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要闻 | ... ·  5 天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主要领导会见庆阳市市长周继军 ·  4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会议 | ... ·  1 周前  
中国交建  ·  世界粮食日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与非洲伙伴在逐梦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同行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0-22 17:43

正文



基础设施是非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石。20世纪60年代,中水对外在几内亚以经济援助形式承建了非洲国家首批水电站之一——金康水电站;70年代,中国路桥承建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在一些西方人士认为不可能建设大型深水港的大西洋岸边,奇迹般建成了一座设计年吞吐量50万吨的深水港;同样在70年代,一公局集团承建了中国援卢旺达基鲁公路,在当时被誉为非洲第一路,优秀的工程质量深受赞誉……中交集团走进美丽的非洲热土已超过半个世纪。作为非洲市场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中交集团在非洲累计投资建设160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修建公路7000余公里、桥梁100余座、重点港口80余座、水利水电项目30余个。中交集团旗下的中国交建、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中水对外、振华重工等品牌几乎覆盖非洲大陆。肯尼亚蒙内和内马铁路、尼日利亚莱基港、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苏丹麦洛维大坝等项目成为所在国及区域地标性工程。

进入新时代,中交集团业务类型也不断多元化,在充分释放传统的大交通、大城市等业务产能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资源投入,拓展在环境水务、新能源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培育新兴业务竞争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彰显央企担当,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注入新动能。

携手非洲

共筑基建“第一”新蓝图

中交集团承建、一公局集团负责实施的埃塞俄比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亚的斯亚贝巴至阿达玛高速公路(简称“AA高速公路”)于2014年9月建成通车,是中交集团第一次在埃塞俄比亚采用中国规范进行自主设计和施工的高速公路项目。在喀麦隆,一公局集团承建该国第一条高速公路——雅温得至杜阿拉高速路项目一期工程,这条路是连接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与港口城市杜阿拉最便捷的快速通道,项目于2021年12月完工验收。

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为当地民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AA高速公路每日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途经的德不勒泽特市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鲜花生产基地,早上采摘的鲜花下午便可送到顾客手中。这条高速公路也极大地推动了德不勒泽特市旅游业的发展,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座城市中享受宁静与美景,欣赏壮丽的火山湖,体验独特的休闲时光。位于AA高速公路沿线的东方工业园,之前由于交通不便,园区只有17家企业入驻。自从AA高速公路通车后,该园区周边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入园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现在已是一席难求。

清晨,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科博·阿巴拉驾驶着车辆,悠然行驶在AA高速公路上。他的家坐落在阿达玛市,而事业的重心则位于繁华的亚的斯,在那里他经营着两家规模颇大的机械配件制造厂。自从AA高速公路竣工通车以来,他的日常通勤时间大大缩短,由2小时缩短至40分钟,让他得以专注于工作,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家庭生活。

面向浩瀚的大西洋,背靠广袤的非洲大陆,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已日渐成为该国新的“国家门户”。中国港湾承建的莱基深水港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也是最大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120万个标准集装箱,2023年1月正式开港运营。作为西非重要的转运枢纽,莱基深水港不仅有助于弥补尼日利亚的基础设施赤字,也大大缩短了西非地区的货物运输时间,给尼日利亚及其周边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估计,该项目给尼日利亚带来的投资回报将达成本的200倍之多。莱基港为当地创造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并使劳动者在职业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受益。尼日利亚专家表示,莱基深水港改变了尼日利亚的命运,使其走上了成为西非贸易和运输枢纽的道路,提高了其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潜力。

2024年7月31日,中国路桥承建的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已经平稳运营两周年。作为肯尼亚第一条公私合营模式开发的收费公路,也是非洲里程最长的快速路,内罗毕快速路将市区到机场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工作日平均车流量超7万辆,单日最高车流量突破7.8万辆,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我以前需要早上4、5点钟起床,才能在7点左右到达内罗毕。现在只需要15至20分钟就能到达目的地。”当地居民约瑟夫说,“这条路是我们的福音。”

技术赋能

共享“中国标准”新机遇

中交集团在非洲的项目中广泛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促进了中国标准和技术在非洲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促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中交集团承建,一公局集团负责实施的埃塞航空公司宝丽国际机场一期项目,自2015年以来,十年如一日,为埃塞机场基建设施升级打造和服务品质全位提升贡献着中国方案。

