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这一年是我们公众号走过的第10年了,满打满算攒了3200+篇稿子,一路记录了我们家三个娃的出生和成长👩🧑👶
养娃的过程中,经常有一种体会:
自以为已经熟能生巧了,但偶尔也会有出人意料的状况发生🤣,从一刻离不开人的婴儿期,到磨人的幼儿期,终于送到小学眼不见为净(清净)了,过几年又要迎来未知的青春期......
不仅是孩子们在成长,为人父母的修行也让我们变成更好、更全能的自己。
编辑部的同事建议把公号这几年的“存货”理一理,出一篇学龄期儿童保健要点,归总一下各个小类目的科普文章,内容包括:医疗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牙齿护理、视力、户外安全以及ADHD。
安排!
文章中所有蓝色标题都可点🔗,能直接进入文章正文,然后大部分文章都摘出了“一句话回答”,供大家迅速浏览、get关键信息。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记得一键三连哦。
🔗妹妹高烧40度,烧抽了
🔗孩子烧抽了(发热惊厥)怎么办?别往嘴里塞东西,不要掐人中
任何可以造成发烧的疾病都可能诱发热性惊厥,比如感冒、流感、中耳炎等。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脑部发育还不成熟,受到高温刺激,可以引发脑细胞异常放电,从而导致抽搐等症状。
热性惊厥发作时,家长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冷静,要知道这时候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阻止惊厥继续发生。这时最重要的处理方式是保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以及避免孩子因抽搐而受伤。家长要把周围可能堵住孩子口鼻的东西拿走、同时松开孩子的衣服领口。
孩子发烧时给他们吃美林、泰诺林这些退烧药可以让他们感觉舒服一些,但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
🔗为什么发烧总在晚上?睡着了还需要监测孩子的体温或着叫醒吃退烧药吗?
孩子睡着了不用继续监测体温,如果烧得不舒服孩子自然会醒来,这时候再测体温、吃退烧药。
如果体温测量超过以下温度就认为孩子发烧了:
肛温、耳温或额温高于38°C
口温高于37.5°C
腋温高于37.2°C
吃完药不久又高烧?家有小孩,退烧药用法用量一定要整明白了!
退烧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孩子的不适感,一般认为小孩发烧超过38.5~39°C才有必要使用药物退烧。
多数胃痛并不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筛查【无明显症状】的儿童。
🔗孩子拉肚子,应该做的不是“止泻”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治疗急性腹泻的方法都主要是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别把肠胃炎当作胃肠感冒
多数时候不需要做实验室检查,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脱水和摄取足够的口服液体是治疗肠胃炎的关键。
🔗孩子呕吐或腹泻期间应该怎么吃?
及时补充呕吐、腹泻所流失的水分,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吃平常吃的那些食物。
多摄入纤维、多喝水、吃益生菌,多运动,有些时候有用,但不是所有时候都有用。
除非孩子出现了相应的症状,比如屁股痒,或者在孩子的便便里看到了可疑的虫子,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在冬季、春季和初夏,呼吸道症状更为常见;而胃肠道症状全年可见,并多见于 4 岁以下儿童。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极强,会引起上吐下泻(急性肠胃炎)的病毒,每年9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导致了肺炎,才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疗。如果只有上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即使高度怀疑、甚至确定就是支原体感染,也没必要启动抗生素治疗。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咳嗽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放宽心。能不用咳嗽药就不用,最好是采用更安全的家庭护理方法。
🔗孩子咳嗽不吃药,会发展成肺炎吗?儿童咳嗽怎么办?
