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鉴宝天下
鉴宝天下官方唯一认证账号,央视鉴宝专家组承办民间鉴宝收藏。鉴宝天下以公平公正为首是国内最权威鉴宝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鉴宝天下

是收藏有道还是顽固不化?古玩界的荒谬论你有中招了吗?

鉴宝天下  · 公众号  ·  · 2020-03-06 06:30

正文



古玩艺术品市场的荒谬言论集锦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事关我国古代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能不能得到传承与发扬。纵观现在的市场,对古代艺术品的鉴定与欣赏简直是一笔糊涂账,很多人对古代器物的鉴定,基本依靠一些非本质性的元素来判断,比如:传承有序、海外回流、大藏家旧藏、曾经高价位成交、器物表面的新旧等等。在这种局面下,妖人辈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状况令人担忧啊!要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古玩市场的良性循环,老夫认为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普遍提高收藏爱好者的鉴赏水平!只有成熟的消费者,才能造就成熟的市场!为了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眼力,大家首先要破除障碍大家眼力的荒谬言论,古玩市场太需要来一场思想解放了!欢迎大家都来补充!!!!


荒谬言论一:现在的高仿品能够以假乱真,无论胎质、釉面还是纹饰,什么都能仿。


点评:这是典型的赝品恐惧症。如果真的这样,古玩艺术品行业很快就会瓦解。说这种话的人一小部分是出于无知,一大部分人是为了扰乱视听,从而乱中在一定范围内把持古玩的鉴定权!其结果就是彻底摧毁了古玩鉴定的客观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某些所谓专家的主观标准。


从此以后市场上再也不会有真品了,除非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专家,尤其是明星式的专家,不要轻易地给人家抬轿子。他们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为自己造势,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神话自己,拉帮结派,混淆视听。


他们一旦得势,广大藏友就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各行各业都一样,要亲君子,远小人。玩古董,不仅要会看东西,更要会看人。 不要再说仿品如何如何了得了,那只能说明你水平不够,见识不够。







荒谬言论二:如果一件高档藏品,而你以极低的价格买进,那东西一定是假的。“你这么低的价格买来的,东西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


点评:收藏有两种,一种是穷收藏,一种是富收藏。穷收藏很艰难,但勤勤恳恳,稳打稳扎,小心谨慎,因为他输不起,反而容易成功;富收藏看起来很风光,因为财大气粗,机会更多,容易买到好东西,但也容易买到赝品,因为它的目标太大,盯他的人多,而他自己也较容易过于自信,过于大意,反而更容易买到假货。结果吃了大亏的人不在少数。









荒谬言论三:好东西都在大藏家手里,一般人家不可能有。


点评:这种观点属于坐井观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某些人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作出某种论断,实在是误人误己。老夫搞收藏以来,很多经历颠覆了我过去的观念,世界远远超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搞收藏要怀揣十二万分的谦虚!狂妄的人不会修得正果。即使像鬼谷下山那样的重器也不是出于收藏名门,只是被主人放在地下室里,用来陈放光盘用的。


最近这些年出现古玩热不是偶然的, 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某些人说它真它就真,说它假它就假? 所以说,传承有序是瓷器收藏领域的一杯毒药,后患无穷。







荒谬言论四:“有个收藏爱好者请我去给他鉴定藏品,去了以后我发现,他花了两千多万元买了一屋子的瓷器,竟然没有一件是真的”。


点评:说这样的话的人我本人知道得就有好几位。各位看官,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情吗?两千多万元买不来一件真品?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人就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可是一个这样的大笨蛋,那两千多万是怎么样挣来的呢?难道是继承祖上遗产得来的?买一件真品难道真得有那么难吗?


其实,只要化上几百元,大多数地摊上都能买来一两件普品。如果一个人化两千多万只买了一两件器物,那当然有可能是假的。可他买的是一屋子瓷器!这说明他买的时间较长,有个过程。鸡蛋没放在一个篮子里。专家说他一屋子全假,不是专家没眼力,而是这样的事情完全是杜撰出来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要编造这样的故事?老夫心里当然明镜似得。


大胆估计一下,现在市场中的所谓“牛人”,十年以后还能再牛的能有几人?反正,有两句话我深信不疑,一句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另一句是:只要他煞有介事,你就会将他奉若神明!很多所谓名人,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大家千万不要迷信!


