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木易电影
看电影,涨姿势。
51好读  ›  专栏  ›  木易电影

根据“禁书”改编的这部电影,看完竟有一种无力感......

木易电影  · 知乎专栏  · 电影  · 2017-09-19 17:1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那是在初中时期,班上有一位练跑步的女生,因为常年留着像男孩子一般的短头发,被一些同学起了个绰号叫“男人婆”。

尽管在背地里会有一些坏坏的男生那么称呼她,但当着她的面时,却没人敢那么叫她。一方面是这样的绰号本身很不礼貌,没人会轻易地喊出口;一方面则是她有着很强的身体素质,跑一百米的时候,速度和爆发力都很惊人,要是真扭打起来,高大一点的男孩子也不一定是对手。

她不怎么爱说话,平日里和同学的交流都很少,在班上像是一个局外人。直到一次上体育课,一群男同学嘻嘻哈哈地嘲笑一位跑鞋破了个洞的腼腆男生,她突然飞起一脚,把两个笑得最大声的男同学踹得摔倒在地。他们迅速地爬起来,和她厮打起来,当体育老师过来制止的时候,她还紧紧地揪住其中一位男士的头发,很久之后才松手。

一个女生“单挑”两个男生的勇猛事迹,很快就在学校传开。没有人明白她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倒是“男人婆”这个称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消遣起来。


在组织观影团提前观看电影《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位女同学。

她没有影片女主角杨北冰那么狂放不羁,也没有杨北冰那么果敢霸气,甚至连杨北冰一半的豁达开朗都不及。但就是在杨北冰面对白宇宙这几个混混男生大打出手的时候,那股劲头,极其容易地就让我想到了她。

我甚至在看电影的时候忍不住走了神,心想,当初她之所以为那位被嘲笑的男同学大打出手,莫不是也因为某种未曾说出口的情愫?

这太有可能了,在青春期荡漾出的懵懂情愫,常常会让人表现出可能连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举动。那突然飞出的一脚,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心怀正义感的女生在替同学打抱不平,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性格孤僻的人无来由的爆发,但青春期的这类行为背后,最有可能深藏着一种不愿直接表达的情感。

跑大老远买的一根冰激凌,起一个大早占到的座位,“碰巧”在放学路上的偶遇,“顺便”从家里带来的巧克力,“刚好”坐的同一辆公交车,都有可能暗含着一种未曾说出口的情感。而大打出手的冲动与暴力背后,可能是一颗愿意为你不顾一切的真心。

就像《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的杨北冰。


在电影《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杨北冰其实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她留着短发,小小的脸大大的眼睛,骑车时坐垫放得很低,和“好哥们”于一站在一起时,矮得很萌。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却包裹着一股巨大的力量。她可以毫无顾忌地冲进男澡堂,向“小混混”白宇宙讨公道;可以二话不说地撂下书包就开打,替“好哥们”于一出气;可以端着饭盘直接甩向嘲笑好朋友紫薇的无聊男生,可以直面拿着枪的“黑帮老大”雷管丝毫不惧,可以为了于一和几个大汉打得血肉模糊......

但她的这种力量并不体现在“大打出手”的这个行为之上,而体现于她内里的重情重义以及自强独立。这种力量的源泉,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给她的成长带来的影响:父亲入狱服刑若干年,母亲离家而去,她只能靠自己来对抗生活中的一切。

一方面,则来自于她对朋友的情义,以及对喜欢的于一奋不顾身的爱。只是,敢于大打出手、敢于骂爹骂娘、敢于呼天喊地的杨北冰,在面对懵懂的情感时,却胆小得一句喜欢都不敢说出口。她只会挺身而出地替于一说话、帮他搞定兼职、为他打架干仗,以这样浓烈的方式,表达自己含蓄的情感。

实际上,影片除了表现杨北冰对于一的情感之外,还有于一对紫薇、白宇宙对杨北冰的情感表达。

只是,相比于杨北冰暗恋式的“敢爱不敢言”,于一对“南方姑娘”紫薇的情感表达相对要直接许多,他把对紫薇的喜欢,体现在主动的关心与照料之上。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也变成了无畏无惧、近乎搏命一般的打斗,很烈,很深情。