宝丽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中国元素:标牌上的中文指引,如同温暖的纽带,连接着两国文化;机电设备则展示着中国品牌的实力,幕墙与钢结构的安装,更是中国技术与材料完美结合的典范。更令人赞叹的是,机场内的广告牌壁画,选用的是中国员工原创的摄影作品,它们不仅生动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更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抹亮眼的中国色彩。在飞机维修机库的建设上,中交集团首次将“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前沿的5G组网控制技术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飞机库钢结构网架“大跨度、大纵深、大架构”的精准提升,彰显了中国方案的卓越与创新。机场年客流量从原先的640万人次激增至3000万人次。中国方案充分赢得了埃航公司的深度认可与高度信赖,他们由衷地称赞中交集团为其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已经安全运营了7年。蒙内铁路作为肯尼亚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标杆项目。中交集团来到肯尼亚,不仅把铁路留在了那里,也把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带给了肯尼亚人民。肯尼亚蒙内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建造。

蒙内铁路的高级技术员穆萨说:“我刚来蒙内铁路的时候,并不了解铁路的维护与运营知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友善且专业的中国师傅。他们是我们的引路人,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给我们。设备检查,看似简单,实则承载着确保火车安全运行的重大责任。我的中国师傅告诫我:细节之处见真章,一丝疏忽都可能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这句话,一直镌刻在穆萨的心中,时刻提醒着他。

内马铁路(一期)是蒙内铁路向肯尼亚内地的延伸,同样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建造。内马铁路连接了蒙内铁路与乌干达境内铁路,通车运营5年来,在改善肯尼亚北部地区交通状况的同时,极大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促进了东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内马铁路穿越被誉为“地球伤疤”的东非大裂谷,在项目建设中的控制性工程恩贡隧道存在大量的断裂带,裂缝最大达1米,每小时涌出的裂隙水可达1400立方米。项目提前预报、定期疏导和超前加固措施结合,做好了隧道内的“治水”工作,让铁路隧道顺利穿过断裂带。

非洲的孔库雷河流域,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蜿蜒曲折的河流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广袤的大地上舞动。这条河流见证了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和苏阿皮蒂水电站的建设,这两座水电站均由中水对外承建,总装机达69万千瓦,占该国总装机的50%以上,发电量约占该国总发电量的80%,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电源点。两个项目还荣获中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典范和中国建造的卓越标杆。其中,苏阿皮蒂水电站是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坝体最高、库容最大、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于2021年6月完工投产,特许经营期25年。苏阿皮蒂水电站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水对外整合设计、制造、监理、施工和运行等中国水电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中国的技术、装备、标准和规范落地,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取得同步生产两种辉绿岩砂的制砂系统、新型矩形廊道结构、汽车轮胎的冲洗装置等专利。电站的建成投产解决了几内亚电力短缺问题,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效缓解了凯乐塔水电站雨季、旱季发电不均衡的情况,获得几内亚政府和民众的一致认可,成为又一座点亮西非的“灯塔”。

中国路桥承建的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于2018年11月10日正式通车,被誉为马普托湾上的“百年工程”。大桥全长3071米,主桥680米,横跨马普托湾,为目前非洲最大跨悬索桥,项目融合中国标准、欧洲标准及南非标准,系统形成了涵盖设计、施工、材料、制造、验收的莫桑比克大桥建设标准体系,填补了当地大桥建造标准体系的空白;建立了地域性材料用于大桥混凝土工程的技术指标体系,解决了地材质量不合格的难题;建立了资源匮乏地区钢桥面铺装技术体系,解决了非洲地区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匮乏的问题;打造了非洲最南端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大程度保护了莫桑比克湾的海洋生态环境和项目沿线的生态原貌

人才共育

共谱“授人以渔”新篇章

2022年11月,中交乌干达分公司与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签署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学生就业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同时,为了更广泛地促进中非教育合作,中交集团与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留学北理”乌干达工作站的签约揭牌仪式。该工作站通过深化企校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友谊合作贡献更多力量,着力提升属地外籍员工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化、属地化经营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4月,中交乌干达分公司成功举办了属地中端人才培训暨“海鸥人才培养工程”,为当地员工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与发展机会。乌干达青年约翰(中文名:江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通过“海鸥计划”,他从一名基层制图员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道路设计工程师。在培训会上,他深情地说:“我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中交集团的培养。自2018年加入中交集团以来,我不仅掌握了专业理论和技能,还有机会学习汉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要将所学知识和经验,用于促进乌干达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人才培养与合作已成为推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尤其在中非合作的广阔舞台上,这一作用愈发凸显。中交集团作为中非友谊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积极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不仅与当地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紧密携手,还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深化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共同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7月27日,二公局坦桑尼亚分公司在当地的宝宝中学举办“万名工程师进课堂,企校共筑强国梦”活动。来自坦桑尼亚分公司的中国工程师们通过生动的现场讲解和精心挑选的视频资料,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工程知识科普课。

