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甲
成甲,罗辑思维“得到”APP《成甲说书》节目作者;罗振宇、脱不花、万维钢、李笑来联袂推荐的最具实操性的学习方法专著《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诺基亚又出新机,模块化设计太骚了 ·  22 小时前  
EETOP  ·  雷达猫咪探测器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兄弟DCP-L1848W激光一体机评测:更安 ... ·  昨天  
EETOP  ·  明天不要错过!Synopsys 科技日 ... ·  2 天前  
EETOP  ·  芯片课程 双11优惠最后一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成甲

这一次,向终身学习者致敬——我所了解的「得到」和知识付费

成甲  · 公众号  ·  · 2017-05-18 12:05

正文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一转眼,我在「得到」开设说书节目已经1年多了,陆陆续续也和大家聊了大几十本书。


这一年里,一边创业,一边说书,经过反复打磨,基本实现了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每周和大家解读一本书。得益于「得到」APP用户的支持,我获得了很多人的鼓励和积极反馈;同时,也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不同的声音是好事,人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再审视自己。不过,在我听到的各种观点中,有两个观点很有意思:


(1) 书要自己读原版,听人说书就像嚼别人嚼过的口香糖,有什么用?


(2)「得到」这种碎片化学习就是一个伪命题,知识必须是成体系、有深度才可以。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这两个问题的。对于我,这个一直研究如何学习的人而言,我觉得可以单独从学习的角度上,聊一聊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1)书要自己读原版,听人说书就像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有什么用?


“读书要读原版”这个观点,总体上我是认同的,否则我就不会一年买几百本纸质版书了。


不过,这个命题成立,与听别人解读书是否有用,是两码事。这就好比你说:人活着要吃饭,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不代表吃水果或者喝汤,甚至一段时间的节食就是错的。


这个观点里,最能迷惑人的是:读别人解读的书,就像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乍一听,这个观点有道理。可是,按照这个逻辑:上学时你听老师讲课,是不是嚼他的口香糖?你学习领导给你传授的工作经验,是不是嚼他的口香糖?难道,老师教的、领导传授的知识,就没用吗?


显然不是。


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二手知识的价值。


此前,「得到」对说书人有一个要求,不是要“讲述”知识,而是“转述”。比起讲述,转述会更有场景感、代入感,也更能让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


这是由人们使用音频知识产品的场景特点决定的——我们在等公交时,在地铁上,或者在打扫家务时听音频,需要的就是这种面对面聊天的感觉。


诚然,转述人受到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方式的影响,在转述时必然会通过筛选信息,强化或弱化某些观点,这会与原版一手知识有所出入。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转述说书”有这个特点(还未必一定是坏事),就否定他的价值。

 

事实上,作为一个通过「得到」学习知识的用户,我甚至可以列出一个使用“每天听本书”这一产品的方法清单,比如:


🔹 1、「得到」从来没有说过你只需要听书就可以了,不用读原版书。听人解读书和自己读原版书,是两种学习方法,他们应该同时存在,互相促进。


🔹 2、听书能够成为辅助我们读原版书的好工具。我会将听书的内容与读过的相关书籍观点进行对比,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前几天“每天听本书”年卡会员里VIP赠送节目中有一期是脱不花亲自解读书:《关键时刻》。听这本书的时候,就让我对“二八法则”和“现场的力量”等知识在公司管理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多的思考。


🔹 3、我还会把“每天听本书”节目作为加强版的豆瓣书评来用,帮助我筛选书籍。比如《菊与刀》这本书,我十多年前就知道它的大名了,可是一直没排在我想读的书单前列。结果前几天听了少文老师的说书解读之后,立刻下单买了一本原版。这就是通过听别人解读,给自己做判断提供参考。


🔹 4、我还把“每天听本书”作为自己复习知识的工具。对于一些以前读过的好书,我也会再听说书作者的解读。一方面是温故知新,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解读这本书的,我和他的理解有何异同?


🔹 5、“每天听本书”还能作为我快速了解和入门某一领域的利器。比如,我想要了解”知识管理”领域的内容,只要在「得到」APP里搜索一下,就能出来很多本同一主题的书。



利用零碎时间听完这些书,很快就能帮你在这个领域里建立一个知识的轮廓。而且,「得到」App还在不断优化和强化节目的标签功能,以后找某一个主题的内容,利用标签也可以快速查询到……


类似这样的清单,我还能列出很多条。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不是“每天听本书”的具体用法,而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价值,都是利用跑步时间、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的。这是我们在利用大块时间读原版书之外获得的额外收益。你能说它没用吗?

