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深耕连接器行业二十余载,持续突破国际知名客户
鼎通科技是国内连接器组件专业供应商,深耕连接器行业。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20年12月登陆科创板上市。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专注于高速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产品研发、精密零件加工、模具制造、精密冲压和注塑成型技术。
公司的核心产品为连接器组件,其中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同时也生产模具产品,其中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凭借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公司在汽车连接器、高速通讯连接器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公司与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哈尔巴克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并连续多年成为安费诺、中航光电的战略供应商和莫仕的优秀级供应商。
具体来看,
公司连接器组件是指装配连接器模组的零部件,
或在连接器产品中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单元的一组元件。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
通信连接器方面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精密结构件和壳体(CAGE)等,主要为安费诺、莫仕和中航光电等客户提供高速背板连接器和I/O连接器组件。其中背板连接器主要用于背板和单板之间提供可靠的信号连接和转换,I/O连接器主要用于单板与外部端口的信号传输。
公司生产的通讯连接器组件经客户集成其他功能件后形成通讯连接器模组,并最终配套供应华为、中兴通讯、爱立信、烽火、浪潮、思科、腾讯、阿里巴巴、三星、日立、锐捷、诺基亚、亚马逊等通讯设备生产商,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交换机等数据存储和交换设备。
汽车连接器方面
,公司汽车连接器组件主要应用于家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是汽车电子类产品知名提供商哈尔巴克、莫仕和泰科电子的供应商,产品最终应用于大众、宝马、福特、吉利、北汽、奇瑞等国内外汽车品牌。
公司模具产品主要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
精密模具的设计和开发是通讯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生产的关键环节,公司根据客户的连接器产品方案设计和开发精密模具,用于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的批量生产。公司一直以来专注于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精密模具的设计和开发,目前公司已成功掌握了包括精密切削加工、高精密研磨成型、镶件头部研磨圆形成型和EDM镜面加工等多项精密模具加工技术。
模具零件是模具行业专有的用于冲压模具、注塑模具或自动化设备上的金属配件的总称。公司具备高精密度模具零件的设计开发和加工能力,主要面向安波福、中航光电等知名连接器厂商供应精密模具零件。
1.2. 股权集中度高,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根据公司2024年一季度报告,王成海及罗宏霞夫妇通过鼎宏骏盛,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总股本49.04%,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整体股权结构集中。
精密制造能力优势打下基础。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多为早期加入鼎通,伴随公司从创立到发展壮大,团队人员稳定,且大多长期从事模具设计及精密制造等生产技术领域,经验丰富。
公司布局积极拓宽海外市场
。东莞骏微电子和河南鼎润科技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布局,拓宽海外市场业务,公司在马来西亚设立全资子公司,对现有客户进行横向布局纵向整合并开发更多海外新客户群体;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摩擦,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海外市场业务的影响。
1.3.
营收增速重回暖,期待行业复苏拉动业绩增长
营收恢复增长,期待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公司18-22年持续维持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23年由于行业压力以及整体通信市场疲软影响。其中:
2020年5G步入商业化阶段,国家持续推动新基建建设,以及政府为扶持国内电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连接器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公司作为通讯连接器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外部空间,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其中通讯连接器壳体CAGE产销量大幅提升。根据公司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47.74%;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54.02%。
2023 年上半年,受全球宏观经济低迷及通信市场疲软的影响,公司通讯连接器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终端客户的需求低于预期,在业务需求疲软和消耗往期库存的双重影响下,壳体(cage)类产品需求出现明显下滑,精密结构件的需求相对保持稳定。而自 2023 年三季度末开始,市场形势逐渐好转,通讯连接器产品需求逐渐开始回暖,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呈现出环比增长的态势。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重新恢复增长,实现收入1.94亿元(yoy +19.73%),但利润端仍然出现同比下滑45.11%。我们期待随着行业复苏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管理改善有望带动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从营收结构看
,
通讯连接器组件为核心业务,汽车连接器组件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通讯连接器组件业务2023年收入占比下降至50.97%,主要是23年上半年终端客户的需求低于预期,壳体(cage)类产品需求出现明显下滑。汽车连接器组件业务占比提升至31.16%,公司经过长期努力,成功覆盖了多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如比亚迪、中国一汽、同驭汽车等。广泛的客户基础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业务来源和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