不会。咳嗽不会发展成肺炎,但孩子在感冒或者流感后,可能再患上肺炎。
CT从来都不是诊断肺炎的常规检查。通过查体、听诊,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一名合格的医生可以做出基本判断,尤其是排除不是肺炎的情况。
除了咳嗽,如果同时存在以下情况(一项或多项):发热、呼吸急促、胸腔不适、缺氧、倦怠、精神萎靡、意识混乱,要警惕可能出现了肺炎。
正常情况下,急性支气管炎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使用吸入器是哮喘药物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感冒后咳嗽、儿童肺炎等常见疾病的推荐治疗方案中往往并不包括雾化。
🔗孩子夜里莫名其妙咳嗽,剧烈运动后也咳嗽,要警惕这种病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哮喘,请带孩子就诊。尽早治疗将有助于控制症状,并有可能预防哮喘发作。
眼睛痒+流鼻涕,这可能是季节性过敏。
如果出现寒颤、头痛、肌肉痛,这可能是流感。
普通感冒的症状通常比流感温和。
过敏性鼻炎只能尽量预防发病,以及发病后控制症状,无法完全根治。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持续10天以上,且有很多浓鼻涕,或者高烧伴有浓鼻涕至少3天,又或者感冒症状一度好转又重新加重,应该考虑鼻窦炎的可能。
如果使用生理盐水/海盐水后效果不理想,孩子鼻部的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睡眠,现在也有可用于5岁以上儿童的0.06%的异丙托胺鼻喷雾剂处方药,但需要医生开具,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是否有必要切除腺样体,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做出判断,而不仅仅是依据腺样体的大小。
出现流感症状后(如咳嗽、发烧、流鼻涕、头痛、关节或肌肉疼痛)不超过 48 小时的患者,应尽快开始治疗(48小时内),以获得最大的临床益处。
🔗还能写作业,就没必要输液......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
🔗补充维生素C能否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
从健康&安全角度,还是推荐大家通过果蔬摄入维生素C,如果实在果蔬吃不够,就适量补充一点,每天200-400毫克就足够多了。
🔗肺炎13价,23价疫苗
有什么区别?打哪种更好?
🔗之前接种了23价肺炎疫苗,还有必要接种13价吗?
🔗进来对照看看,学龄儿童每年长高多少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我仍然推荐使用WHO的参考标准,包括身高、体重和BMI(2岁以上)的参考标准来判断孩子的发育情况。
🔗最近孩子疯狂长高,我做对了什么
🔗想长高,这种营养比钙更重要(不是维D)
确保孩子营养均衡,尤其是有充足的奶制品摄入,对身高增长很重要。
🔗一个神奇的早餐食谱,让孩子平均长高了10厘米
营养早餐搭配思路:全谷类、蛋白质类(肉蛋奶)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最好都能给到。
1. 哪些孩子需要接受生长激素治疗?
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
2. 生长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如何?
平均成年身高增长2.5~7.6厘米,效果因人而异。
3. 生长激素治疗安全吗?
总体安全,但可能有远期风险,尤其是对于不缺乏和缺乏不严重的孩子而言。
🔗5岁胸部发育,7岁来月经?!为什么现在性早熟那么多!
现在的孩子也许真的比以往发育得更快、更早,而且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每过十年,孩子发育的年龄就会提前4~5个月。出现哪些特征我们认为是性早熟呢?性早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治疗呢?
🔗8岁发育了,为了长高,医生让打性抑制针
🔗打性抑制针真的可以如愿帮助孩子们长高吗?
有的情况效果很好,有时候还真不行,甚至起反效果。
🔗生长痛是长高引起的吗?应该怎么帮助孩子缓解生长痛?
生长痛最有可能的原因也许是白天对肌肉的过度使用。
🔗几点睡,最有利于长高?
实际上并没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影响任何年龄段的儿童的身高。
🔗补赖氨酸(成长素)能帮孩子长高吗?
吃优质蛋白能补充赖氨酸,但补充赖氨酸并不能提供优质蛋白中富含的其他人体必需氨基酸。
🔗补Y-氨基丁酸(GABA)能帮孩子长高吗?
有没有效,全靠商家来吹。γ-氨基丁酸,其实很容易从食物中获取。
🔗打篮球、游泳,能帮助孩子长高个吗?
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打篮球、游泳或任何形式的运动能够帮助突破遗传决定的身高上限。要增高,主要靠营养。
🔗生长曲线上的这些数据,和身高一样重要!
🔗不要再说孩子胖了!好好减重看这里
我们希望孩子瘦下来是因为体重是衡量健康的一个标准。
因为营养是最重要的和身高相关的后天因素,因此,很多关于营养的文章已经总结在上面“生长发育”的部分了。
🔗一岁后孩子每天需要多少奶?不爱喝奶、太爱喝奶怎么办?
1-2岁:250到375毫升
2-3岁:375毫升
4-8岁:375-500毫升
9-11岁:500-750毫升
12-18岁:875毫升
🔗吃什么可以增加母乳产量?最有效的药物想不到是它
吗丁啉(多潘立酮)是澳洲较常用来提高母乳产量的一种药物。
🔗价格是牛奶的160倍,牛初乳的功效如何?
牛初乳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是牛奶的2-5倍(大约)。牛初乳的很多营养素密度也远高于牛奶。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家国际权威机构认可“补充乳铁蛋白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的说法。也没有证据表明喝这种奶粉比喝牛奶更好,更好的恐怕是你花了更多钱、听信宣传后产生的心理感受。
🔗羊奶 vs 牛奶,哪种更有营养?更容易消化?
