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荣说
说旅游,说品牌,说策划,说古论今。 谈读书,谈生活,谈工作,谈天说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畅赏黑龙江  ·  开学不EMO!来黑龙江开启「收心之旅」 ... ·  19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对恒大罚款超40亿元,为“史上最大”罚单 ·  昨天  
新闻夜航  ·  飞机失事!已致2人死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噩耗传来!14岁失联男孩,遗体被找到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赏金超20万!黑龙江发布悬赏公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荣说

唐山:从单一到融合 重工业城市的柔性转型路径 | 工业旅游看唐山3

小荣说  · 公众号  ·  · 2017-11-22 16:18

正文

“煤炭兴城,钢铁强经,崛起冀东。看长街厦广、高楼栉比;南湖水碧、众侣情融。成山林茵,环河波漾,画舫轻舟荡浪中。今朝赞,忆三十六载,挥泪由衷。”

钢铁、煤矿、陶瓷等词汇早已扎根在人们对于唐山这座城市的记忆里,割舍不了,唐山的过往、现在与未来都与工业息息相关。在工业的基础上发现并挖掘唐山新的城市意义与特质是促进唐山城市转型的必要前提。本文将围绕“如何打造游客金色记忆”与“如何促进城市由硬性向柔性转型”两个角度,对唐山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留存“金色记忆”

从单一资产到多元景观

将粘土及各种天然矿物置于窑炉中,遇水时塑造,微干时雕刻,全干时磨炼,反复煅烧,着色、纹饰、印花,方成陶瓷……唐山陶瓷距今有600年的工业记忆,其中可挖掘的文化因素和情感故事太多太多。

当一件件陶瓷被赋予特别的故事或特殊的含义,有了故事的牵引,有了情感的涉及,陶瓷本身的价值就会被逐渐地累积。做这样一个假设,一边是被放置在橱窗里的精致陶瓷,一边是手工陶瓷制作体验,作为一个有购物欲的游客,你会选择带走哪一边的陶瓷?无论作何选择, 旅游究其本性是对于人性的迎合,而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的设计更多是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在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就需要情景打造和品牌塑造。

正如外国学者布雷特在其学术著作中提出,能使旅游者累积而形成“金色记忆”的所有微观体验都应该成为规划和管理框架的关键目标。而布雷特所指的“金色记忆”,即在服务接触、设施性质及其管理、氛围、照明、个人舒适与安全甚至于情感和情怀等方面给游客所带来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如何促使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且让游客在回忆过往的旅行时,内心依旧能够洋溢和挥洒出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加强游客的体验感、塑造游客的“金色记忆”呢?

美国零售业大师P.G托马斯将现代人类的消费行为划为两个大类:一类是理性消费,另一类是情感消费。 理性消费需要快速、便捷、实惠,而情感消费则需要打动人们的内心,而故事则是打动人心的关键。

不妨以从以单一的资产到多元的景观的转变的唐山陶瓷为例。作为唐山工业产品的代表之一,唐山陶瓷大可在讲述唐山工业故事上做文章。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可以说是注入了工业的灵魂,从而领悟文化创意的生命。透过常年影像记事、工业工作坊、实验工厂等增进消费端与生产端的联系,为唐山工业添上新衣,说出一则则动人的工业故事。让工业产品不再只是一件装饰品或日用品,而是唐山人生活故事的生动表达。

除了围绕唐山陶瓷构建故事,还可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唐山陶瓷现在与过去的直接联系。

从明嘉靖年间唐山第一家陶瓷作坊“陶成局”到1921年中国第一件卫生瓷瓢式洗脸盆等卫生瓷。从1998年10月举行的首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到2017年9月举行的第二十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唐山陶瓷的现在与过去紧密相连。

通过文字书写、影像记录的方式向游客传递唐山陶瓷时光变迁的印象和感悟,并通过包装设计、细节装点等形式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唐山陶瓷品牌个性,不仅能够促进唐山陶瓷创意发展,也能够积极带动陶瓷的生产者,赋予陶瓷新的内涵和意义,使陶瓷产品的品质有所提升,从而促进整个陶瓷产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 构建有趣、轻松、富有娱乐性的体验性活动也是帮助游客留存“金色记忆”很好的一种方式。 艺术大师进驻的陶瓷文化创意中心、风景秀美的陶瓷公园、展陈丰富的陶瓷博物馆和瓷都小镇等项目能够进一步拉近游客与陶瓷的距离;在陶瓷工艺坊、陶瓷制作工艺培训学堂等活动中亲身体验中熟悉陶瓷的制作工艺,了解陶瓷的文化背景;抑或将传统陶瓷艺术融入现代时尚,点缀艺术元素,将艺术融于旅游,融于文创,融于生活……陶瓷体验所带来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是唐山陶瓷价值的延续和再创造。

工业城市转型

从封闭工厂到开放旅游区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化工业城市。一直以来,唐山的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都是国家支柱型产业,唐山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钢铁工业作为唐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耐火材料和冶金机械等配套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在能源工业方面,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形成一定规模,拥有开滦集团等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在建材工业方面,唐山拥有冀东水泥集团、唐陶股份等大型企业,创出了“盾石”水泥,“惠达”、“红玫瑰”陶瓷等名牌优势产品。

丰富的工业资源塑造了唐山百年工业城市的辉煌,但资源的局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着可开采资源将越来越少。据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有近一半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严重的转型问题,资源型城市进入了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虹表示, 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改变原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把握转型机遇。

在唐山南湖公园,湖水、绿地、城市森林、花草组合成天然的生态景观,置身其中,如江南水乡,烟波如幻,任人遐想。然而,在改造前,这里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从以前封闭的废墟地到如今开放的旅游区,南湖公园见证了唐山从生产到生活、从资源型城市到休闲型城市的转型。

转型后如何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唐山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作为百年工业城市的唐山,工业遗产的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小到契约合同、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号、票证簿册等,大到工业作坊、车间、仓库、码头、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今时今日唐山所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是非常稀缺且宝贵的。此外,唐山的“工业景观”正在渐渐地凸显工业遗产的价值,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个体走向整体。

我们必须认识到, 旅游的繁荣必须与工业遗产的安全兼容,从而促进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角度说,旅游利用是工业遗产保护的方式之一。因此,人们无需“谈旅色变”,旅游人士寻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工业遗产需要科学保护,严格管理。珍贵的事物需要更多的人去感受,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其前提是,要不余遗力保护这份珍贵。

街巷中随意蹓跶,路灯下的小吃摊冒着热气,看着两旁旧公寓内透出的昏黄灯光,深感唐山这座城市浓厚的的生活气息。奇妙的是,在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日常里,唐山这座城工业风格强烈,却又完满的契合生活。

走进唐山,仿佛走进一个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里都坐着一个向你娓娓道来的唐山人:一间房是山河湖海的广阔,一间房是唐山方言的质朴和幽默,一间房是“非遗”文化的深远和流长,一间房是蜂蜜麻糖、棋子烧饼、迁西板栗等地方美食的香甜和美味,再加之一口轻松幽默的唐山话能瞬间让你放下陌生人之间的芥蒂,敞开心怀去亲近、去融入这座城市。深入唐山这座城,会逐渐的发现它的文化味道越来越浓,休闲的意味也越来越重,色调渐暖,韵味深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