐专业部分的音乐评审外,节目还特别设计了从文化历史视角出发的角色——文化观察员。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担任文化观察员。通过文化观察员对民歌的文化解读,节目打破了观众与民歌的沟通壁垒,真正将文化与娱乐进行了无缝的勾连穿插,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之中为观众植入了一份重要的文化认知。文化观察员深入挖掘“民歌历史人文”及“歌者传承坚守”的双重故事,以情感共振和常识教育拉近了民歌与大众的距离。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反馈,没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还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故事,这是节目带来的新看点。
历史故事、音乐故事、人物故事等都是节目带来的新看点。
比如彝族歌手安冬身着当年“彝海结盟”盛会时头人妻子的传统服饰登上舞台,其服装代代传承,已有近百年历史。她在舞台上演唱了经典彝族歌曲《情深谊长》,歌曲唱罢,观察员郦波教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当时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讲述了当年刘伯承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结盟的故事。最后引申到我党长久以来的结盟意识,并联想到当下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包容特性和共赢理念。”
中国民歌深厚肥沃的土壤滋养了革命歌曲,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提升了中国民歌的思想境界和高度。譬如,评委王黎光介绍说,《十送红军》脱胎于《送情郎》,从原歌词盼望情哥哥回家时带回几吊钱,改编成盼望红军带回革命胜利果实;《东方红》源自《骑白马》《移民歌》等陕北民歌,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的整理和修改,最后形成了一首庄严的颂歌。节目通过选手的歌曲选择和评委的讲解,体现出中国革命对民歌创造性的转化和推陈出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和共同的记忆。
明星评审在节目中也分享了不少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体会,通过和选手的互动,共同讲述了一个个正能量的中国故事。例如来自部队文工团的歌手王雅洁,讲述了自己下部队演出的经历,触动了同为部队文艺工作者的阎维文、蔡国庆、雷佳三位嘉宾,他们在现场集体进入回忆,通过描绘为观众还原了他们在慰问南海舰队时,所遇到的危急和艰险。他们亲描淡写的表达这近乎常态的工作时,让观众们更加体会到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着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同时也感受到解放军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不变的赤诚与坚定,让人潸然泪下。节目播出后,雷佳的微博收到了一条来自南海舰队退役士兵的私信,他说两位老师慰问的那支部队,就是他曾服役的部队,虽然自己已经退伍了,但在《耳畔中国》中雷佳老师的讲述,让他回忆起了那段峥嵘的岁月,整晚没有睡着觉,想着一定要把这份感谢和感动告诉雷佳老师。
评审通过和选手的互动,共同讲述了一个个正能量的中国故事。
在第一期节目中歌唱家雷佳被承载母亲希望的贫苦歌手纪军军所打动,回忆起自己为完成博士汇报演出而错过与父亲的最后诀别,潸然泪下,感动全场。雷佳老师在之后的节目中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参加2017年的春晚,那是因为她要回到老家,在除夕夜按家乡的习俗为父亲送亮。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曾在节目内外提到,希望《耳畔中国》可以成为中国声乐界的一档观点节目。为此,在节目中,王黎光与阎维文、雷佳等歌唱家,探讨了诸多关于当下中国声乐发展的一些现状与问题,将许多问题在节目中讨论。作为中国声乐界的代表人物,他们真实地提出了自己对于当下中国声乐发展的看法。他们提出“向民间学习”“注重情感,忘记方法”“艺术创作一定要走向生活”等诸多观点,也为众多基层声乐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文化观察员郦波深入挖掘“民歌历史人文”及“歌者传承坚守”的双重故事。
《耳畔中国》一经播出,立即受到了观众喜爱和业界、专家的认可。据CSM35城数据显示,《耳畔中国》单期最高收视率达到1.109%,省级卫视同时段单期最高排名第2;#耳畔中国#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6亿,节目正片在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乐视网、PPTV全网总点击量超1.5亿次。
观察全季节目的分众收视,可以看到《耳畔中国》的受众年龄层分布较为平均,特别是15-24岁\25-34岁这两个较为年轻的观众群体在收视比例上有突出表现,这也说明,中国民歌依旧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一位节目的合作伙伴说他的女儿在国外留学,他说他女儿那个留学生群体,特别喜欢两个节目,一个是《舌尖上的中国》,是传统的美食节目代表,一个就是《耳畔中国》,是传统音乐文化节目的代表。
《耳畔中国》评审团和文化观察员等。
阎维文老师在听说节目的网络点击量破亿的时候,也跟我们分享说,在他的微博里,有很多90后的观众留言说,非常喜欢这个节目,然后称呼他是“气息大师”“气功大师”,因为他在节目里经常谈到歌手的气息问题。阎老师非常高兴,他觉得90后这样的年轻群体能喜欢民歌,喜欢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声乐,让他开心、放心,让他感到这档节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耳畔中国》这档专注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综艺节目,不但没有“曲高和寡”,反而因其独特的内容吸引了稳固的普通受众,同时吸引了较高审美情趣及文化鉴赏力的高端受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以及《广电时评》都为《耳畔中国》点赞。节目广受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精英受众群关注,各地音乐协会、文工团的微博、微信认证用户踊跃发博支持。近期相关数据调查表明,《耳畔中国》的观众满意度高达90.31%。更有网友评论“《耳畔中国》是音乐类的《中国诗词大会》”。
《耳畔中国》带给我们自信,是中华文化的自信,是自主创新的自信。
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言犹在耳,“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应当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共同守望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耳畔中国》:国货综艺,有民族魂的节目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从两页策划到一个爆款,董卿讲述《朗读者》幕后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见字如面》简约之美,力透纸背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航拍中国》:开启空中视角 看前所未见中国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七亿观众,八年砥砺的现象级节目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新闻TED 弘扬正能量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听见:扶贫正攻坚》讲述带着泥土芬芳的鲜活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大情怀、正能量的《马克思靠谱》究竟“靠谱”在哪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中国好家庭》细处展“家风”,匠心品“家国”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