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三个人,和三段故事。
他们分别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出现,以各自的方式提醒了我的无知,并给了我一种前进的动力。
1. 是什么让你从此发奋?
因为爱上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啊!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男人,三下两下,就把我变成一个五岁的孩子。
一开始我是被吓到了,这人好像揣着神奇口袋,或者背过百科全书。开始我还小心维护着自尊,后来便彻底被他的谦逊打动,一五一十的把兜里揣着几斤糖豆都告诉了他,并且发动了一切女性魅力,使他成为了我的男朋友。
从此我有了家庭教师,和诸葛亮军师。
他的脑子里有数不清的路线图,都是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可是在他的邀请之下,一切都变了容易了起来。
我们看美国政治脱口秀,他给我解释每一处幽默的历史典故;我们打开科技片去宇宙遨游,从宇宙的起源聊到物理学的进化,畅想黑洞和虫洞的每一个细节;我们讨论他熟练掌握的四门语言,他通俗易懂的给我讲诺姆
·
乔姆斯基,聊语言学的迷人之处;我们打开时间线,从古生代讨论到白垩纪,又从罗斯福讲到欧盟条约。
他的情话:
"I love you bigger than a necklace made of
VY Canis Majoris strung together by a long wormhole."
我们也会执行一些正常恋爱行为,比如说吃点儿好吃的饭、看电影、旅行。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坐着聊天,就可以聊出深刻的爱意。
作为回馈,我把我的书一股脑地装进几个大行李箱,拖到了他家,我跪在地毯上给他讲我马尔克斯的奇幻故事,煞有其事的学作家夸张的比喻造现实的句子;我带他去听马勒、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在夜里的泰晤士河边讲了一晚上列夫托尔斯泰的童年;在我们分开的日子里,我给他寄去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和斯特兰德的诗。
可我觉得这些都还不够,我只想再努力一点,我开始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拼命学习和工作。
这段爱情好像一壶神奇的水,浇灌了过去所有一蹶不振的幼苗,并且使它们重新开始振作。
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我以前没考上清华大学,也许那时候我没爱上过优秀的男同学。
2.
是什么让你从此发奋?
因为遇到了一位全方面秒杀我的同龄人啊!
入行这么长时间了,我第一次因为拍摄而崩溃大哭,拍摄的对象叫
Margaret Zhang
,身份是一名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时尚博主,来自澳洲。
我一早就很欣赏她了,她的长相很有意思,头脑也很聪明。
作为这次拍摄的导演,她通过杂志告诉我,希望可以通过短片,展示她作为博主、摄影师、导演、作者的多重身份,形式上甚至可以是她自己采访自己,剧本可以由她本人来撰写。
我觉得合理,只是我需要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和中国观众的思维上,对她的剧本进行调整。双方满意后,我们再拍摄。
没想到剧本一拖再拖,我和杂志编辑急得不行。开拍前三天,
Margaret
把剧本递到我手上,三大页,密密麻麻的英文对话。
我们期待着黑色幽默的人物小品,
Margaret
给我们的一篇学术气十足的小论文,关于互联网的反思和未来人类职业多样化的讨论。
杂志编辑大呼不行,我心里也有数,星期六一大早便往办公室跑。我对照着她的剧本,改了一遍又一边,最后甚至是重新写了剧本。
在我发给编辑之前,却感觉一种巨大的慌张从脚底涌向大脑。
Margaret
剧本中许多精巧的设计都被我破坏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众化的幽默和人物脸谱。
我又把她能找到的所有采访都找出来看了一遍,她自信地谈钢琴的样子、她聊起自己如何玩转时尚博主,又同时取得悉尼大学法律学位、她对未来自动化趋势的看法,和职业多样性的需求。
她是工作狂,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又精通财经投资。
二十四岁的时候已经和所有大牌深度合作过,与好莱坞一线明星是朋友。是个不错的时尚摄影师,去年刚完成自己的首部短片,并在一个浪漫的沙滩上首映。
她说话的样子有一种天才少女的气场,并且带着坚定的知识分子的自信,如同她的剧本一样。
而面对不熟悉她的中国观众,她甚至不屑在她的剧本里直面秀出过往的光鲜履历,只是设计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自我对话。
让我犹豫的是,她也许是来自西方的
fine dining
,可这道菜过于抽象,不一定适应中国的胃。
作
为导演,我竟然也找不出最合适的协调方法。最后我决定在她剧本上做出少量修改,尊重她的真实。
这让我难受极了,这种行为几乎属于弃卷。那几天我辗转难眠,自尊心和自信都被碾压的粉碎。
而就在开拍的那个早晨,我接到了一条短信,
Margaret Zhang
因为身体情况前一夜突然被送进了医院,拍摄暂时延期。
虽然很担心她,但是那一瞬间我竟然感到了轻松。
不知为何,
这场并没有被完成的拍摄,在短时间内激发了我从未被唤醒的意识,见识到了别人的优秀,也在我心中种下了谦虚的种子,和前进的动力。
3. 是什么让你从此发奋?
因为我也在替妈妈完成她的梦想啊!
妈妈读书的时候比我优秀,在我数学还考大鸭蛋的时候,她一直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可是时代并没有对她好一点。
因为贫穷,妈妈最后把唯一的大学名额让给了舅舅,很早就开始赚钱养家。
可是我却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她总是美滋滋的生活,得意于任何一点小小的恩赐。
她没有特别幸福的童年,于是便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试图让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
她只会偶尔跟我诉说她的遗憾,她想成为舞蹈演员的梦想,以及多么希望我可以替她自由自在的活着。
去年她退休了,没有返聘、没有接着再工作,反而是孤身一人进入更年期,抑郁了一段时间。
我快乐的妈妈抑郁了,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可这好像是真的。
她开始频繁在家哭泣,控制不住的低落。
当了一辈子的快乐天使,心中积累的委屈一下子都还给了她。
我看见她开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看到她以各种方式不给我和爸爸找麻烦,独自一人抵抗抑郁的情绪。
有时候我开始想,作为子女,我好像总是埋怨着父母不理解我们,可是我们真的试着理解过他们么?
妈妈跟我说,她曾经在日记本上画过两条时间线,她的,和我的。然后发现,相较她而言,站在每一个时间点上,我都比她幸运太多。她曾经有那么那么多梦想,却没有任何机会得以实现。
我听的很难过,但我告诉她,关于梦想,现在都交给我了。
是什么让你从此开始发奋?因为爱上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因为遇到过令人各方面都敬佩的同辈,因为心里还怀揣着别人的梦想。
也是
因为我真的真的,从每一个细胞里都意识到,我想去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我想通过自制力和勤奋,把人生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你有试过“不做不成”的感觉么?你有试过“我真的很想要完成一件事”的决心么?如果有,也许你会开始不由自主的疯狂工作起来,寻找每一个时间的缝隙补给更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我并不觉得这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它至少它适用于我。
我看到了我的无知,从此不想麻木不仁的活着。
工作量变大以后,我又买了一台HP的商务本,随身带着,用于写文章,以及做一些琐碎的剪辑。
这台本子的型号是战66pro
,看到名字就让我热血沸腾,有种跟它一起与困难
一战到底
的感觉。
它具备高色域屏,这个显色对于创意产业的人来说很重要。
色域简单来说就是现实色彩的丰富度,色域越大也就意味着显示器可表现出的色彩越丰富,非常适合设计软件,或者剪辑软件较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