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党校网创办于1999年12月31日,中文域名为http://www.ccps.gov.cn。自创办以来,致力于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共产党互联网高端智库平台、思想理论网络宣传阵地和党校教员、学员的网上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央党校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实(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8-06-20 11: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理论研究上走在前列

2018年4月10日,中央党校主楼大会议室,正在举办中央党校青年学者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央党校科研部负责同志表示,我们之所以选这个主题,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因为有这样的原创性贡献,我们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党校校委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加强对研究阐释工作的组织领导。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强调,中央党校要在全面准确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走在前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开展全方位系统研究,全面准确深入阐释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核心要义、逻辑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来源、时代基础、实践要求、重大意义、历史地位等,同时要对一些涉及领域广、具有管总性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的各个领域的思想开展研究。
中央党校校委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工作,先后成立了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党的十九大之后,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全校上下对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形成高度共识。中心的重要规章制度都经校委会审核。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兼任中心主任,对中心工作给予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他强调,党校科研人员要用好“三支笔”(写理论文章、写学术文章、写决策咨询报告),要“用学术讲政治”,并亲自担任三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的第一首席专家,组织全校精兵强将深入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他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其中一些重大论断、重要观点受到理论界高度评价。中心组织发表的文章质量较高,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为中心撰稿的同志在重大时间节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保证工作任务优先完成,发挥了理论研究和宣传轻骑兵的作用。全校形成了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浓厚氛围。
体现特点,抓好重点,呈现亮点。中央党校科研工作的特点是“用学术讲政治”;工作的重点是“用好三支笔”;工作的亮点是打牢工作支点,综合利用多种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注重各种结合,全面推进工作,形成集群效应。一是与职能部门工作紧密结合。中心办事机构设在科研部,科研部主任兼任中心秘书长,有利于整合全校的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实现中心工作、党校工作和党的理论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同频共振,相互促进。二是与教学和智库建设创新工程紧密结合。由于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创新、思想引领、智库建设作为科研创新任务且同步推进,所以各教研部院在科研组织管理中的责权利更加明确,各部门领导对研究中心工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在中央党校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涉及研究中心的工作内容的考核占有较高权重,研究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各教研部院的高度重视。四是与话语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工作,近几年约稿和主动投稿被采用率较高,话语征文和课题研究成果比较突出。作为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党校校委的坚强领导下,研究中心发挥“党校姓党”的独特优势,及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稳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各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以研究中心署名发文、出书为依托搭建理论宣传平台。

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党员干部关注的理论问题,抓住重大时间节点,以“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求是》杂志以及《学习时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理论研究和宣传文章,十八大以来共计发表文章300余篇,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评定优秀文章68篇,连续5年在全国各中心保持发文数量和优秀率双第一。其中,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系列文章在中央主要媒体集中刊发。例如2013年,在《学习时报》连续刊发“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11篇系列文章(见下表),《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对多篇文章进行摘登,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网站和微信平台均予以转发。

2015年,围绕“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重要论述”发表的系列文章得到《光明日报》的连续转载,包括《追本溯源、融会贯通——系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重要讲话和著述》《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当代中国的“劝学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加强学习的重要论述》等。
在研究中心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五本以中心名义编辑出版的系列理论书籍,这是近几年重要研究成果的汇聚。包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推出《需要理论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三个普遍关注的问题解读,2016年12月推出《十三个如何看待》。对近5年来的优秀理论宣传文章进行精选编排,2017年出版《中央党校好文章——思想引领篇》。汇总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2017年11月出版《新时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研究》。2018年3月,出版《中央党校知名专家学者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

(三)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为渠道拓展理论研究广度、深度。

充分发挥研究中心协调全校科研资源的优势,积极动员、组织协调、严格把关,深入推进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十八大以来,研究中心始终将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课题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研究中心名义申报的相关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数量稳步增长。特别是2016年,以研究中心名义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获批6项课题,立项数量在各申报单位中位居第一(见下表)。

同时,围绕主课主业,积极申报、承担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已组织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新时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研究》,正在组织推进《增强“四个意识”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以及《民主集中制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

(四)以理论研讨会为载体整合党校系统科研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中心紧跟理论创新发展形势,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10余次校内外研讨活动,以研讨来带动校内中青年科研骨干的研究热情,推动党校系统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在扩大研究成果影响力、推动研究继续深入的同时,也塑造了党校的论坛品牌。
2013年10月17日,中央党校科研部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学习贯彻“8· 19”讲话精神,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座谈会。
2014年1月19—20日,中央党校与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委在青海西宁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
2016年5月20日,中央党校科研部组织召开中央党校理论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2016年10月31日,召开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
2017年5月15日,举办纪念习近平总书记“5· 17”讲话发表一周年暨《需要理论且产生理论的时代》《十三个如何看待》两本书出版座谈会。
2017年6月2日,在甘肃兰州举行全国党校系统“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
2017年6月9日,中央党校科研部与《新华文摘》杂志社、中央党校报刊社联合举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成就理论研讨会。
2017年8月26日至27日,与山东省委党校共同举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一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理论研讨会。
2017年9月23日至24日,与云南省委党校共同举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二期)——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与经验理论研讨会。
2017年10月29日,联合河北省委党校举办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家论坛。

(五)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作进入新阶段。2018年1月15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这是理论发展的新平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研究阐释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努力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以课题为依托,整合全校科研力量,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理论渊源、时代特征、实践基础、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理论品格、科学体系、原创贡献、世界意义等问题,组织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总体性研究。同时还组织对一系列重大新论断比如历史使命、新时代、主要矛盾等进行研究阐释,组织对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性跟踪研究,组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分领域研究。尤其是分领域研究,课题组成员均为相关教学讲题竞标的教研人员,充分体现了科研教学的协同性。
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的,不仅有专家学者特别是各个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还有在校学习的学员,他们可以说是“流动研究员”。进修部还有学制三个月的省部级干部专题研修班,学制两个月的厅局级班也设有相应的研究专题,培训部更有一年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这些班次的学员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同样是中央党校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力量。实际上,由于中央党校的学员都是来自实践一线的高中级领导干部,他们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对总书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贡献感受更真切,因而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学员和教员,相互切磋、相互砥砺,构成了中央党校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合唱。
以论坛为品牌,打造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特色。2018年2月下旬,研究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合作,举办全国党校系统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理论研讨会,充分发挥中央党校的龙头作用,又推动了全国党校系统对总书记思想的教学研究和宣传阐释。4月10日,研究中心与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中央党校科研部共同举办第四期青年学者论坛,专题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这期论坛安排了青年教师代表以及学员发言,凸显了中央党校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6月3日至4日研究中心就与中央党校科研部、江苏省委党校和中共无锡市委联合举办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理论研讨会。这是党校系统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一次及时的具体的行动。
把握重大时间节点,及时发出中央党校的声音,在研究阐释总书记思想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是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向。积极组织全校研究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撰写并在中央主要媒体推出系列高质量理论文章。截至2018年6月中旬,以研究中心名义在四报一刊发文已近60篇,在全国十家研究中心中位居前列。这之中,校领导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各位老师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伟大思想理论因何伟大——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等重大节点时段推出的文章,一经发表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转载。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微信号:ccpsweb

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