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读的主人公是狄更斯。说到狄更斯,你可能不太了解。
但我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至今畅销,更被大量改编拍摄为电影和电视剧,他的15本小说中的每一部都已经至少被拍摄两次。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这样说过:“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狄更斯在19世纪小说家中无人能比。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
然而,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毛姆并未提及他对穷人、被压迫人群的帮助和同情,而只是尽可能地探讨他的私人生活。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在你对他的私人生活感到好奇时,你才会对他向你推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感兴趣。
因此,在今天的共读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狄更斯的私生活,八卦一下他的情感故事。一起来看《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的第64-91页。
在共读之前,你不妨思考下以下问题:
1、喜欢上妻子的妹妹的人,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渣男?
2、《大卫·科波菲尔》为什么能畅销至今?
20岁的狄更斯是一名速记员,以“又快又好记的速记员”而闻名。这期间,他爱上了一个偏偏多情却又举止轻浮的姑娘——玛利亚。
他们的关系一度变得很亲密,她却没有把这段交往当一回事。她只是喜欢被人恭维的感觉,喜欢有个情人陪着她嬉戏,压根儿没想过要嫁给贫穷的狄更斯。
因此,没过两年,他们的感情就结束了。两人还正式退还了彼此的礼物。
狄更斯十分悲伤,因为他是真爱着玛利亚的。
后来他自己曾这样形容这份爱,即“在这个世上,没有女人也少有男人能够理解,他心中的这种爱究竟有多深。”
24岁,在连载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发表第一篇内容的前几天,狄更斯和凯特·霍格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的岳父是和他曾一起在报社共事过的同僚,大女儿则是当时唯一达到结婚年级的姑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嫁给狄更斯的是她,而不是她的哪一个妹妹。
为什么要突然提及她的妹妹?因为在狄更斯往后的岁月里,凯特的两个妹妹都在狄更斯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短暂的蜜月后,凯特的妹妹——16岁的玛丽来与他们同住。活泼可爱的玛丽让狄更斯渐渐萌生了爱意,尤其当凯特因怀孕而不在他身边时,他更是整日和玛丽待在一起。
5月的某个夜晚,狄更斯领着凯特和玛丽一起去看戏剧。戏剧很精彩,回家的路上三个人的兴头都很高。
没想到玛丽却忽然病倒。虽然医生来得很快,但几小时内她就不治身亡了。狄更斯取下玛丽手上的一枚戒指,戴在自己的手指上。
从那之后,直到去世,他一直戴着这枚戒指。玛丽的死让他伤心欲绝,他甚至打算死后就藏在玛丽身边。
如果说狄更斯是花心的,蜜月过后不久便喜欢上了自己妻妹。甚至将这份爱随身携带了一生,从这一方面来看,狄更斯又是痴情的。不然,怎会将一个戒指戴一辈子呢?
甚至,在6年后,当他遇上了与玛丽十分相像,凯特的另一个妹妹——乔治娜的时候,他在乔治娜身上看到了玛丽的影子,他感觉时光似乎在倒流,便更加觉得过去与现在是难以分割开来的。
在同一时期,乔治娜在狄更斯家中取代了玛丽曾经的位置。
狄更斯越发离不开她了。乔治娜还担当着他的秘书角色,还经常代替凯特主持家宴、招待客人。有人推测,凯特对此一定会心生不满,但事实上凯特从未流露过任何不满的情绪。
事实上,凯特似乎从没真正爱过狄更斯。凯特嫁给他,也是因为女人总要嫁人,或者是因为她作为八个女儿中最年长的一个,父母就将第一个求婚者安排给了她。
她善良、文雅、娇弱,却没有与丈夫显赫地位相匹配的修养和才能。甚至到后来,凯特开始醺酒,成为一个酒鬼,连家务和孩子都无法照顾。家庭的大小事务,都由乔治娜打理着。
我在想,如果从开始,嫁给狄更斯的不是凯特,而是她的妹妹玛丽,或者是乔安娜,是不是狄更斯的笔下人物便会有另外一番模样。狄更斯的家庭会不会成为人人称道的模范家庭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可我想大概不会吧,不然他也不会在45岁时,还爱上了年仅18岁的爱伦·泰尔兰。
关于狄更斯的情史,说这么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毛姆所说:
“只有当你对他的私人生活感到好奇时,你才会对我向你推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感兴趣。”
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它是一部个人传记。不过,狄更斯写的毕竟不是自传,而是小说。
纵然小说中有许多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借鉴的素材,但也仅仅是借鉴而已,剩下的全部都来自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每一个都生动、丰满、具有个性。他们纵然不十分真实,但贵在富有生气。
故事里的人在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他们只不过是狄更斯丰富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奇异产物。然而,他们都被塑造得如此生动、协调、逼真,让你无法不相信他们的存在。
你一旦认识了他们,便再也忘不掉了。用毛姆的话说就是“你绝对不会感到失望”。
共读到最后,你认识了狄更斯的妻子和情妇们,也了解了《大卫·科波菲尔》,可我还想再了解一下狄更斯本人。
是,他爱过许多人,可他绝对不是个烂人。
他坦率、慷慨、大方,且不管遇到什么麻烦,总能逢凶化吉,在他及妻子的家中,竟然有了这样一种习惯,那就是没什么出息的人总会找到他要求资助,还要他帮着谋取职位。
作为作家,狄更斯是十分勤奋的
。
往往一部作品尚未完成,第二部作品就已动工。甚至有时同时开工两部作品,这样的特殊天赋是大多数小说家所不曾拥有的。
他还有着充沛的精力,除了写作,他还创办并经营三份周刊,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其他爱好中去。
他可以轻轻松松一天步行二十英里;他骑马、跳舞,喜欢各种各样的玩乐;他到业余剧团演戏,还变魔术给孩子们看;
他的相貌眼神,过人的才华,充沛的经历还有爽朗的笑声,总归是富有魅力的。许多人恭维他、奉承他,但他从未因此而飘飘然。
然而短短数千字无法说完这大文豪的一生,也无法向你描述《大卫·科波菲尔》有多伟大,但如果这篇文章有让你想去《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看一看毛姆笔下的狄更斯,亦或是提起去读一读《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巨作的兴趣,那便是很成功了。
相信我,就如毛姆所说,他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