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网站上,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带“分析”字眼的岗位,这些分析岗位包括:
数据分析师、商业分析师、经营分析师、战略分析师、财务分析师、数据产品经理、数据科学家
等。
大部分人很容易被这些岗位迷惑,不知如何选择。
今天就来聊聊分析岗位的架构、分类和选择。
从组织架构来说,分析团队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团队,与其他部门平行,专门服务于决策层,通过数据、科学分析等科学的方法协助管理层对业务部门进行支持和赋能。
但是,分析团队作为与其他部门平行的独立团队,又面临着离业务远,对业务熟悉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为了与业务贴合得更近,又出现了两种现象。
招聘市场上,分析类的岗位最常见的就是这5个:
战略分析、经营分析、商业分析、数据分析和数据科学家
。
此外,还有3个岗位会与这些岗位挂钩,容易形成混淆:
数据运营、数据产品经理、数仓工程师
。
我用下面这个九宫格的图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岗位的定位和区别。
据此,我把8个岗位划分在这个九宫格里,可以发现:
-
战略分析、经营分析、商业分析是偏业务的三个岗位。
-
数仓工程师,是一个偏技术的岗位。
-
数据科学家,是偏机器学习和建模的这样的岗位,也是偏向于技术侧的。
-
数据分析师呢,则居于中间。
-
数据产品经理主要是将数据封装成相应的数据产品,比如数据看板、用户营销产品、AB测平台等。因此,他与数仓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更为接近。
-
数据运营与数据分析相近,但是通常base在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监测来制定业务决策,因此他又比数据分析更偏向于业务和落地。
选择职业好比一场投资
,你需要选好进入哪个行业、去哪个城市、 到哪家企业、做什么类型的岗位,按什么样的路径去发展,走专业路线,还是走管理路线,及经营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你的每一次选择就好像一副牌,每个打牌的人都有希望抓一副好牌。这副好牌该如何抓?如何选择一个
好的岗位?
有人说数据科学家是一个好的岗位,因为他需要懂得技术,有一定的壁垒,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工作。但是,如果你不喜欢数据,不喜欢建模,讨厌写代码,那么如果让你去做数据科学家的工作,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好工作吗?
有人说战略分析是一个好的岗位,因为战略分析与企业的决策层走得很近。但是,如果说你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很差,缺乏深度的思考能力,每次思考都停留在表面,没有办法去深度思考东西,没有深度的洞察力和长远的思考力,那么你会觉得做战略分析是一个好的岗位吗?
所以说,好的岗位一定不是那种看起来高大上的岗位,而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好的岗位具备三个要素:
有能力做的、喜欢做的、值得做的
。
所以我们在选择岗位的时候呢,一定要考虑这三个因素,由这三个因素构成的选择模型,我起名为“
铁三角模型
”。
-
有能力做的
,就是你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学历、工作经验去做好这项工作,它决定了你能不能做这个岗位的工作。
-
喜欢做的
,就是你喜不喜欢做这个岗位的工作,你平常愿意花多长时间去全身心的投入这项工作,你投入这项工作能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它决定了你能不能长期做这个岗位的工作。
本质上,自己喜欢做的选择的是岗位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选择的是一个团队的文化和氛围。
-
值得做的
,就是做这个工作能不能给你带来价值回报,如果这个工作你喜欢,但是他不能给你带来一定的经济回报,那这个工作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本质上,值得做的选择的是行业、公司和城市。只有选择正确的城市、进入有前景的行业和公司,岗位才能为我们带来好的价值回报。
好的工作一定是这三者交叉的中间的这个部分,也就是你有能力做的,而且喜欢做的,且能带来稳定价值回报的。
正确的选择 = 选择潜力城市、行业和公司 + 能力匹配的岗位 + 认可的人、团队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