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年夜饭就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感。从准备食材到烹制菜品,家人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最终端出满满一桌菜。全家人以美食为名,实现着一年一度的团聚。
而在今年,预制菜作为一种新美食品类,在消费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年货市场的“爆品”。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预制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成为年货市场的 “爆品”。
近年来,预制菜因其便捷、高效的烹饪方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增多,预制菜更是成为了许多家庭年夜饭的
“新选择”。
预制菜企业推出的年菜礼盒,多是酸菜鱼、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等常见菜式。
而餐饮品牌则更倾向于卷高端,除了推出佛跳墙、花胶鸡等经典菜品外,还会在礼盒中增加餐厅主打菜品或是地域特色菜,例如董到家在礼盒中加入门店招牌菜
“大董烤鸭片片鸭”,主打让消费者在家也能吃到餐馆级的味道。
为了抓住春节流量,今年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推出预制年菜产品,还有广州酒家、全聚德、国联水产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盒马大力推广的年菜:喜气羊羊烤羊礼盒、豪华波龙海鲜大咖、八珍帝王海鲜汇、六六大顺潮汕卤味拼盘、吉祥如意金汤佛跳墙、山珍海味菌子鸡火锅等。
山姆会员商店上架了多款经典老字号名肴,如大董鲍鱼猪蹄煲、翠园金沙咸蛋黄虾蟹等,销量都很火热。
伊藤洋华堂上架了一款佛跳墙,售价339元,包含干贝、蹄筋、鲍鱼、鱼肚、海参等食材,备受消费者欢迎。
商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预制菜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大营销力度。
线上,各大电商平台早早推出预制菜年夜饭专题页面,各种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满减、折扣、赠品等优惠手段层出不穷。
线下,超市、商场也设置了预制菜展销专区,现场试吃、买一送一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品尝和购买。
省时省力是不少人选择在年夜饭上使用预制菜的一关键原因。
春节期间,虽然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繁琐的年夜饭准备工作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预制菜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采购食材、烹饪菜肴,就能轻松享受到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这种便利性让预制菜在春节期间备受青睐。
在线上平台,选择预制菜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生鲜平台的调查数据显示,33%的受访者在年夜饭的制作上会选择自己做+搭配预制菜助攻,21%的受访者选择直接预制菜套餐。
从消费者画像上来看,年轻人是预制菜的主力消费军。
美团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预制菜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达80%,22~31岁人群为消费主力军,占比高达43%,其次,31~40岁人群占比为38%。
年轻一代消费观念更注重便捷与多元,对他们来说,年夜饭形式不重要,一家人开心团聚才是关键,预制菜既便捷,又能满足品尝各地特色美食的需求。
用预制菜给一家人准备年夜饭的菜单,好像看起来确实是性价比非常的高,而且价格比平常我们所花买食材去制作还要便宜,而且味道好像还更好,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接受这个预制菜了。
本尚书注意到,消费者不只是自己吃预制菜,还会购买预制菜礼盒送礼。
2024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1400多人的消费者样本中,约有14.50%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预制菜新春礼盒。
而且,这些预制菜礼盒往往包装喜庆,配上“好运连连”、“年年有余”、“迎春接福”等文案,高度契合送礼需求。
早在2020年,各家企业开始在春节期间推出预制菜年夜饭套餐礼盒,猪肚鸡、酸菜鱼、狮子头、佛跳墙等菜品开始走红。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过6.8万家。
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近1.1万家,同时预制菜市场也吸引了贵人鸟、三只松鼠等企业“跨界”。
预制菜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品质、口味和食品安全存在疑虑,选择预制菜礼盒的消费者比例从2023年的23.4%下降至2024年的14.5%,一些消费者认为固定组合的礼盒难以满足全家人的口味需求,自选单品更为灵活实用。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预制菜的争议从未停止,“如何判断一家饭店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的笔记热度居高不下,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
如今,年轻人作为预制菜的主力消费军,他们不仅愿意尝试各种新的菜品和口味,还乐于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和烹饪经验。
一些年轻人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将预制菜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在他们看来,预制菜比自己做饭方便、比外卖更干净、好吃且便宜。
因此,他们愿意在年夜饭上选择预制菜作为解决方案之一。
另一方面,预制菜行业正在加速发展,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而随着规模的加速扩大,预制菜行业也正日趋规范化。
从国家层面来说,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正组织研制预制菜质量国家标准;2024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针对预制菜等开展监督。
从行业协会层面来说,中国烹饪协会牵头制定了多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工业化标准化中式高汤》和《工业化标准化中式浓汤》。
标准和监督不断落地,将使预制菜更加安全。
在前述产业会议上,黄新望也提出:“我们要看到,相对于传统食品产业,预制食品产业最大优势就是预制菜生产过程中的规模化、标准化,这其实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未来,预制菜在食材选择、加工工艺、食品添加剂使用、保质期等方面都将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这将有助于淘汰一些不合格的小作坊式企业,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购买和食用预制菜。
而对于预制菜产品,消费者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
目前,预制菜行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主要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国家标准,包括硬件和软件标准。
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国家标准,虽然之前发布了两个政策指引,包括预制菜不含防腐剂和全程冷链,但是本尚书觉得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