课堂上,分公司工程部部长孟朝以自身的海外工作经历为蓝本,将项目建设技术化作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测量工程师宋宇用生动的语言,详细介绍了项目中使用的各类测量仪器,为师生们揭开了测量工作的神秘面纱……当教室里的幕布再次亮起,一幅幅中交集团在全球各地留下辉煌足迹的项目图片映入眼帘,从繁华都市中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到偏远山区蜿蜒伸展的交通要道,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中国工程师的心血与汗水。

在提问环节中,学生们精神饱满、劲头高涨,每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男生的问题透露出他们对工程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而女生则把一张张写着问题的纸条传递到老师的手中,承载着她们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

学校副校长阿方斯·卡米萨说:“这次活动不仅包含了工程科普知识,还有不少建设故事,不仅加深了中坦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为我们的学生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国、学习科技、拓宽视野的宝贵平台。”

绿色前行

共筑“绿色发展”新未来

中国路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市建成了非洲第一条纯电动快速公交系统,全长18.3公里,共有23个停靠车站、3个换乘枢纽、4条运营服务线路,采用欧洲标准设计和建造,车站和维保基地设置有中国制造的光伏系统。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达喀尔市交通拥堵的现状,也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对非洲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中交集团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凭借中国智慧、技术与方案,不断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开启了绿色前行的新篇章。

在埃塞俄比亚,一公局集团承建的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是中国政府援建的市政园林类项目,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中绿色发展行动的具体举措。作为中埃塞建交50周年献礼工程,是非洲功能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广场之一。在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低碳的先进技术带给当地,采用了无害化低影响石方爆破技术,避免了高噪声、高扬尘及高振动等影响。同时,聘请中国园林绿化专家将中国温室培育技术和树木移植标准引入埃塞俄比亚,实现了大型珍贵苗木的全冠移植,成活率达到100%。

一公局集团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所建的人工湖采用了中国先进的风积沙防渗毯进行湖底封闭,有效解决了人工湖渗漏水问题,并有利于微生态环境的形成。如今,岸边水草丰美,湖内鱼类成群,在干燥旱季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的休憩之所。同时,一公局集团还新建了一座半地下结构一站式污水处理厂。原先的“天然垃圾场”变成了现在上千种野生动物栖息地,成为埃塞亚的斯亚贝巴的网红点和打卡地。这一绿色发展项目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绿色效益,还为埃塞俄比亚带来了超过2%的旅游人数增长,间接带动了当地苗木公司、石料公司等的发展。

在几内亚湾的黄金海岸,中国港湾承建的加纳特码新集装箱码头项目的筑梦者谱写了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故事。温暖的黎明时分,刚刚出生的小海龟宝宝在细软的沙子上努力向大海进发,却被强劲的海浪推回沙滩,一双温暖而厚实的手掌轻轻托起了它,那是加纳特马新集装箱码头项目部的“护龟队”队长阿门亚布。

自2016年11月项目启动以来,阿门亚布与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保护在施工区域内的海龟,这里是海龟在西非重要的繁殖基地,全球7类海龟中有5种曾被发现在这里交配产卵。在工地的海滩上,他们发现了海龟活动的痕迹,但也目睹了偷猎者对海龟蛋的侵害。意识到保护海龟的责任,项目部与当地海龟保育组织紧密合作,成立了专业的“护龟队”,并在安全的海滩上建立了“海龟孵化保护基地”,以保障海龟的繁殖环境。

在护龟队的细心保护下,小海龟的孵化和存活率显著提高。“孕育中心”累计收集21684枚海龟蛋,成功孵化并放生海龟17087只,孵化率高达80%以上。项目建设团队不仅在工程施工中与自然和谐共处,更在国际舞台上践行中国企业的担当,为捍卫全球生物多样性而努力,携手共创绿色未来。

由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喀麦隆杜阿拉垃圾场项目是杜阿拉市首次建设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该项目位于喀麦隆的经济首都杜阿拉市。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城市环境治理一直是杜阿拉市的难点和薄弱环节。4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直没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厕所问题”一直以家庭或建筑物为个体单独处理,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该项目是在杜阿拉近郊建设一座复合现代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污水处理场。由接收池、沉淀池、干化床、堆肥区、潟湖、管网组成,日处理生活污水300立方米。经过沉淀、过滤、堆肥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将过滤后的污水经过潟湖的厌氧和兼氧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项目团队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引入了国内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使污水处理技术更加先进,质量更加可靠、工程使用寿命更长。

展望未来,中交集团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六个现代化”和“十大伙伴行动”,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非洲各国携手并进,继续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互鉴,推动绿色发展与合作共赢,为中非友谊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共同书写新时代中非合作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


交通建设报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建设“船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