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顶刊收割机
什么都有,汇集全网精华学习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巡检必须关注这些指标 ·  14 小时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全面解读数据中心液冷散热技术的政策、类型及应用 ·  2 天前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  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思路及方案 ·  3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AustinDatabases  ·  OceanBase ... ·  2 天前  
macrozheng  ·  300 秒到 4 秒,如何将 MySQL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顶刊收割机

她,2024斯隆奖得主/复旦大学校友,发完Nature Materials,再发Nature子刊!

顶刊收割机  · 公众号  ·  · 2024-09-15 08:30

正文

【高端测试 找华算】 专注测试分析服务、自有球差电镜机时、全球同步辐射资源,20000+单位服务案例!
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6%预存增值!
研究背景

离子选择性膜是生物、能源和计算系统中的基础组件,由于其在离子分离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应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制造能够分离相似大小和相同电荷的离子的固态超薄膜,并且具备高选择性和通透性,仍然面临挑战。这主要是由于现有技术中,二维材料膜的孔径控制难度大,且存在孔道阻塞、环境污染物引入以及膜之间的变异性问题。
成果简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芝加哥大学Pritzker分子工程学院刘翀助理教授 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n situ generation of (sub) nanometer pores in MoS 2 membranes for ion-selective transport”的最新论文。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远程电场原位制造高密度(亚)纳米孔膜。通过施加横向电场于少层多晶MoS 2 膜中,利用电场的静电和电化学效应,成功制造了直径从<1纳米到约4纳米的纳米孔,并能够以亚纳米精度控制孔径。
这种膜展示了对单价离子(K + 、Na + 、Li + )以及双价离子(Mg 2+ 、Ca 2+ )的高选择性运输,优于现有的二维材料纳米孔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揭示了离子与孔内缓慢水分及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的独特机制,从而解释了高选择性的来源。这一研究为离子选择性膜的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亮点

1. 实验首次实现了利用远程电场原位制造高密度(亚)纳米孔膜,孔径从<1纳米到约4纳米,并实现了亚纳米级精度的孔径控制。通过在少层多晶MoS 2 膜中引入电场,利用晶界的电化学效应实现了这一目标。
2. 实验通过电场调控实现了:多层MoS 2 膜中纳米孔的原位生成,具有以下结果:
  • 高选择性离子运输:与现有的二维材料纳米孔膜相比,MoS 2 膜展示了对单价(K + 、Na + 、Li + )和双价离子(Mg 2+ 、Ca 2+ )的显著选择性。特别是在相同电荷的离子分离方面表现优异。

  • 孔径和密度的精确调控:孔径从<1纳米到约4纳米之间可调,孔扩展速度达到约0.2纳米²/s,使得孔径控制精度达到亚纳米级。

  • 离子选择性机制的揭示: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阳离子与孔内缓慢水分的相互作用以及阳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是导致不同离子运输行为的主要原因。相较于单层膜,少层膜中离子选择性显著提高。

图文解读

图1 在多晶少层MoS 2 中进行电化学孔生成,与机械剥离的少层单晶进行比较。
图2 纳米孔特性表征与原位调节。
图3 MoS 2 纳米孔中离子运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图4 MoS 2 纳米孔中离子运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结论展望

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对制造高选择性和高通透性超薄膜的新见解,尤其是针对相似大小和相同电荷的离子的分离。通过应用远程电场在多晶MoS 2 膜中原位制造(亚)纳米孔,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膜制造方法的限制,实现了孔径从<1纳米到约4纳米的精确调控。研究显示,电场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起始材料的原子特性,对孔隙率有直接影响,这为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高通透性膜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阳离子与孔内缓慢水分以及阳离子-阴离子相互作用对离子选择性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离子在纳米孔中的运输行为。与现有单层膜相比,少层MoS 2 膜在离子选择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尤其在对单价阳离子的选择性上。这项研究不仅推动了二维材料膜在离子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还为未来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