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开工至今已过去整整十天,楼市动静不小。
抬头看天,无论高层会议还是货币政策,都在给房地产开绿灯;低头行路,从塔尖到刚改,都有样本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元宵过后,三个谜待解。
位于海宁路/河南北路的弘安里,是首个入市的风貌别墅。122套别墅分批登场,首期34套,均价24.3万/㎡,总价7000万至1.5亿。几乎全上海的房企以及豪宅圈,都在关注它的销售表现。
其实,弘安里是春节前取证的,没有集中公示,没有集中认购和摇号,走了一条特别通道。
春节后,交易中心网站显示已网签15套,但据说线下签约不止这个数。目前两个版本传得比较多:一种说是26套,也就是卖了约八成;还有一种说法是卖剩2套。
但无论哪个版本,似乎都不是开盘售罄。
弘安里蓄客期很长,作为首个入市的风貌别墅,被视为该类产品的试水。后续,不仅弘安里还有80多套,其他已经浮出水面的风貌别墅就有千套,包含潜在供应在内,数量就更多了。
总价动辄数千万,甚至一个多“小目标”的该类产品,是平衡上海城央旧改和风貌保护的创造性途径。走得通不通顺不顺?弘安里牛刀小试的结果,是第一个待解开的谜。
一个月前,我预测了一个结果:一味静默,成就不了五坊园(
☞
五坊园
)。前天,项目认购结束,认购率刚刚超过100%,肯定不会触发积分。
有朋友笑我:你还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也许人家从来就没想过要越线呢!
仔细研究五坊园这次的一房一价表,正如这位朋友所言,一个均价14.65万/㎡的城央项目,2楼的单价约13.1万/㎡,33楼次顶层的单价约15.8万/㎡,低区和高区的价差做得如此之小,是很有意思的。
预计一多半买家会用十四、五万的单价,心满意足地抱走中高层房源,剩下的一部分则可能会弃选。如此一来,大多数认购者满意,还成功避免了“日光”。
五坊园开盘会不会按这位朋友预计的脚本上演?这是第二个谜。
坦白说,我希望确实是人为操盘出结果,如果不是这样,城央项目如何激发更多的消费欲望,得重新思考了。
六百多万的总价,做出了一两千万豪宅的派头,这是我周末参观华润南大项目后的直观感受。
华润项目名为中环置地中心·润府,是今年宝山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丰翔路TOD地铁上盖,有办公、有万象商业、有水岸住宅。
从现场来看,华润以高端“润府”系来为该产品定位,确实不含糊。在百平米的3房2厅2卫里,奢石、奢板、双门冰箱、拼花地板等应有尽有,更厉害的是主卧270度拐角大飘窗,从建筑结构角度,这样做势必增加不少成本,但换来的是豪宅般的派头。
面子有了,里子也要,项目整盘联动价6.9万/㎡,首期住宅华润选择了低开,均价只做到6.6万/㎡。
用场面上的语言:这是难得的城市封面地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用真实的话说,新房市场竞争激烈,到拼刺刀的时候了。
即使这样,华润也将面临隔壁两个竞品项目的强力狙击。其中,中环·金茂府不仅把大宁成功的科技杀手锏都用上了,而且还宣称这次是升级版的金茂府3.0;去年10月保利海上瑧悦已抢先收割了一批买家,后续筹划一二手联动来锁住置换客源。并且,这两个项目的均价都是6.3万/㎡,比华润低了整整3000元每平米。
一个主力总价600万级,产品力和营销都卷的板块,像华润这般高标打造,究竟能收获怎样的销售结果?这是当下第三个谜。
龙年开工已十日,重要消息是不少的。
深化改革会议说,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楼市不错的名城要多供地,鼓励开发商多造好宅豪宅。
5年期以上LPR超预期地下降25个基点至3.95%,房贷基准利率来到30年以来的最低点。
但是纵使这样,依然有人看淡后市。
也许,千言万语都不如连拉三根阳线来得有说服力。事关塔尖、中产、刚需刚改三类住房消费,这三个谜很快就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