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实体经济及其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行,原本就没有
“
危机
”
这个词所描述的总是大起大落的变化。
1
股价的下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人们谈论危机
,
首先是从经济角度去分析。而从经济角度去谈论
,
一定是基于资产价格下降
,
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下降或谈论危机的人预计资产价格将要下降甚至较大幅度下降。但所谓危机中
,
社会的实际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没有显著改变。
从具体上市公司微观观察
,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或明显向下大幅波动并不会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减少
,
除非少数靠所谓金融资产充净资产的公司会因此减少净资产
,
但数量及其比重有限
,
影响不到全部上市公司总体净资产的变化。上市公司为社会创造产品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净资产
,
并不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下降与否既不能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改变
,
对其净资产收益水平也没有多大影响。沪深股市运行
20
多年时间
,
股市多次大起大落
,
但其净资产收益水平及其净资产基本稳定增长。即使那些股价大跌的年份
,
上市公司总体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所谓危机就是净资产虚拟价格的回落而已。
从整个社会宏观经济观察
,
全社会的增加值是
GDP,
增加值的增长水平称为经济增长速度
,
人们谈论危机的时候往往也以经济增长速度多少为证。例如有人会将经济增长从
7%
降到
6%
甚至
6.5%
都看成是很大的事
,
殊不知整个经济增加值是
GDP
而非经济增长速度。例如我国的
GDP
总量已达到
80
万亿元的水平
,
如果下一年增长速度为
7%,GDP
总量就是
85.6
万亿元
(80+80×7%);
如果下一年增长速度为
6%,GDP
总量就是
84.8
万亿元
(80+80×6%)
。如果从增长速度
7%
与
6%
这两个相对数比较
,
似乎增长速度
1%
的差距意味着增长速度有较大幅度变化
,
但是从
85.6
万亿元和
84.8
万亿元比较
,
被视为增长速度变动幅度较大的
1%
不仅对
GDP
总量的绝对影响不是很大
,
对
GDP
总量的相对影响也只有
1%
而已。
总而言之
,
当今世界经济的所谓危机主要是虚拟价格泡沫的缩小
,
并不是净资产及其盈利突然发生了较大改变
,
不会改变净资产随盈利不断增长的状况。
2
所谓危机中资产价格的下跌难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去观察
,
人们的基本活动内容无非是衣食住用行
,
在某个阶段媒体在拼命炒作世界上又发生了或可能发生了什么危机的时候
,
人们基本上还是会像通常一样吃饭睡觉、耕地做工、上学上班、工作休息。实际的活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特别是心理上
,
但不会有大的改变
,
更不会以危机的形式去影响衣食住用行。
既然如此
,
在实体经济和社会基本需求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
资产价格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
,
以人生常识而不是所谓的专业描述可以判断
,
那些将实体经济并没有显著变化而只是价格向下的情况描述成
“
危机
”
,
以至于有人相信危机并以较低价格抛售资产的情况出现
,
是购买这些资产的绝好机会。
3
短期价格涨幅过高严重偏离净资产时坚决减持
既然不必恐惧危机
,
那么也不应该为所谓的繁荣忘乎所以
,对于股票,
在适当的条件下该卖出就卖出。正如前面提到的
,
每年实体经济只有很小的变化
,
上市公司盈利多一点还是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