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起来。文章洋洋洒洒长达1.7万多字,讲述一个蜜汁自信的北大女研究生,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经历痛(zi)苦(xun)迷(fan)茫(nao)的故事。
本来这件事对普罗众生是没有太大的指导性意义。作为北大本连硕经济学女研究生,本身就站在非北大研究生、北大本科生、非915院校本科生这条鄙视链上的顶端,具备一定的就职优势。她带着蜜汁的自信把简历投给鹅厂(腾讯)、网易、浙江银行、中国移动和若干五百强企业。然而现实是,很多在校生,可能连投简历给这些大企业的资格都没有,即便投,进入到一面的几率也极低。
所以说,这位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经历,以及文章最后强行灌注的鸡汤——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的人,对普通人是不具备“鸡汤”功效。从本质上来看,她跟“月入三万,还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是一样的,属于卖惨划胖。
何为卖惨划胖,就是表面是卖惨,实际是炫耀,比如说某人说,我在北京三环买了200的大平层,月供4万多,惨啊,爱马仕包包今年才买了两个,好久没在外面吃饭了,人都瘦到89斤了。
此之谓“划胖”也。
划胖没有任何意义,现在,这篇文章却引起很多职场新人、在校生的焦虑。所以,霍老爷在这里给大家支个招,掌握这个点,即便不是北大研究生,也能在职场里完胜自己学历上的短板。
所谓的求职悲欢
都是作出来的
有部分读者可能还不太了解这个事件。我们先来回顾下整篇爆文。
首先,文章的开端,这位北大的女研跟鹅厂(腾讯)来了个深情的告别。作为入职两个月在乐问发布的问题几乎个个都是主页热门话题的实习生,她觉得自己简直是“话题女王”和“运营福音”。所以,当乐问的运营问她想要文化衫,还是水杯的时候,她纠结后全要了。
然后,她拍落地窗外的蓝图,拍茶水间、食堂,跑去扔飞镖吃雪糕,然后捧着酸奶离开食堂。她自己都觉得仪式感满满。可这样做,真不是为了发朋友圈?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觉得鹅厂不要这个“运营福音”是瞎了鹅眼。可是看下去,就会明白,都是这个姑娘作啊。
姑娘进入到鹅厂三面之后,总监问如果她的男朋友不来深圳,她是不是就不会选择留下来。结果,姑娘回答说,是的。
what?不愿意留下来,那您是来干嘛的?难不成公司还有义务给你男友解决深圳工作问题?
当她这样回答的时候,她就应该意料到自己不会被留下。没有企业会要一个在城市问题上定向不明确的人。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不过是自己的选择而已。
紧接着,作为全宇宙最优秀的情侣,这位姑娘的男朋友在杭州的网易找到了工作。所以,她必须把工作的坐标定位在杭州。
在锁定的杭州企业中,这位姑娘的男友问:“你要不要去娃哈哈?”没想到姑娘炸了:我想要去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要去娃哈哈?
然后,这位姑娘就萌生了一个完美的构想:去杭州网易面试,跟男友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于是,她拿出九牛二虎之力来准备,没想到最终没有通过第三轮的面试。
这个时候,姑娘又觉得很痛苦了。
为什么自己拿着一手好牌,结果人家还不要她。
但不要以为人家会反思,一句“娘子你这么优秀,他们哪里比得上你”的情话又让她泪如雨下。
痛定思痛之后,为了跟全宇宙最优秀的“未来老公”不异地,甚至不“同城异地”,她开始对杭州小面积发起了一轮疯狂的撒网式投简历行动,包括中国移动、九阳豆浆机、浙江国贸、中国联通,还包括她当初拒绝的娃哈哈。
结果,在投简历过程中,她的蜜汁自信就遭遇到了重重的打击。投出去几十份简历,居然只有十几家愿意面试她。这对她北大研究生的头衔真的是种侮辱呢!
可是,你要知道,在现在的就业大环境下,几十分简历就有十几家面试通知,这成功率很高了好吗。
在种种的折腾之后,她被浙商银行录取,成为信用卡部的一名员工。这个时候,她开始新一轮的忧伤。理由如下:
她是一个热爱互联网的过气网红,如今成了银行人;
她经营着一个一直掉粉但是自成一派的公众号,如今却去信用卡部批卡;
她跟别人聊几句,别人就觉得这姑娘应该去做互联网行业,而她现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银行职位。
紧接着,在批卡的时候,她每天就想着: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本来就应该在互联网发光发热,怎么在这里批信用卡呢?我不喜欢这份工作怎么办?
这种痛苦的纠结,让她整天回家发呆。还没做满一个月,她就想辞职。然后,家里人劝她不要辞职,男友也劝她不要辞职,说互联网的工作没你想的那么美好。
最后,这姑娘在浙商银行培训期间,偷偷跑去面试网易的新岗位。最终被网易录取后,她辞掉了浙商银行的工作,并鼓励大家只要努力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文末,姑娘吹着西湖的微风,此时才坦诚自己“爱上了杭州这座城市”。
其实,姑娘,杭州真不需要你如此廉价的爱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