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消毒剂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防止对食品和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2.1采购员负责采购有合格证明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消毒剂。
2.2质检员负责消毒剂的验收、配制。
2.3质检科负责本作业指导书实施的监督检查。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消毒液的验收、配制和使用的管理。
4.1采购的每批消毒剂,采购员应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等的相关证明。
4.2进厂的每批消毒剂,进公司时,由质检人员进行必要的感官检查和数量验收,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内容应有该批消毒液或药品的生产日期、浓度,并保留存档:并通知实验室取样化验有效氯含量并在盛放消毒剂的桶上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品名、浓度。
4.3消毒剂应加盖贮存:并专室存放,专人配制。杜绝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4.4车间质检员应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观范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一定浓度。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比色法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加工用水的加氯,按加氯器的操作规程执行。
日常使用的消毒液配制方法:
4.4.1消毒液的配制公式
C=(C1+L1)/(L1+L2) L1=C*(L1+L2)/C1
C——消毒液浓度(PPM) C1——母液浓度(PPM)
L1——母液用量(升) L2——池内水量(升)
4.4.2生产期间各加工区域所需配制有效氯消毒液消毒液浓度均按4.4和4.4.1中要求方法执行,以确保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
4.5车间操作人员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浸泡等规定的方法,使消毒液与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充分接触,接触时间不低于规定要求,然后用饮用水进行冲洗,冲剩残留消毒液方可使用。消毒完毕后所使用的消毒工具均应清洗干净,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使用。地面消毒池不使用时均应放掉残液,冲洗干净。操作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6检查
消毒液的配制人员,应对消毒液配制的有效浓度进行自查,偏离时予以纠正,非配制消毒液的车间质检员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进行浓度测定,发观浓度偏离应与配制人员共同查明原田,予以纠正,以便正确配制。
4.7车间质检员对各种配制时间和浓度应有记录,于次日上报质检科。
5.1每日清洗消毒审查表
5.2有毒化合物领用记录
5.3生产车间消毒有效氯检测记录