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啊~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远逊预期和前值,失业率近三年最高。
于是,周五晚上,大家又看到了瀑布。
道指盘中最深跌约990点,纳指和纳指100从历史高位回调超10%,全周均跌超3%,芯片股指收跌超5%且全周跌近10%。“恐慌指数”VIX创去年3月来最高。英特尔暴跌26%,亚马逊一度跌近13%。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跌超1%至四个月最低,日元最高涨2%升破147,人民币半年新高,人民币汇率来到了7.15~7.17。
其实,这一幕,【A视野】在今年6月至7月初就已经一直在提示了。
彼时,要说这样的话,还是需要勇气的。也因此,有不少人阴阳怪气嘲讽。
为了回应质疑,A森在7月20日专题发文
《美股回调,势在必行》
。
其实,本次事件,最大的“收获”是:
证明了“金融战”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否则美股跌跟人民币汇率涨,又有什么关系?!
换句话说,我们【A视野】有关整个中美博弈、金融战、产业链战争等重要观点,已经被市场的实际走势,应验了。
之所以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缘故是A森长期研究经济史。
当年东南亚危机,实际就是“美元加息+日元贬值”组合打爆泰国等国家。因此,这次这个组合又出现,对我而言,就是一目了然。
进一步而言,现在逻辑变成“美元降息+日元升值”的组合趋势,那也意味着,人民币资产重新进入景气周期,值得期待了。
三板斧,还是那三板斧啊。
————————
经过本次事件,大家也可以看出,天天整价值观争论、什么经典理论,远不如学好经济史来的实用。有关东南亚危机的真相,我们【A视野】就在此前的【全球经济史】课程中给学员专题详细解释过,这里就不再多展开了。
聪明的朋友马上就意识到,
既然美股跌是为了让美联储9月份降息变得可以被接受,那岂不是说人民币降息也不远了?!
确实!
不过,结合目前的政策给出的信号,A森还是暂时认定:
我们的首次降息起点,可能明显晚于美联储首次降息起点。即,如果9月份美联储降息,那我们更有可能在12月份附近启动降息。因此,真正对我们重要的,已经不是央妈是否降息,而是能否快速且具有暴力属性的降息。俗称“推背感”。
按照海外的很多大咖的研究,兔子之所以一直没有降息、也没有发钱等方式救市,有几个原因。
首先,如果像美国那样直接发钱,有可能引发暴力通胀,那就是中低收入家庭倒大霉了。毕竟,美国人的通胀可以转嫁出去,人民币不是储备货币,根本没法转嫁出去。也就是说,如果简单粗暴的直接发钱给老百姓,国内的通胀严重程度可能远超美国那头。那么,超过10%的通胀压力,或许就会变成现实。
其次,也想趁着金融战的外部压力,正好调整一下地产的“高周转,高负债”模式。不过,截至目前,这个调整,并不到位。因为,模式没有改变,只是死了更多的开发商而已。
再次,固本培元。就是通过拉升新质生产力,努力提高大家未来的收入,来部分替代地产的价值。有关这点,也被证伪了。
本次金融战,已经让我们充分见识到下面的一点:
中国房地产不纯粹是固定投资,也是居民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来源。楼市崩,则必然带动收入崩,反之亦然。这意味着,妄想楼市调整的同时不影响居民家庭的收入,认定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想法,已经彻底失败了。
要大家收入增长,楼市价格必须上涨;楼市价格不上涨,首先是中低收入家庭先因为失去工作而倒霉。
这就像现在美股与美联储降息之间的关系一样。
我们无法想象,美股暴跌的同时,美国人民还可以保持现有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美股暴跌,就是资产缩水,就是收入断崖,就是消费吐血,就是财税承压,就是经济衰退。我们只要把这句话中的“美股”改成“中房”,逻辑是一致的。
也因此,美股暴跌,美联储是要快速降息。那么,中房继续下跌,也需要央妈快速降息。
眼下,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也要接近尾声,给了央妈放水的巨大空间。这也意味着,后续中国楼市和股市都是充满新希望的。
————————
近期,一位在任的大佬公开说:
现在经济“易冷难热”,如果真的陷入“低通胀陷阱”,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建议将CPI增长2%-3%明确为刚性政策目标。
这个说法,跟今年3月份北京重磅会议召开后A森的呼吁和建议,简直是一模一样。这意味着什么?你可以猜一下!
此外,他还特别提到:
整体渲染“过紧日子”、降薪、补税,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是不可能乐观的。
这个说法,也跟我们2023年以来的观点,如出一辙。
由于这是现在还坐着的大佬直接这么说,意味着,后续村里要换方向了,否则不可能如此开诚布公。
结合我们的外需马上就要面临全球各地的保护主义的巨大压力,拉升内需,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重大拐点。
既然美联储的金融战要宣告尾声,实践也证明了居民家庭的收入与楼市价格之间高度相关,那么,未来大幅降息来救市,也是情理之中了。
不过,趁着今天的文章,A森还有一个呼吁:
光有大规模的快速降息或许还不够,最好再配有10万亿人民币规模以上的财政刺激,也就是近期提出的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要真的肯砸钱去实现,这样整个内需就完全起来了。
凡是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定律,即,“积极财政+积极货币”是应对萧条的最好组合拳。
这个点放在兔子这里,应该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积极财政
+
积极货币
+
积极地产
=
走出当前经济困境
这个组合中的三大环节,缺一不可,少了一个就会变成“打点滴式救市”,效果如何,看看这一年多的实践就知道了。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
哪怕真的觉得房地产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坏蛋,可是这是目前唯一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
现在还在幻想当靠产业升级就可以让大家过上牛逼生活的人,是想多了。
供给侧要发展,需要需求侧给订单。如果不是这样,那苏联这种只强调供给侧、不强调需求侧的经济体,早就应该是碾压美国的最强存在了。
此外,供给侧如何发展,也要依赖需求侧给“指示”。大家都要的东西,才是好的供给。否则,你再先进,没人需要这种供给侧,那跟金字塔和木乃伊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只有强大的需求侧,才可以告诉供给侧(产业升级),什么样的技术、产品、价格、才能代表未来的科技产业发展方向。
罪国日本很多年布局氢能汽车产业链,结果怎么会被中国后发的锂电汽车打败?需求决定供给的升级方向啊!!!
因此,就算是为了产业升级方向不能错,现在也到了必须尽快拉升中国房地产的时候。
没有房地产重新起航,不会有产业升级成功。一旦产业升级成功,我们有能力赚全球的钱了,那个时候才是房地产真正可以软着陆的时候。
今天不少财经声音,颠倒了上面的顺序,结果就是大家已经感受到的经济寒冬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房地产是中国产业升级阶段最大的需求来源,是为产业升级的企业保驾护航的基石。这就像小潘先在自家泳池疯狂练习,才有可能去奥运会拿金牌。等奥运会拿了金牌,是否还需要只在自家泳池练习,也就不是问题了。
本事还没有到位,内力还不足,就开启“葵花宝典”的进阶课程,亏这些人想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