 

而且,进一步讲,有些领域的书籍,如果不是听书这种便捷的方式,可能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碰;而有些简单实用的知识,确实不需要看原版书,在听书之后就能立刻用到工作生活里。你能说听书没用吗?

 

所以,开头这个论断的类比是不对的。听别人说书不是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而更像是在进入一个大知识乐园前,你边走边看的一份精美导览图,让你提前了解园区的精华,帮你判断是否要到某个主题的知识乐园深入游玩。


听书,不能替代读所有的原版书,但是能帮你更好地去读书。


(2)「得到」这种碎片化学习就是一个伪命题,知识必须是成体系,有深度才可以


我在《好好学习》一书中提到,学习是要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的,而且还要建立起钢筋混凝土的坚实骨架。所以,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高效学习和他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密切相关。


碎片化学习能不能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答案是:很难。


但是,这个问题就好比你问苍蝇拍能不能拍死狗熊一样,就算答案是不能,你也不能因此就说苍蝇拍没用。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问题根本不是碎片化时间能否建立知识体系,而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我《好好学习》这本书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掌握了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碎片化学习的方式也能帮助你建立知识体系。


因为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情靠的是 “结硬寨,打呆仗”,是你看书、听音频功夫之外的功夫。


你有没有过花1周的时间读10本书,弄明白1个问题?

你有没有死磕一个概念,证明它、证否它、类比其他概念,试图用它解释生活里的各种现象?

如果你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无论你是否进行碎片化学习,都建立不起知识体系。


相反,如果你能够用这种“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来学习,那碎片化学习中获得的新概念、新案例和启发,不就能很好地融入到你的知识大厦里面吗?这不是对你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丰富大有裨益的事情吗?


有人说,碎片化学习就是缓解知识焦虑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伪命题。其实,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提问的人不知道怎么学习导致的。


《红楼梦》里秦可卿的房间挂着的那副对联早已说明问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生活中琐碎、人情往来这么碎片化的知识在曹雪芹看来都是获得学问的来源,那我们今天的碎片化知识又有何不可?

生活处处皆学问,难的是掌握方法,做到“洞明”和“练达”。


再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掌握了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我们也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零碎时间,不能进行完整深入的思考。


比起在无所事事的等待中度过这些时间,我们去了解那些经过精选的高质量信息,给自己带来启发和触动,甚至可能打开一个新领域的大门,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所以,对于还没有掌握建立知识体系方法的人而言,碎片化学习可能起到的作用是更新你在一个点上的认识。而随着你在各个点上的知识逐步增加和丰富,你也越来越有可能发现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于有能力构建并拥有自己知识体系的人而言,碎片化的学习是最大化他零碎时间学习效用的工具,有时候听到一个新观点,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就会触发一系列的新变革。

所谓拈花摘叶可伤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然,我并不是说碎片化学习是万能解药,我只是说,碎片化学习有其适用的场景,而且这种场景随着我们科技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会越来越普及。


这是一个你无法否定的现实。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我作为一个参与到「得到」内容生产的作者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屁股决定脑袋”而做出错误判断。我作为「得到」作者的观点,也有可能受到激励效应、敝帚自珍等心理效应影响,造成观点里有偏见。


所以,我必须努力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审视我的答案: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用户,那么我还认同上述逻辑吗?

 

我思考的答案是:认同。

只不过,这个答案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高水平的内容质量”如果我付费买到的是质量平平的内容,还不如自己百度搜索一下得来的东西,那我就不愿意花时间花钱听别人给我解读,也不愿意在零碎时间听你的语音——我宁可听一会音乐。

 

所以,上述逻辑成立的基础在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你必须精选到足够好的知识,帮我高效地节约时间,或者能够开拓我的视野、提升我的品味,我才愿意花时间和你在一起,我才觉得值。否则,我就不跟你玩。

 

简言之:在我看来,对知识内容品质的追求和提升,才是「得到」这样的产品能够吸引用户的关键。

 

而说到这一点,我过去一年在「得到」的亲身经历,让我无比认可和敬佩这个团队。「得到」团队对内容质量追求之严,对服务用户理解之深,让我印象深刻。我就挑两点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1.用手艺人的态度打磨知识产品


