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告17年中报。17H1,公司实现收入32.14亿元(+6.44%),归母净利润7.81亿元(+11.69%),扣非后归母净利7.8亿元(+13.11%),基本EPS 0.55元(-9.84%),加权ROE 6.93%(-0.08 pct)。
评论:
1、加快枢纽建设,国际和中转旅客高速增长
上半年,白云机场完成飞机起降22.6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191.9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4.0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5%、10.7%和8.8%。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枢纽建设,新增国际航线13条,新增国际通航点5个,国内通航点达到133个,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到86个。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763.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5%;中转旅客423.6万人次,同比增长28.3%。
2、机场收费调整影响偏中性,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2017年4月1日,民航局正式施行《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公司正式升级一类一级机场,虽然收费标准变化不大,但政治地位显著提升。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2.14亿元(+6.44%),成本19.45亿元(5.48%),毛利12.68亿元(+7.94%),毛利率39.5%(+0.5pct)。三项费用2.21亿元(-8.4%),营业利润10.5亿元(+12.77%),归母净利7.81亿元(+11.69%)。
分部报告看,母公司实现收入25.33亿元(8.4%),成本14.71亿元(+8.4%),归母净利6.75亿元(+10%);广告公司实现收入1.82亿元(-1.7%),成本0.65亿元(-4.5%),净利润0.97亿元(+6.8%)。
3、跑道产能充裕,容量具备上调空间
2017年7月,白云机场暑运高峰小时架次正式开始执行71架次(之前为69),为17年旅客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白云机场航班准点率居一线枢纽机场之首,加上跑道技术优化与升级,18年T2航站楼启用后,高峰小时容量有望再次提升。
4、投资策略
:
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4、0.77、0.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8.5X、17.9X和14.8X。白云机场定位为国际枢纽,旅客流量奠定长期价值,市场化(机场收费改革、免税和商业租赁招标、广告招标和户外广告放开)引爆短期价值,实现美式“跑道”向欧式“商业城”的估值切换。T2投产和公司治理改善,相对上海机场折价逐步收敛,中期看450亿市值空间,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