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我,逼格与人格都健全的应崔·斯汀。
这次来,是想教大家
装。逼。
起因是这样的,前几天斯汀看到电影网站TSPDT发布了一个“
21世纪以来最受欢迎的100位导演
”榜单,TOP20如下:
“TSPDT”的全称是“They Shoot Pictures,Don't They? ”,是一个影迷向的电影网站,虽然评过不少榜单,但权威性有限。
话是这么说,但人家胜在有,逼,格。
那些常年被影迷甚至非影迷拿来装逼的导演,大多都在这TOP20里了,所以斯汀突发奇想,想给大家做一期
《大导演不完全装逼指南》
。
有了这份指南,就算没看过这些导演的大作,你也能在朋友圈好好装逼,和朋友好好聊天。
这是一条逼格飞升的分界线
No.20
/
格斯·范·桑特
这是位号称永远“非主流”的大神。
提到老范时,要表示拿下奥斯卡最佳电影的《米尔克》是他最不酷的作品,说说早期的作品有多看不起主流,比如《夜深沉,爱难吟》《大象》或者《我私人的爱达荷》,表示对现在为反抗而反抗的作品感到痛心。
另外要肯定老范作品对LGBT群体的推动作用,他作品里的同性恋者都是“勇敢说出爱”的代表。
No.19
/
大卫·芬奇
好莱坞“反权威”导演
(不拍大IP和商业大片)
,出了名的片场疯子,一个镜头反复拍几十条是常事。
但别总提《搏击俱乐部》有多神,会被翻白眼的。
说说芬奇大大早年拍MV的经历造就他不错的音乐审美,记得准备两个大牌例子,比如滚石的《Love is Strong》,MJ的《Who is it》,“娜姐”的《Vogue》,可以顺便表扬一下《社交网络》的配乐。
93年的MV就已经很大卫·芬奇feel了
再次提醒,大卫·芬奇跟大卫·林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正如波多野结衣和波多尔斯基也毫无关系。
No.18
/
佩德罗·阿莫多瓦
阿莫多瓦是“最能撩”的后现代主义导演,你可以大方承认最早看阿莫多瓦是抱着看小黄片的想法,不看都不知道原来这么神。
一句话,画面颜色有多浓,欲望就有多浓。
《捆着我,绑着我》
No.17
/
米歇尔·贡德里
能把这名字念出来,就成功装逼80%了。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贡德里是法国“超现实主义”导演,最大众的作品是《暖暖内含光》和勉强大众的《科学睡眠》。
所以在对方听到名字一脸懵逼时请抛出以下原话:
诶你不知道吗?就是《暖暖内含光》的导演啊。
《暖暖内含光》
当然你自己心里要清楚,其实他还是周杰伦进军好莱坞那部烂片《青蜂侠》的导演。
No.16
/
贝拉·塔尔
又一个抛出名字就赢了逼格的导演,这位是个“极简主义形而上学”的匈牙利导演。
塔尔的片子属于哲学体系,用长镜头和黑白画风思考社会思考生存。
装逼时可以抛出老头的文学三部曲:《撒旦探戈》《鲸鱼马戏团》《诅咒》。
No.15
/
克里斯托弗·诺兰
这是很多人的装逼首选,“非线性叙事”“结构主义”,概念词一个又一个……如果每个拿诺兰装逼的人都要给他一美元,这世界也没有比尔·盖茨什么事了。
斯汀建议大家不按套路装逼,把话题引到诺兰弟弟乔纳森·诺兰身上。
左边哥哥克里斯托弗,右边弟弟乔纳森
可以无比愤恨诺兰弟“挖坑不填”的不道德行为,比如挖了POI
(《疑犯追踪》)
的坑烂尾了又跑去捣鼓西部世界
(斯汀怨念脸)
。
No.14
/
宫崎骏
又一道送命题。
比起导演,宫崎骏已经进化成“不灭神话”了。
斯汀提供两个带跑关注的装逼方向:一是宫崎骏为何对神木隆之介的声音念念不忘;二是关于宫崎骏何时会真正退休的讨论。
《千与千寻》里汤婆婆的孙子小胖就是神木隆之介配的音
表示今敏更对自己胃口,但宫崎骏是永远的童年回忆,顺带提到《千与千寻》是不可复制的作品。还有千万不要拿宫崎骏和新海诚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
No.13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说起老爷子得用“全能”来形容。
当演员演个西部片帅到没朋友,当导演在92年自导自演《不可饶恕》,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不可饶恕》
记得提一下老爷子从政也很棒,人家86年还当选过卡梅尔市市长。
No.12
/
韦斯·安德森
“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审美、叙事都非常“私人订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