现在一说手艺人,都感觉有点鸡汤了。但是,如果你参与过「得到」的知识内容生产,你就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前一段时间,「得到」“每天听本书”的主编李睿睿和我聊起一个他的亲身经历。


有一天晚上,他在录音棚工作到夜里11点钟准备下楼。结果出来的时候,听见罗振宇老师在录制第二天的8分钟免费音频节目。为了不打扰到罗老师,他就想等罗老师录完之后再走。


结果他发现,罗老师为了让录音的语气音调更合适而流畅,听众听着更舒服,常常同一句要录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反复打磨找感觉。结果一个8分钟的音频,快1个小时才录完。


这个事情,给李睿睿很大触动,让他理解了什么是用手艺人的态度打磨知识产品。

 

我在「得到」做说书节目的过程中,也深有感触。


有一次,我录完了一期说书音频,觉得还不错。结果负责我节目的主编筱颖听了之后和我说:这个音频23分钟,能不能精简成22分钟,或者21分钟,甚至20分钟呢?我们要给用户节约时间,要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我听了之后,颇有感慨。

很多人做知识付费产品,都爱“催肥”,把课程次数做多,内容时间做长,来显示自己“有料”。而「得到」却让我们“增肌去脂”——要知道做减法是最难的,这一点减过肥的人最清楚,没有手艺人的态度,是做不出这样的决定的。


2.不仅仅是商人,

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之前跨年演讲的时候,罗振宇老师说过:投资人给的压力很大,要求不断地快速增长。这也成了很多人怀疑罗辑思维是不是太商业化的理由。

 

关于这一点,罗振宇老师在他以前的视频节目中,公开回应过,我也无意讨论。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热衷于学习的用户,我看到了「得到」做了很多不那么商业化,但很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前一段时间「得到」千金买马骨,花10万元买了马伯庸的一篇写明朝税负的文章;

又比如,「得到」说书会讲《哈佛中国史》、《伯罗奔尼萨战争》这样不容易畅销的书籍;

还有,他们会制作“家庭背景声”节目、重制美国总统演讲、美国经典高校毕业典礼演讲等等节目……


这些内容是一个只考虑商业化、着急变现的团队不会想到的事情。这些内容说明了「得到」在坚持做那些真正有助于提升国民认知和视野、乃至提升审美能力和情操的事情,这是极其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你可能会辩驳说,「得到」做这些内容是做公关活动,或者为未来商业化埋下伏笔。这些都有可能,可是最有价值的商业活动,不就是能够在推进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还赚到钱吗?这不应该是商业对这个世界最好的回馈吗?

 

【警告】说到这里,这其实是一个价值观问题。


总有些人,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通过各种方式投资自己成长,是一个长期来看特别划算的事情。他们愿意活到老,学到老,一生致力于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点点向前推进。这,可能算得上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生了。


别笑,能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所以,也就可以理解最近「得到」App开屏页面换上的新内容:向终身学习者致敬。

 

向终身学习者致敬,也要向无数致力于传播知识的人致敬。

 

除了无数科学家、学者在生产知识之外,还有像「得到」这样的团队在传播知识。我很幸运,在过去的一年里,能够和「得到」的团队一起合作,加入这个传播知识的队伍里。我也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打磨,提升自己的手艺。

 

说到从「得到」中获得收获,就不得不提「得到」是一个特别透明的团队,他们经常会安排一些公开的活动分享经验。我前面分享的这些内容,不及他们分享给大家的九牛一毛。

 

比如,在今天(5月18日)晚上8点30,「得到」就会举办“001号知识发布会”,不过现场票早已售罄,你如果没买到,别着急,可以在深圳卫视优酷平台看到同步直播。



下面引用「得到」官方说法:


🔹 现场将发布「得到」App全新推出的十余款知识产品和全部知识产品序列;


🔹 产品背后的多位知识生产者也将走到台前,分享产品背后的故事;


🔹 现场还将邀请到一位重量级嘉宾压轴出场,分享对知识付费领域的前瞻思考;


🔹 此外,「得到」App“打造内容产品的全部心法”,也将在本次发布会现场“毫无保留地对外分享”。


「得到」团队说:我们要让这场发布会本身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内容。


剧透一个现场准备照片~


最近有一个广告语很流行,就用它做结束语吧: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犒赏那些会学习的人,也在悄悄惩罚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这一次,向终身学习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