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曾经因mRNA技术而在疫情期间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企业,现正陷入破产程序之中。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于近期发布公告,指定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作为斯微生物的破产管理人。此前,法院已于9月20日裁定受理斯微生物的破产清算案。
浦东法院公告截图
面对这一变故,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海法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协助破产管理人开展工作,并表达了对斯微生物未来的信心。不过,他同时提到对公司印章的情况不清楚。与此同时,斯微生物的创始人李航文则未就此事作出回应。据透露,斯微生物启动破产程序的原因在于公司暂时没有足够的资产来履行先前的法院判决。至于未来公司将走向彻底清算还是有机会通过重组重获新生,目前尚不得而知。
斯微生物成立于2016年,初期以mRNA肿瘤疫苗作为主打方向,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已在投资圈内崭露头角,但并未引起广泛注意。直到新冠疫情暴发后,作为首批公开声称拥有新冠mRNA疫苗的中国企业之一,斯微生物迅速崛起,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在短短两年间,斯微生物完成了多轮融资,吸引了一批知名投资机构加入。然而,尽管公司获得了多项临床试验批准,但其产品的实际产出却迟迟未见成效。
直至2022年12月8日,斯微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终于在老挝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但这仅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迟来的交代。随着疫情的减缓,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新冠疫苗的需求都在急速下降。即便是全球领先的mRNA疫苗生产商BioNTech和Moderna,其2023年一季度的收入也分别下降了70%和80%,反映出全球市场对mRNA新冠疫苗需求的退潮。
斯微生物面临的不仅是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包括一系列的法律纠纷。由于买卖合同争议,斯微生物被另一家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多宁生物申请了“限制高消费”措施。此外,斯微生物还卷入了33起司法案件,其中最轻微的一起案件执行标的额仅为32836元。2023年7月,斯微生物还因无明确的新冠疫苗生产需求而暂停了一个工厂的试运行,进一步暴露了其财务状况的紧张。
尽管斯微生物在2020年至2021年间成功筹集了接近20亿人民币的资金,并在2023年5月宣布完成数亿元的Pre-D轮融资,但这一切努力似乎都未能使公司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