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石杉的架构笔记
专注原创、用心雕琢!十余年BAT一线大厂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崩塌了……果然还是轮到她了 ·  13 小时前  
大树乡谈  ·  闲聊三五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石杉的架构笔记

老板想要逼你走的四种方式,一个比一个狠!你中招了吗?

石杉的架构笔记  · 公众号  ·  · 2019-08-24 10:31

正文


公众号后台回复“ 学习 ”,获取作者独家秘制精品资料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试听课程:

(课程详细大纲,请参见文末)




本文转自公众号:吃草的罗汉

2019,瞿山

上周听朋友说,他们公司今年的主动离职率创了五年来的新低,几乎没人主动离职,问我公司是不是也这样?

我说,是的,虽然感觉看机会的不少,但实际主动离职的几乎为零。

他又问,你们有没有主动淘汰的指标要求?

我说,有啊,中美贸易战,行情变得不一样了,金融业首当其冲,通过节流来压低开支也在情理之中。

他说,从今年年初起,因受外部环境影响,他的公司进入瓶颈期,业务开始收缩,人员开始出现闲置,于是公司启动裁员,技术团队幅度最大。

他受到波及,被裁了。

想想他们公司,三年前进入高速增长,业务规模迅速扩张,短短一年的时间,技术团队扩大了三倍,不仅固定成本水涨船高,而且还产生了很多额外的需求。

去年就常听他吐槽,说很多需求纯属无事生非,但人多了总得有活干啊,高层又忙于 “重要事务”,缺乏有效的需求评审机制,不管有用没用的需求都按部就班的做了出来。

按照他的逻辑,太多的成本白白浪费,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瞎做,为什么在扩张的时候不现实一点?目标更清晰一点?非要等到走上绝路,才通过裁员解决?

我本想安慰他,但还是忍不住拍了他几下。

我说,如果回到三年前,你认为该如何现实?如何清晰?他似乎不太爽,不想回答。

在我看来,先污染,后治理,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无论业务发展,还是技术选型,在事前就进行推断和预测都是要花成本的,也有很多公司请麦肯锡这样的公司来做咨询、战略,目的就是为了那些所谓的 “现实” 和 “清晰”

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在发展初期就打 “用金钱换经验” 这张牌是不合适的,有精力担心未来,还不如想想如何满足当前需求,先让自己活下来。

相比之下,“疯狂堆人,应对当下,左一榔头,右一棒槌” 的方式用起来更加顺手,万一砸中一个,说不定就能一飞冲天。

一个大老爷们, 与其吐槽,还不如想想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这一番拍砖之后,我内心略感愧疚,于是开始安慰他。我先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被裁之后的痛苦期是最好的自我反省期,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最佳节点。

再比如,拿笔赔偿,想想通,看看透,经历一次没什么不好,借机到平时没时间去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琢磨琢磨后面的职场生涯该如何走得更加顺风顺水。

听到这,他向我笑了笑,说:“还别说,公司这点还算仗义,赔了个N+1,有了这笔赔款后,至少房贷不用发愁了……”

瞧瞧这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放缓,好多公司已经开始裁员,针对大面积裁员的,通常企业都会主动按规定给赔偿金

但也有一些公司老板想尽办法让员工自己主动辞职,为了节省成本降低公司的损失。

在职场多年,见到,听到,亲身经历过不少逼你主动辞职的套路,一般常用的损招有四种:

| 手段一: 发配你去外地,让你自生自灭

十年前,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当时所在的软件公司效益不好,因为主要的开支是人力成本,而研发又占了80%。

公司当时主打的产品线有两条,A产品的销路不错,B产品的销路却一直没打开,故而想精减人员缩减开支。

有几位B产品线的小伙伴,刚进公司一年多,无论业务还是技术都还无法独立完成,于是首先拿他开刀,主管找他谈,组长找他聊,想让他们自己提出离职,但他们一直迟迟不表态。

两周后,公司下达任命通知,说是广州的某个项目需要现场实施工程师,想让这几位小伙伴去现场锻炼一下,为期一年。

但大家都明白,B产品线在广州根本没有项目。

他们当然不接受任命,第二天任然来公司上班。人事当场就想把他们赶出去,双方差点打起来,110都来了。

最终,这几位小伙伴被冠以 “违反公司纪律” 为名开除,也没给赔偿。

当然,他们去劳动仲裁告了,不过因为成本过高,而且这么一来,劳动手册又被长时间扣押,最后不了了之。

| 手段二: 找个理由,扣你薪水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的话不是违反合同吗?我可以告他呀。

但很少有人会拿到相关的证据,其实这是很多企业采取的逼你离开最直接的方法,会有无数的理由给你降薪

有时压一些你很难完成的任务给你,包括改变对你考核方式,一旦你完不成,就扣你的工资,如果你撑不下去了走人,正好你自动离职。

程序员也好,架构师也罢,无论用KPI还是OKR,工作内容都很难量化,而这种事情就算闹到劳动仲裁,在他们看来,这等同于 “爹说爹有理,娘说娘说娘有理”。

最多赔你一个月工资,但为了这个结果,你却要搭进去大量宝贵的时间,不值得。

| 手段三: 给你穿小鞋,处处下绊子

在大智慧的第二年,某团队的一名小伙伴被裁员,死活不走,并摆出与公司长期作战的姿态。

人事部门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降薪、调岗、边缘化……他把头一横,随你怎么搞,老子就不走。

最终,行政在他背后装了个摄像头,还调出他每天的打卡记录(公司规定8点30上班,但很多人都会晚个几分钟,平时大家也习以为常了,毕竟IT小伙伴工作辛苦,加班多)。

两个月后,公司以违反公司规定为由,强制与他解除了劳动合同。

在我看来,公司要是想让你离开,你不走,那他就会处处刁难你

平时要用你的时候,可能迟到、早退都不会说什么,可一旦他想治你,那真是分分钟的事,没事也能生出事端,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周围的人就是想帮你,多半也不敢得罪对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背锅。

| 手段四: 把你边缘化,让你寂寞致死

我曾在 #从纯技术到技术管理,那些跌宕起伏的转型经历# 中分享过自己的类似遭遇。

在大智慧时期,我就因为情商太低,得罪了公司的一些 “守旧派”,最终在一次组织结构调整时,被逼着自动离职。

简单描述下当时他们采用的手法。

当时我的职务是测试总监,汇报对象是技术副总裁(副CTO)。

或许是因为我做事果断,沟通能力强,非常受到这位上级的器重,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制度改革,我所提出的方案通常都会被采纳。

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正着看是 “果断”,那反着看就是 “强势”,尤其是改革类事件,你的执行效率高,通常都以得罪人为代价,时间一长,结局一定以悲剧收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