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熊财经评论
马云看后非常震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楠或kkk  ·  alva.xyz 是 ai 和 ... ·  17 小时前  
构力科技PKPM BIMBase  ·  央企担当 | ... ·  昨天  
构力科技PKPM BIMBase  ·  央企担当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大熊财经评论

北京房租故事,你的成长为什么追不上城市的成长

大熊财经评论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8-24 17:30

正文

最近房租大涨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引发各种争议,大概的意思都是,高房租吸干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血,绝对不能让房租上涨之类的调调,这些调调听着让人解气,但大概的结果就和前两年呼吁什么年轻人不要买房一样,你解了气,也错过了机会,为了这口气,最后可能付出了一辈子难以挽回的代价。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霍营,那时候城铁外面还是菜地,连条路都没有,车站也是小小的,一排队就排到外面去了。有一次偶尔路过,现在已经修的很壮观了。我当时租了一个大概9平米的小屋,一个月是600块钱。9平米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张双人床,床前是个小电脑桌,床旁边是个衣柜,然后大概还有一平多的空地,我基本就是在床上玩玩游戏。我还找到一张当时的房租收条,不过这个时候是我换到一间大一点的房间去了,房租就涨到了700块钱。地址还很清楚,龙跃东五区1-2-202。这个时候我薪水大概3500,一个季度的房租不过2100。


我在这里住了两年多,决定搬到市里去住,后来就搬到了祁家豁子一个二居的隔断,总共住了三个人,我住的是客厅隔断的。房间大概是12平的L型长条,宽两米,前后只能放一张床,然后是半米宽一米长的沙发,对面是个电脑桌,中间有个小一米的过道,然后就是一个拐弯和门了。


我当时觉得最棒的东西就是这个架子,可以挂在门上挂衣服,现在我还留着这个挂架在浴室。这样的房子居住条件比我之前的700块一个月的还差很多,但是要1200一个月,后来涨到了1400。这个时候我的工资是6000元,到手5000左右,一个季度的房租是3600。值得一提的是押金被我爱我家的中介黑了。也就是说,基本上那时候的房租大概是月薪的70%。比现在应该是低不少,不过那时候薪水也确实不高。

后来薪水两万的时候,我租了五千五的小两居,89平还是比较实惠的,本来是想结婚用的。一个季度的房租是16500,和我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差不多,差不多到了100%的月薪。从现在来看,租一个隔间大概最少也要2000-3000,一个季度也要一万块,如果你月薪一万左右,和我当时的境况也差不多。居住条件嘛,我也没有太计较,反正你是来奋斗的,有个地方睡觉就好了。

后来结婚还是买了个房子,北四环商住两用70平也就是二百多万,但也结束了租房生涯,不然一个月租金应该也在七千到八千。其实首付也就一百万,虽然增值空间不大,也确实是个解决方案。自此也就告别了租房生涯。

下面说说我对房租这件事情的看法,对于一些老北漂来说,需要明白一件事情: 人在成长,城市也在成长,租不起房子大抵是自己的成长没有跟的上城市的成长。

要么是红利没有抓住,自己不愿意变化,要么是听信了一些人的蛊惑,在能咬牙上车买房的时候犹豫了。过去的五年,是风起云涌的五年,随便什么风口抓住了或者企业选对了,都不至于租不起房子。需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思维懒惰,或者轻信他人。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安家落户的。

对于新北漂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机会成本的上升。城市慢慢都会有自己的生存门槛,月薪三四千也能混北上广的时代可能过去了。之前房租低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机会红利,目前看可能吃尽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可能很多企业也支撑不住,要么关门要么迁移到外地去。这件事情是不是完全怪资本呢?其实也不是,资本本身就是逐利的,他找到了价值洼地自然要进去一直把洼地填平了再说,这点如果你熟读《政治经济学》就很清楚了。所以之前是个红利,大家没有珍惜和把握红利,把自己发展起来,那么现在红利没有了,新人自然要付出几倍的辛苦。也许这些资本并没有控盘,但是它让社会达成了一个涨价共识,从这一点来说,是罪魁祸首也不为过。

这种挤出效应大概会带动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房地产去库存大潮。还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日本棒球少年的故事吗?(不知道的可以搜日本 甲子园)去二三线城市多生几个孩子,等他们长大了再来完成父母的梦想吧。

所以这个事情你不管是怪谁,结果都是你自己来背,让国家限定房租的价格,你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这个事情也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千年前,白居易未成名的时候去长安,当时有个文学老前辈名叫顾况,他对前来拜访的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不过看到白居易的诗词后,他又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大概意思是,你写诗到这种水平,在这混应该没啥问题了。换句话说,你有本事,房租贵点,你也混的下去的。

不能改变的,你就只能去接受,要么离开,要么加速自己的成长,让自己最后能在这里安家落户。其实之前留下的人也都是拼搏付出的人,在北京混日子的人只有两种情况能活下去,城里有房,家里有矿。所以实在不愿努力,就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经错过了买房的机会以及这是为什么,这些都是比骂骂咧咧更有价值的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InternetDeep  ·  2017最受欢迎综艺排行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