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蓝晶实验室,中国合成生物学创业先锋平台。学科前沿资讯、产业焦点评论、青年观点荟萃、创业点滴记录。合成资讯,合成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黄晓明现身福州! ·  昨天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蓝晶实验室】精彩回顾——基因骇客冬令营深国交专场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 公众号  ·  · 2018-01-30 21:05

正文

几天前,深圳蓝晶实验室举办了一期冬令营专场活动,10名来自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同学齐聚清华信息港,从设计和构建自己的发光细菌开始,踏上了一场基因骇客修炼之旅。

冬令营内容介绍

想体验一把造物主的乐趣?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细菌萌宠?这个冬天,基因骇客冬令营手把手教你实现愿望!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从零开始学习如何编辑DNA——这个生命的核心代码;学习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微生物的性状,最终创造一株属于你自己的发光大肠杆菌!

本课程中,同学们将学习基因工程的整套技术流程,从微生物中提取和扩增不同的DNA分子,并按照特定规则将它们重新组合,构建出有独特功能的基因电路。最终我们利用这些基因电路,创造出五颜六色的发光大肠杆菌,并用它作为颜料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艺术作品。在营地里,同学们还将从零开始学习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基础,学习基因的运作规律和中心法则等相关知识,修炼成为一名初级基因骇客。

在这短短四天的活动中,

同学们留下了许多精彩有趣的瞬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多图预警,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


1

2

0


开营当天(20日)上午,

小伙伴们在蓝晶实验室集结完毕。

进入课堂,

首次进入实验室的“萌新”们

该从什么学起呢?


当然是:

怎样在实验室里活下来!



实验室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虽然我们处在P1安全等级的实验教室

(最低防护要求, 一般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但安全的实验习惯从最开始就要养成,

实验室的各项规则都要小心注意哦。

接下来,

老师带领大家 参观实验室的仪器

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



随后,

同学们自己练习移液器的使用。

原来生物实验取用试剂的单位是“微升”,

要知道10微升就只有半滴水那么大,

那1微升该有多小呢?


比芝麻粒还小的一点液体,你真的加进去了吗?


接下来,

我们如何进入DNA的世界,

获取到所需的材料呢?、

在经过DNA复制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后,

同学们开始进行第一个实验:

聚合酶链式反应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简称PCR),

扩增荧光DNA~



如何看到扩增后的DNA呢?

这就要进行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了,

在凝胶里泳动的DNA会按照自己的大小排排坐,

加上特制的安全染料,

就可以看到DNA啦~



还在愁如何暗中观察DNA?

小蓝灯一照,

DNA就开始发光了。

赶快把凝胶切下来,

接下来就要 回收 这段 DNA

并把它 提纯


一天的课程下来,

同学们都很辛苦啊。

围坐在蓝晶实验室温暖的休息区,

吃上几份披萨,

想想也是幸福。

可你们怎么穿实验服跑出实验室了?

实验室安全规则都忘啦,

赶紧脱下来!



1

2

1


第二天(21日),

同学们拿到了自己的DNA浓度值。

不知为何有一种公布考试成绩的感觉,

有点小激动呢。

接下来就要把DNA拼接在一起了。

咦, Gibson组装 这是啥技术?

好像还跟合成生物学界最受争议的大佬Venter有关?

赶紧来学习一下相关背景。



DNA拼起来以后,

还要把它送入到微生物体内,

并让它在培养皿上生长。

这里的手艺可非常关键,

需要小心翼翼的处理半死不活的感受态细胞,

需要避免环境微生物污染,

需要把细菌均匀涂布。


看得出来,大家的实验技能也越来越熟练啦!


1

2

7


营地第三天(27日),

阔别一周的小伙伴们重新回到实验室。

感觉同学们经过几天的合作实验,

相互之间已经很熟悉了。

让我们赶紧来看一看构建的荧光细菌长的怎么样了?


哇,你的颜色好Fancy !

你的颜色更Fancy呀!


到底有多么的Fancy呢?

先卖个关子,更多精彩等你自己体验~


拿到彩色细菌后,

总感觉实验室里开始充斥着一股艺术气息,

仿佛同学们的“艺术细胞”也增殖了起来。

虽然说同学们也体验了一些有趣的仪器——

例如分析天平称量试剂,制作凝胶



或者是使用酶标仪测量DNA浓度



但是亲手制作了这么多种类荧光的细菌,

怎么都想要来创作自己的艺(tu)术(ya)作品啦!

这是一种会“生长”的画作,

不知道用细菌作为颜料,

在培养皿上生长出来的画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比如这个样子的作品,最近很火的网红小青蛙:



或者是这个样子的作品,

据说是一位校园内的风云人物?



在培养皿上勾勒出轮廓后,

用五彩细菌在平板上尽情涂鸦 吧!



艺术时间告一段落,

我们又把焦点放在了人文社科领域。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创造“人造生命”的学科,

该学科的进步也一直刷新着人类的世界观,

挑战着人们

对于“创造生命”这件事的伦理认知。

因此,

生命伦理学的概念和知识普及

就变得尤为重要。

晚饭后,

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游戏,

大家分别扮演了“政府官员”、

“科研人员”和 “记者”,

就“是否应该支持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同学们各抒己见,

分析了这事件带来的隐患,

也提出了对未来的期待。

站在社会中不同角色的立场,

思考牵涉到人类未来命运的抉择

同学们的思维碰撞真的非常精彩呢。


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