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中概股 “井喷日”:宁德、蜜雪、万国齐发IPO大招 ·  昨天  
HRTechChina  ·  2025HRTech机构会员,是您数智升级, ... ·  昨天  
智联招聘HR公会  ·  精准把握职场热搜爆点,做职场人求职风向标 ·  2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国信证券金融市场总部校园招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IPO估值60亿美金:看不懂盲盒,就赚不到年轻人的钱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20-12-03 18:54

正文

欢迎添加
贺嘉老师私人微信号
hejia3605


你知道盲盒么?

你听过泡泡玛特么?

如果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那你可能真的老了。

泡泡玛特这家做盲盒的公司,

马上就要IPO了。

Molly就是这个可爱的玩偶,一个只要59元,看上去很普通。

但泡泡玛特就是靠这款产品,马上要在香港上市了,拟融资6.74亿美金,估值60亿美金,堪称盲盒领域第一股。

1

泡泡玛特的模式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泡泡玛特的时候,都会感慨一句,就这么小众冷门的生意,也能做成一家大企业?

事实证明,不仅做成了,而且还是超高增长,每年复合增长率能超过30%。

即使现在要上市了,很多投资机构依旧看好它,觉得它所在的市场才刚刚发力,未来的高增长依旧可期。

其实仔细想一下,市场上做玩偶手办的企业很多,但最后能做到上市的企业,只有泡泡玛特一家。

那泡泡玛特的杀手锏是什么?

1,Molly

从招股说明书上就能看出,Molly是泡泡玛特的第一个杀手级产品。

泡泡玛特现在收集到几十个IP,但Molly一个产品,就占了总营收的30%以上。

闲鱼上的Molly二手珍藏版能被炒到价格的39倍以上,是整个盲盒市场的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2,盲盒。

很多人一听盲盒,可能都不知道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产品,但具体是哪一款,没人知道,只有买下打开后才知道。

泡泡玛特就用这种方式销售Molly。

所以在泡泡玛特的专卖店门前,经常会看见好几个年轻人,拿着盒子使劲摇,就是希望通过里面的声响,判断这是哪一款玩偶。

这种类似抽奖的方式,让年轻人非常上瘾,为了得到一个隐藏版会不断氪金。

3,收集。

泡泡玛特的盲盒抽中隐藏版的概率非常小,通常一个大箱子里有十二个大盲盒,而一个大盲盒里有十二个小盲盒。每个小盲盒里都有一个玩偶。但一个大箱子里只有一个隐藏版本。

换句话说,抽中隐藏版的概率只有1/144。

所以大部分想要获得隐藏版的用户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去闲鱼上买高价,要么收集全某一套版本,兑换一个隐藏版。

有点类似小时候吃方便面收集水浒英雄卡,最后能换汽车。

就因为这点原因,很多Molly粉丝不断购买,到最后,集齐一套就成了一种信仰。

以上泡泡玛特的三板斧,看上去都挺平淡无奇的,但组合在一起,就爆发出惊人的商业潜力。


2

背后的原因


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 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

1,IP的意义。

现在无论是电视剧小说,还是玩偶手办,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IP。似乎只要大IP拿到手,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一辈子挣钱了。

从过去几十年的文化市场发展来看,确实是这样。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非常大的IP,电视剧都翻拍好几部了。

现在文娱产业发展的非常成熟化,基本从一本网络小说爆火开始,立马电视剧电影就会安排上日程,然后相关的网络游戏也会被开发,甚至周边产品也开始不断贩卖。

像哈利波特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超级大IP,已经火了几十年,但在未来可见的几十年里,依旧会继续火下去,直到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但Molly不是这种模式。

Molly本来只是个设计师创造出来的漫画形象,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就是简单的一个人物画像。

在Molly大火之后,泡泡玛特也曾希望把Molly彻底产业化,比如拍动画做游戏,并且为了让Molly的形象更丰满,甚至打算设计Molly的成长阶段。

但这一切都遭到了粉丝们的反对。

他们不希望Molly被角色化,就希望Molly保持现在这种样子,仅仅只是一个形象,这样他们才能按照自己的想像,为Molly注入不同的灵魂。

这种奇怪现象的背后,是不同年代的人,对形象的认知不同。

建国后的第一代人,思想比较传统,很难接受虚拟想象中的事情。

比如老辈人看科幻电影,就算是拍得再精彩,也不会有什么代入感。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就认定这是假的。

第二代人,思想就开始开放一点,能够接受部分虚拟的事情。

比如大家看《复仇者联盟》,虽然都知道人物是假的,但还是愿意追,但骨子里并不怎么信。

第三代,也就是现在的新生代,就已经能够接受完全虚拟的事情。

比如现在经常提到的明星人设,其实哪个资深粉丝不知道,明星的人设是假的,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继续追星。

对于他们来说,明星的真人只是真人,真人承载的人设,才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到现在,连真人也不需要了,各种动漫二次元的人物,也可以真实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像Molly就是这种,它只是一个情感寄托的形体,每个收藏Molly的人,都会各自喜欢的理由,可能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情感寄托。

相反,如果给Molly设定了性格,和成长的过程,反而限制了这种想象空间。

一句话,年轻人喜欢的并不是Molly,他们喜欢的只是想象中的自己。

这才是打开他们精神世界的钥匙。

2,手办收集。

手办收集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状态,属于小众群体。

但在动漫文化更为发达的日本,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日常操作。

一个珍藏版的手办,在普通人眼里 就是一堆塑胶材料。但在他们眼里,这就是精神信仰。

这是因为当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收藏者眼里,这些手办,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载体,他可以任意想象自己的角色,可以是帝王,可以是将军,也可以是商人。

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梦想,都会在自己的想象世界当中得到投射和释放。

这种深度的精神快乐,源自于自身的创造力,能产生非常持久的效果,让自己沉迷。

就像原来很多人小时候看武侠小说,就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武林高手,甚至是当世大侠。

但那时候精神世界的构建物料比较少,只有书。多刺激几次,就会提高人的阈值,最后脱敏。

现在的构建物料很多,也更加庞大,所以可以一直幻想下去。

3,对随机性的迷恋。

人性本质上,就有对随机性的深度迷恋,这就是盲盒的核心机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