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目:Recoveryof rare and precious metals from urban mines—A review
Mengmeng Wang, Quanyin Tan, Joseph F. Chiang (*), Jinhui Li (*)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机电产品、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以及工业废料,其中含有多种有价的资源,回收价值高,被誉为“城市矿山”。“城市矿山”中的稀贵金属(RPMs)品位远高于原生矿,展示出城市矿山在金属回收方面的巨大潜力。清华大学李金惠教授课题组针对城市矿山中的稀贵金属回收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近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FESE期刊2017年第5期。
文章总结了城市矿山中各种RPMs的分布特征、回收技术优缺点等。在常规回收技术中,机械/物理技术通常作为预处理技术,将RPMs与非金属组分分开;火法冶金技术简单但设备价格昂贵且易产生大气污染物;湿法冶金具有高选择性、高回收率的特点;生物冶金由于成本低、无污染,在RPMs回收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此外,电化学、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和机械化学等技术的发展为RPMs的回收提供了新的选择,并在实验室规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技术将用于“城市矿山”的开发,实现物资的可持续发展。
图像来源:本文
文章出版:Front. Environ. Sci. Eng. 2017, 11(5): 1
蒋飞(Joseph F. Chiang)教授,本科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纽约州立大学奥尼昂坦分校化学系主任。蒋教授在化学科研前沿从事研究工作逾三十年,主要致力于气相电子衍射,X射线晶体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合金的腐蚀以及废物处理和利用的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4部。
李金惠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与城市矿产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李教授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城市矿产、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政策、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电子废物资源化技术、土壤污染修复等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科技支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国际合作等国家、省部级项目近百项。获得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称号,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投稿与检索
http://journal.hep.com.cn/fese/EN/2095-2201/home.shtml
微信号:环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