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自己当成别人”
“要把自己当成别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先讲一个概念——
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就是我们总是喜欢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是自己努力、聪明、拼搏的结果。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运气不好、队友是猪等等。
比如,和别人一起玩王者荣耀,如果这局输了,你就会说:
“靠,都是猪队友坑的。”
如果这局赢了,你则会想:
“还不是老子机智,推了这个塔……”
当工作得到老板认可时,你会想:
“像我这种认真工作的人,现在没有几个了。”
当同事得到老板认可时,你会想:
“靠,还不是因为会拍马屁……”
在亲密关系里也是这样,我们总是容易看到自己的付出,记得自己做过的事情,而常常忽略别人的辛勤劳动。
于是,一吵架我们就会说: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为我做了什么?”
“自始至终都是我一个人在付出,你就知道享受!”
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自我服务偏见”引发的。
“要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要努力克服自我服务偏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来审视自身,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
曾国藩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他一辈子都在坚持两件事。
第一件:每天坚持做“日课”。就是每天写日记,反思一天过错。
有一次,朋友陈源衮家添了小妾。曾国藩听闻此人貌美如花,便内心蠢动,遂上陈家一睹真容。
见到朋友美妾后,他口水滴答,说了很多挑逗的话。
当晚,他就在日记里反省:
“注视数次,大无礼。”
“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第二件:邀请“师友夹持”。就是邀请师友来“夹持”自己成长。
曾国藩将日记送给师友们阅读评点,请求大家指点自己言行的不当之处。
比如现存曾国藩日记上就有倭仁的批语。曾国藩看到倭仁批复后,常常感叹“安得此药石之言”。
正因为坚持“无我”,把自己当成别人,曾国藩才终成一代大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要把别人当成自己”
“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去慈悲。
讲两个大家烂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一人请一个瞎子朋友吃饭,吃过晚饭后,瞎子说:“很晚了,我得回去了。”
主人就点个灯笼,递给他。
瞎子一听灯笼就生气了:“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
主人说:“我给你灯笼,是怕别人撞到你。”
第二个故事:
牧人将猪从栏里抓了出去。猪大声号叫,拼命反抗。
绵羊和奶牛见状,不屑地说:“我们经常被抓出去,也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
猪回应道:“他抓你们,只是要毛和奶,但抓我,是要命啊!”
之所以讲这两个故事,就是想说人生在世,各有各生活,各有各处境。
每个人所处立场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情商特别高?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他善于换位思考。
情商高的关键不在于“话术”,而在于“理解”,拥有站在别人立场看问题的能力。
所以张爱玲说: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要把别人当成别人”
“把别人当成别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特重亲情和联结。
“一家人,要不分你我。”
“都是兄弟伙,客气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