看似吊儿郎当的“小混混”白宇宙,对杨北冰的情感虽表现得非常明显,却也有动人之处。那一场和杨北冰相拥告别的戏,大概能让不少观众收获一种感动。


正是影片对这种情感的勾勒,能够让观众找到一些青春期的共鸣,尤其是杨北冰为了不曾开口的爱而不顾一切的样子,让人备受触动。但这部融合了爱情、犯罪、青春等元素的电影,并非只是粗浅地在讲青春爱情,而是在讲一个重工业日渐衰落的时代下,一群边缘青年成长的故事。

本片根据吴小雾的同名小说改编,对这部小说有所了解的观众应该知道,因为涉及黑帮、社会变革、边缘人物等敏感元素,以及大量暴力血腥的内容,该书一度被“全网封杀”。不过,在“解禁”之后,这部小说还是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2。

这个故事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老工业区为背景,恰逢重工业日趋衰落、经济萧条,以及企业改制、员工下岗、毕业生不包分配等政策实施的时候,许多相对边缘的年轻人,难免就会陷入一种迷茫。

像片中杨北冰、于一、紫薇等人,在爱恨、打架、玩耍的同时,更加忧愁的,其实还是各自的未来。出国留学、开服装店、南下打工、到单位工作等等,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但在做这些选择之前,他们是混沌的、稚嫩的、迷惘的,需要经历些什么,才能变得成熟。

冲动、误解、爱恨、生死、离别,在经历过一次次的疼痛之后,杨北冰这些年轻人们,终于更懂得了青春的意义,收获了一种成长。

这部国产青春电影没有出现堕胎,没有狗血剧情,尽管也有打架、强X、车祸甚至三角恋等元素,但都不至于肤浅,反倒有一种时代的无力感流淌在其中,足以触人心弦,值得回味。


作为导演韩天的银幕处女作,《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在技术上处理得很成熟。

镜头的运用、场面的调度、叙事的把控、节奏的拿捏,都做得不错,让影片看起来流畅而清晰。即便是为了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再删减某些过于暴力的镜头,影片的故事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而影片的整个调性,也和以往一些国产青春电影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位编剧朋友在观影活动看完电影之后,对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特别跟我强调:导演一开场的范儿就起得很好,为整部电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而在观影团活动的映后交流环节,当我问及导演为何要拍一个这样的题材时,他做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别的青春片是果汁饮料,是鸡尾酒,那么,《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就是二锅头。(没有单独拍导演的照片,用合影凑一下吧,哈哈)

是的,这个比喻概括出这部电影与其他国产青春电影的不同在于:它够烈。就像导演自黑的那样,可能当你乍一看电影的片名,会觉得这是一部很傻X的电影。但当你看完整部电影,你就会觉得,它很有味道。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阵容基本都是年轻的、知名度并非很高的演员。出演女主角杨北冰的,是曾出演过《驴得水》孙佳一角的年轻演员卜冠今。她在《驴得水》里的表演就曾获得许多观众的认可,这次扮演杨北冰这样一个“狠角”,应该能让更多的观众记住她。

她的表演很有灵气,同时又极富个人魅力。在片中,无论是骑着单车还是骑着摩托,她那领头前进的气场,很有一种霸气领袖的魅力。而她好几场打架的动作戏,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不过,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还是她那桀骜不驯、潇洒自由、独立自强的气质。

此外,刘畅、李梦、曲哲明也都有很好的发挥。但最出彩的,还要算特别出演的黄觉老师了。他演的这个“东北黑帮老大”,真是气场十足,独具魅力。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剧透,关于黄觉老师的这个角色,就不透露太多,大家不妨等影片10月5日正式上映了,再去一探究竟吧。

最后,附上第四期“木易观影团”之《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的活动纪实视频,感谢参与和支持本期活动的每一位朋友!

https://www.zhihu.com/video/893508040446337024

PS:文字和视频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欢迎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