就口味及性价比而言,牛奶是妥妥的赢家。山羊奶的售价通常更高,在商店也较少见。但就其分子结构而言,山羊奶可能更易于消化。这两种牛奶都是非常健康的乳制品,只是对于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而言,山羊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水牛奶”并不比牛奶更健康,它好喝的原因是……
主要是脂肪高。
最常用的铁补充剂为硫酸亚铁,还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改善缺铁性贫血。
🔗牛奶/乳钙的吸收率高于碳酸钙?钙补充剂到底哪个好?
选择钙剂,要考虑的不是吸收率,更多是其中含了多少钙(不要看钙的化合物含量),食用的方便性等。牛奶是含钙最丰富、最易吸收、又最方便食用的钙来源。
🔗如何判断孩子食物过敏?不能依赖检测!
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不一定意味着过敏。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要回避吗?哪些代糖更安全?
如果要给嗜甜的孩子选择代糖,糖醇类代糖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山梨醇等。
🔗3岁?10岁?DHA到底要吃到几岁?
可以吃一辈子,因为ω-3脂肪酸总体上被认为有益健康。但至于效果如何,不能随便去宣称、夸大。
🔗维生素D应该补充到几岁?补多少?
如果不常户外运动,也很少吃高脂肪海鱼(比如三文鱼,尤其是野生的),维生素D应该补一辈子。
🔗
维生素A补充剂,孩子真的需要吗?
我国绝大多数孩子都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在不缺的情况下,不建议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
🔗含糖饮料这件伤肝的事,炎热季节做得最频繁
🔗警惕!这类儿童饮料和酒精一样伤肝,过年饮料只推荐两种
除了伤牙齿,肥胖,饮料还有一大隐藏危害——伤肝!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食物中的添加糖,主要是含糖饮料,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对小朋友健康最好的饮品,只有白水和奶;如果要给甜饮料,少量的100%纯果汁是首选,低卡微甜的某些代糖饮料可以适量饮用。
总的来说,健康的孩子和成人服用益生菌还是安全的。但益生菌许多益处还未能被证实(比如还不能减肥,对便秘也没发现什么效果),应用的细节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大多数时候,我们依然不知道哪种益生菌是才是有效的,也不知道究竟需要服用多少、对哪些人群来说效果最好……
影响近视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
🔗身高生长可能引起近视度数增高?眼科医生怎么没告诉我?
身高发育和眼轴增长有什么关系?高个子更容易近视?最重要的是,在身高发育期,我们需要担心孩子近视吗?我们能做些什么?
现阶段我始终呈观望态度,它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效果也有待证实。
🔗9种治疗近视的方式,哪些靠谱一文说清!
首先,佩戴框架眼镜很靠谱,适合所有人;其次,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5%浓度),OK镜这两种方式应用时间相对较长,安全性也比较可靠(但不适合所有人);离焦软镜和离焦框架眼镜是近年来临床上也开始应用的矫正方式,也有一定证据支持。以上4种矫正方式,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至于其治疗方式,则可靠性低,不推荐大家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试验。
理论上,投影仪会对眼睛更好一些,但实际上未必。
对于近视的孩子来说,近视运动眼镜是平时活动的首选。
叶黄素对于缓解视疲劳和预防近视的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如果要用叶黄素补充剂,老年人优先考虑。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电子产品的蓝光会伤害眼睛。
吃糖不会导致近视,不吃糖也不会预防近视。
🔗这种情况的儿童散光可能会变弱视!看电子屏幕多了会加重散光吗?
对学龄前患有高度散光的儿童来说,尽早矫正特别重要。尤其当一只眼睛有明显的散光,而另一只没有问题的时候,容易导致弱视。
🔗什么是“远视储备”?孩子“远视储备”不足,需要担心吗?
孩子如果没有“远视储备”,或者“远视储备不足”,不必太过焦虑。无论孩子有没有储备远视, 都有必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身高生长可能引起近视度数增高?眼科医生怎么没告诉我?
“近视”(眼睛生长失调)导致了进一步近视,而不是身高发育/生长激素本身导致了近视。
🔗孩子牙齿上刷不掉的小黑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出现了能如何处理呢?
医疗上常规使用的去除外源性色素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洁牙、抛光和喷砂都可以用来去除孩子的牙齿色素沉着。很多时候蛀牙也会导致牙齿变黑、变黄,所以要请牙医检查、加以区分。
并没有所谓正畸的“正确”年龄,但孩子最好能在7岁以前接受正畸评估。
🔗小朋友是否需要“扩弓”?什么年龄“扩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