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干部及青年确立历史思维、养成历史思维的习惯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9月27日上午,外文学院博学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崇德党支部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了“铭记峥嵘岁月,共筑强国梦想”九月主题党日活动。此次参观活动旨在通过回顾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历程,深化支部成员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对国家历史和军事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激发爱国情怀,强化历史使命感。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于1959年成立,1960年开放,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陈列面积近6万平方米。馆藏丰富,包括飞机、大炮、舰船等武器装备及军事艺术品,截至2019年,藏品达184000件/套。
走进军博,就像走进了中国军事的历史长廊。馆内展出了从历史文物到现代装备的各类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故事。“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展示了党领导下领航强军向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展示了1921年至1949年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兵器陈列”通过三个展区呈现了坦克、火炮、飞机等兵器,见证了历史的硝烟。另外,馆内还有“中国历代军事陈列”“军事科技陈列”“红色记忆”等常设展区。
参观过程中,同志们分为两组,分别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和“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为主题拍摄一件展品或一张照片,记录展品或照片背后的故事,并在组内分享展品或照片的意义。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每一步都仿佛踏过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洗礼,我深刻感受了抗日抗战的艰辛。特别是在驻足于抗日战争展区,赵一曼同志那封写给孩子的深情信件,以母爱之名,传递了革命信念与牺牲精神,激励我辈。作为中共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次参观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洗礼。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践行党的宗旨,服务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外文学院博学党支部 卢以若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军事博物馆,我看到了我国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更为祖国感到深深的自豪。新时代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赢得军事竞争主动,最需要的是创新,根本出路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军事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把军事科研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我们的前辈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穷二白的年代胸怀祖国,潜心钻研,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奉献了一生,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铭记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学习他们的精神,要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文学院博学党支部 赵洁
本次参观活动为两支部“两联两创”系列共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支部成员通过参观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学习新时代强军事业的重大思想和实践,强化国防意识与国家安全观念。此次活动为支部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公开课”,激励我们在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