在所有的科学领域,是不存在权威的,权威只存在两个领域:暴力和宗教。要尊重专家。 大收藏家一般天性低调,不喜欢张扬,很多人是在身后若干年才名扬天下的。







荒谬言论五:拍卖行的成交价格不能作为古玩定价的参照系。


点评: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还是大型拍卖行的老总。悲哀啊,拍卖行自己否认自己的市场赋值能力!说这种话的人,其内心意图是说:别看别人的东西卖得高,你的东西尽管跟别人的一样,但是不可能卖那么多钱。说白了,还是想垄断市场。


荒谬言论六:藏家的藏品跟馆藏的东西很相似,所以是假的——“博物馆里有的东西,你怎么会有?”甚至有专家说,只要看见跟馆藏品一样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藏家的藏品跟馆藏的东西完全不同,所以是假的——“历史上没有这种器形,或者没有这种纹饰。


点评:古代艺术品的创造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基本依靠手工完成。手工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是很低的,很难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不信您试一试,每个人自己同一天的两次签名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不是同一年的签名区别就更大了。现在很多人对器物的纹饰和款识作非常细致的微观分析,我个人认为可以作为一个鉴定角度,但不可吹毛求疵,过于夸大,否则就会陷于僵化。


出土和出水器物,尤其是窖藏的器物,其氧化特征和传世器物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更高的眼力了。高档藏品的标准现在流行所谓的“真、精、新”,这是没错的。但是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真”和“精”好办,很多人恐怕要卡在“新”字上了。有些精品真是太新了,非尖高手不敢碰也!高手和俗手的界线,100分和60分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驾驭这个“新”字!







荒谬言论七:官窑的泡沫很快就要破灭,现在已经是官窑卖不过民窑。


点评:真实的情况是:过去十多年拍卖会上的有些假官窑的泡沫就要破灭了,而真正的官窑永远是收藏市场的宠儿,永远不会破灭。现在有些官窑的起拍价甚至低于民窑,这只能说明藏家对拍卖市场的不信任,而不是对官窑本身的不信任。说一句更明白的话:所谓官窑泡沫的破灭,实际上是大型拍卖公司信誉的破灭!2007年嘉德春拍,其封面拍品的流拍就是最好的明证!!!


官窑瓷器的尴尬处境,脸上最没光的就是几个大拍卖公司了。这至少说明他们这些年的经营不够阳光,不够坦荡。还想强调那句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







荒谬言论八:现在古玩市场上95%以上的东西都是赝品,甚至100%都是赝品。


点评:说古玩市场假货多,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这是由古玩市场的特点决定的。如果在古玩市场看到一件是真的,看到两件也是真的,那不是古玩市场只能是菜市场。所以,在古玩市场买东西叫“淘宝”,这也是古玩的魅力所在。本人也逛过现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展,诺大的展厅几乎没有顾客,跟满地假货却人头攒动的潘家园形成强大反差。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那些在潘家园淘宝的人都是傻子。所以,不要因为古玩市场假货占大多数,就去过多地指责批评,这是少见多怪!假货要反,但是不要因为反对假货,而损害了古玩艺术品本身的正面价值。大家在打假的同时,要多多从正面宣传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开发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共同来繁荣这个市场。 能从正面挖掘引导则需要真功夫啊!







要反对假货,除了提高我们的眼力,没有别的办法!我们永远不能指望造假者会良心发现。如果很多人眼力都提高了,假货怎么可能生存呢?老夫在此断言:不久的将来,假货就会走到它的尽头!理由很简单,现在的资讯很发达,市场也很发达,藏家的眼力提高的很快,并且关于假货的资讯传播也会很快,所以假货蒙不了太多的人,蒙不了太久!对于假货来说,他们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了。




推荐精选文章:

西泠秋拍:历代精美钱币大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